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何念現象”成話劇界熱點話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6 15:58:49 | 文章來源: 解放網-解放日報

這兩個月,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青年導演何念的“愛情三部曲”正在全國巡演,最新舞臺劇《資本·論》也于前幾日登臺美琪大戲院。前日,“粉墨佳年華·文廣演藝之星”青年導演何念專場研討會在錦江飯店召開,社會各界人士參與了研討。

短短7年間,何念創作了15部戲,實現了1.65億元的票房。豐碩的成果為他贏得了“票房蜜糖”的美譽,也創造了一種 “以輕鬆搞笑的減壓戲劇博得白領觀眾群體歡心”的“何念現象”。

票房蜜糖的“生意經”

在舞臺劇《資本·論》中與何念合作的編劇喻榮軍、演員徐崢(線上看影視作品)曾説:“比起導演,何念其實更適合做製作人。 ”老搭檔寧財神也笑侃:“未來5年內,何念不一定會成為最好的話劇導演,但一定是最賺錢的人。 ”

何念的市場號召力確實出人意料。2003年從上海戲劇學院導演係畢業後,他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任導演,至今已連續執導了《戀人》《人模狗樣》《跟我的前妻談戀愛》《雙面膠》《和空姐同居的日子》《武林外傳》《羅密歐與祝英臺》《21克拉》《我愛桃花》等一系列話劇,而且都叫好又賣座。據統計,從2006年1月至今年6月,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演出票房收益總計8200萬元,其中何念參與的話劇票房收益就佔了41.5%。何氏話劇常取材于暢銷小説或影視劇,本身就有很好的市場基礎,而作品常又輕鬆搞笑,迎合了當下一批白領觀眾的需求。對此,何念坦言:“沒有市場的話劇我是不會排的,沒有了觀眾,話劇排出來給誰看?”

快樂背後少點兒深刻

何念説:“我和編劇經常用聊天工具在網上聯繫,比如和寧財神在MSN上聊著聊著可能一個劇本就成了。”身為80後,何念的生活方式與老一代導演迥然不同,他不依賴固定的劇本,大多數笑點橋段都是在現場“即興創作”一點點磨出來的。他的劇中不僅有網路最新的術語概念,還有從日本變裝競技秀《超級變變變》裏學來的“倣真腿”打鬥,演員甚至還在臺上與觀眾聊天互動、穿梭在劇中劇外……

何念在上戲的老師李建平讚許説:“成長在相對寬鬆的社會環境裏,何念這一批導演始終是用樂觀、幽默的態度去看待生活的,不像我們這一代人總背著歷史沉重的包袱。”但他與中央戲劇學院教授丁如如也指出:“商業戲劇的密碼掌握在何念和他的團隊手中,他的話劇做出了只能在劇場裏才能感受到的快樂;但同時,我們也希望再看到多一點的深刻。 ”“戲劇真正的精神是現實主義批判精神,就這一點來説,何念體現得並不夠。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總經理楊紹林説,“他們這些年輕導演的品牌是幽默、陽光、智慧;但再往前説要做出打動人靈魂的好戲,就匱乏了。 ”

大眾娛樂需“給之有道”

國家話劇院副院長王曉鷹則認為:“不要擔心別人説你不深刻,因為深刻並不是好的唯一標準。帶領大眾狂歡的才情也很棒!”的確,不管是《武林外傳》中莫小寶與定春對真愛的追求,還是《鹿鼎記》裏韋小寶的流裏流氣卻俠肝義膽,或是《21克拉》的物欲與靈魂之爭,以及《杜拉拉》對個人奮鬥的讚揚……“保守”的何念畢竟堅守著那些美好的價值觀念。

“每個導演走的路子是不同的,他前進的方向並不一定非得是深刻。同樣做青春喜劇、白領話劇,為什麼那麼多話劇做得不如何念好,反而低俗了、庸俗了?都是大眾娛樂,但也要‘給之有道’。一個話劇人,就要有職業的娛樂道德、娛樂倫理的操守,有對主流價值觀和人性底線的堅守。何念現象正是消費時代下文化事業成功的範例,值得我們大家思考。 ”王曉鷹這樣説。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