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楊門女將》首演告捷 薪火相傳“鼓”動人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3 16:13:49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楊門女將》首演告捷 薪火相傳“鼓”動人心

《楊門女將》首演告捷 薪火相傳“鼓”動人心

山西,太原星光劇院的後臺,演職人員正在進行緊張的最後籌備。這是鼓樂劇《楊門女將》的首次亮相。

作為山西地方傳統的民族音樂,絳州鼓樂有著令人驕傲的悠久歷史。絳州鼓樂始於商周時期,曾在唐代到達鼎盛,《秦王破陣樂》就是其中最負盛名的代表作。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絳州鼓樂逐漸形成了以擂大鼓、花敲幹打、演繹故事為主的地方鼓樂文化特色,並於2002年被聯合國收錄“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

在舞臺演出中,“鼓聲”通常作為配角出現,或營造氣氛,或渲染劇情。但在鼓樂劇《楊門女將》中,“鼓”卻成了真正的主角。為此次演出特地製作的99面手工鼓,大大小小錯落有致,演員們用鼓樂演繹出萬種心緒,萬般風情。整臺演出對傳統的絳州鼓樂做了大膽的革新,戲劇、舞蹈、皮影等多種藝術形式都被創作者融匯到作品中,音樂上在保留原生態鼓樂面貌的同時,更運用了大型交響樂以烘托氣氛,令場面變換豐富,音樂氣勢恢弘,舞臺效果震撼人心。

年輕主創上演傳統與現代的交鋒

山西本土的傳統鼓樂與外援的年輕主創之間能擦出怎樣的火花?擔綱此次鼓樂劇《楊門女將》總導演的肖向榮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之大。千年鼓樂的魅力毋庸置疑,然而如何把“鼓樂“這樣一個小型節目呈現成一台大型演出,讓現代觀眾接受並喜愛,這才是擺在肖向榮面前最大的難題。

“鼓樂劇這個創意很美好,但一到排練我們就傻了眼”,肖向榮告訴搜狐記者,在創作《楊門女將》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楊門女將》作為中國鼓樂劇的“開山鼻祖”,在各個方面的藝術嘗試都尚屬首次,沒有任何可借鑒的案例。如何在廣場藝術與舞臺藝術之間找到適當的契合點,對肖向榮團隊來説一切都沒有答案,惟有探索。自今年劇組開始排練以來,肖向榮和他的團隊在新絳縣“駐紮”了四個月,肖向榮笑説,“幾乎把新絳的飯館都吃遍了”。

“楊家將”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鼓樂劇《楊門女將》在“楊家將”的故事框架內展開,全劇別具新意無臺詞、無道白、無唱腔,僅以“鼓樂”為敘事語言講述了楊家將感人至深的故事。“毫不誇張地説,我們‘六易其稿’才獲得最終的認可”,肖向榮對記者説,“我們要把‘滿身塵土’的絳州鼓樂擦出光芒”。

“對舞臺演出來説,好聽好看最重要,但我還想讓這個劇目走得更遠一點。我希望我們這些‘外援’退出後,這臺演出還能一直延續下去。”肖向榮對搜狐記者表示,自己發揚光大絳州鼓樂的夢想不會因為演出結束而停止,他説自己希望為絳州鼓樂留下更多。也是這個念頭使肖向榮做出了把更多的製作經費留給服裝這個決定,演出結束後服裝還能留下來繼續使用。

望著年逾花甲的絳州鼓樂團王秦安老團長,肖向榮感到自己任重而道遠。

花甲老團長傳承鼓技不遺餘力

在《楊門女將》的主創團隊中,有一位暮年的老者特別引人注目,他白髮蒼蒼,滿臉皺紋,他就是絳州鼓樂藝術團的王秦安老團長。1988年,時任縣文化館副館長的王秦安建立了山西第一支專業鼓樂團,吸納了20余名鼓藝精湛的農民鼓手參加。二十多年來,王秦安帶領一批又一批團員,憑著他對絳州鼓樂的滿腔熱血,不計回報全身投入,賦予了絳州鼓樂新的生命。王老團長多年帶領團員們挖掘整理傳統鼓樂曲牌,並譜寫了新的鼓曲,其中以《秦王點兵》、《黃河船夫》、《楊門女將》為代表的鼓曲以變幻多端的演奏技巧,形象化的敘事手段和富於感染力的藝術表現為山西,乃至全國的觀眾所喜歡。在國內國際的許多重要民間藝術節上,我們都能看到絳州鼓樂藝術團活躍的身影。

在下午的新聞發佈會上,王老團長向記者介紹道,樂團目前鼓手的平均年齡在二十歲以下,而鼓手的藝術生命一般只有幾年的時間,藝術生命是很短暫的,而培養一名專業鼓手的時間卻需要兩年左右,因此樂團常常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但難得的是,絳州鼓樂團作為一個民營的藝術團,卻能常年依靠演出收入維持基本的運營,老團長王秦安對絳州鼓樂數十年如一日的熱愛與堅持下來的毅力令所有人驚嘆。

90後演員不負眾望挑大梁

21日晚上鼓樂劇《楊門女將》的太原首演精彩紛呈,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些演員竟然大多是“90後”的農村孩子,最小的只有13歲。

《楊門女將》的演員都來自王秦安老團長的絳州鼓樂藝術團,這個山西鼓樂藝術最優秀團體。這些90後的演員也無疑肩負了新絳人傳承與發揚鼓樂的希望和夢想。導演肖向榮告訴記者,這些鼓樂團的演員們,打起鼓來特別賣力,但對舞臺演出來説,還必須有人物形象的凸顯。“鼓樂劇是綜合藝術,演員還必須接受專業的形體和戲劇表演的訓練。四個月的‘魔鬼訓練’,他們挺過來了。”肖向榮導演對這些90後的演員很是滿意。

記者在演出開始前的後臺見到了這些90後的演員們,他們帶著戲粧焦急地等待著演出的開始,這時身著白衣的演員李曉穿過通道向我們走來,“這就是‘穆桂英’”,製作人對記者介紹道。

眼前這個面容清秀姣好的女孩李曉今年剛滿20歲,在《楊門女將》中她飾演“穆桂英”。面對記者的採訪,單純的李曉顯得羞澀和緊張,大多時候她都只是淺淺地笑著,靦腆地應對記者提出的問題。“9月要去人民大會堂演出了,以前去過人民大會堂嗎?”記者問道。李曉微笑著輕輕搖搖頭,“心情怎麼樣?”“很激動!”

記者問李曉《楊門女將》的表演中最困難的是什麼,這個美麗的女孩輕聲説,“是那種悲傷的,悲傷的情緒”。見到李曉的那一刻記者有些擔心,對這樣一個風華正茂的女孩來説,穆桂英那種大喜大悲、跌宕曲折的人生體驗是她所不具有的,她會如何詮釋“巾幗英雄”穆桂英呢?但當晚的演出卻讓記者很快打消了疑慮,舞臺上的李曉舉手投足之間全然沒有青澀的痕跡,讓人簡直忘記她不過是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一顰一笑都讓人覺得她就是穆桂英。

據悉,大型鼓樂劇《楊門女將》在結束了太原的演出後,將於9月18日登上人民大會堂為京城觀眾帶來精彩的演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