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王宏偉穿越時空 廣州個唱《回歸》原生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3 16:09:37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偉將於8月28日,在剛剛落成不久的廣州歌劇院舉行“《回歸》·王宏偉獨唱音樂會”。屆時,趙季平、閻維文等助陣嘉賓將和主持人楊瀾一起,以訪談的方式從文學、藝術等不同層面漫談中國傳統文化與民歌之間的絲絲情節。而這場名為《回歸》的個唱,是王宏個人尋找西部民族音樂的一次時空穿越,在穿越中他發現,“民族的”,才真正是“世界的”。

讓民歌回歸來時的地方

王宏偉是從歌曲之鄉走來的。哈薩克的歌聲染綠了賽裏木湖畔的草原,蒙古長調馴養了博爾塔納的駿馬。在這音樂世界裏成長起來的王宏偉,血液裏流淌著從遠古到今天多民族融合的旋律。

大漠、草原、戈壁、胡楊……走進廣州歌劇院大廳,映入觀眾眼前的將是錯落有致,大小不一的50余幅照片,“這是我出生的地方”“這是伴我成長的牧羊”每張照片簡單的圖解之後都隱藏著拍攝者王宏偉濃烈的家鄉情結和生長歷辛。王宏偉告訴記者,這些曾用相機拍攝下了大量西部風情作品,恰好也將成此次音樂會的投影幻燈資料。屆時,這張張照片也將和現場歌曲及舞蹈同步出現在音樂會現場。

王宏偉告訴記者,音樂會現場還將拍賣自己的多幅“心愛”的西部風情攝影作品,而拍賣所得將全部捐給甘肅舟曲縣用於救災。

王宏偉穿越時空 廣州個唱《回歸》原生態

王宏偉

讓心靈回歸淳樸的家鄉

王宏偉告訴記者,此次演唱會的舞臺設計也力圖遵循一切回歸自然簡樸原則,僅用簡單燈光切換來營造出“大”“小”舞臺的變位,大舞臺以演唱為主,背景是投影幻燈幕布,屆時除了播放自己拍攝的家鄉風光圖片外,還將播放少數民族歌舞和原生態樂器演奏照片。

而小舞臺此次是王宏偉的“別有用心”,一張簡單的圓桌,一對茶盅、兩把交椅,而楊瀾屆時將作為訪談主持,在獨唱音樂會的幾個間隙,與趙季平、閻維文等嘉賓展開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歌之間絲縷的“漫談”,而王宏偉本人,也將在演出的結束,作為被訪談嘉賓,暢談自己和少數民族民歌之間的不解情結。

讓唱法回歸自然的原態

擔任藝術總監的趙季平告訴記者,此次獨唱王宏偉將演唱15首原生態民歌,所有的歌曲也都將按照本民族的原始母語來演唱。而這些歌曲,也都是歌唱家到西部各民族采風整理,向民間藝人學習,口授而得到的,完全保存了原生態民歌的原有味道。這對於王宏偉來説壓力不小,“這些歌曲我幾乎提前一年多就開始蒐集,包括新疆維吾爾族民歌《黑眼睛》,蒙古族民歌《小黃馬》,青海花兒《阿哥是天上的白棉花》,陜北信天遊《看妹妹》,藏族民歌《金山》等最終確定的15首,均是從一千多盤碟中一一篩出的。”當然,王宏偉坦然,對於學唱這些原生態少數民族民歌可是費力不少,字字句句沒有別的捷徑,只有死記。而此次除了廣州交響樂團伴奏外,為保持民歌原味不流失,王宏偉還特意邀請了一些少數民族樂手現場伴奏。

王宏偉表示,西部民歌本身就是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那些歌曲中所抒發的對那片土地深沉的愛,對愛情大膽的渴慕,是自己此次個唱中最想表達的東西。每一首都是一部民間文學,每一首都是西部文化之旅的生動導遊。“西部民歌走向世界,中華文化屹立紮根是我最大的夢想。”王宏偉説

讓熱愛回歸神秘的土地

王宏偉透露,此次演唱會,他除了邀請青年歌唱家雷佳、索朗旺姆作為助唱嘉賓外,他還邀請了兩位特別的嘉賓,一位是西藏殘疾人音樂學院的11歲曲真,一位是現就讀于中國音樂學院的學生葉爾波力,王宏偉説,曲真是自己去年在西藏演出時偶遇的一位11歲女孩,雙眼失明,但酷愛唱少數民族民歌,當時一齣聲,自己就被這天籟吸引,之後他又將曲真接到北京,並專門為她在錄音棚錄製了專輯。王宏偉説,自己將民歌視為終身為伴的朋友,民歌近些年的發展緩慢,精品缺失,而少數民族民歌在缺失的現狀下更不能斷代,他想在自己有限範圍內,資助並幫助更多的少數民族歌手如常所願。而葉爾波力是自己當年作為全國少兒民歌大賽評委時關注的男孩,他非常優秀,此次將在音樂會上自唱自奏。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