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後的“新星”
30年前的“新星”
1980年9月18日北京晚報一版
“年輕的朋友們,今天來相會,蕩起小船兒,暖風輕輕吹……”1980年中秋節《北京晚報》在首體主辦的“北京新星音樂會”上,任雁的一首《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道出了改革開放初人們憧憬美好生活的心聲,也拉開了中國流行音樂啟動的大幕。當時任雁和參加演出的年輕演員們誰都不會想到,他們相會的願望將變為現實,30年後的今天,北京主流媒體攜手將於9月23日、24日在首體推出“夢回1980——新星音樂會30年紀念演出”。中國音協分黨組書記徐沛東説,“新星音樂會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個重要記憶,但今天‘夢回1980’不僅僅是懷舊,更是在追求一種精神。”
昨天,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中國音樂家協會、北京廣播電視臺主辦的“夢回1980——新星音樂會30年紀念演出”新聞發佈會在新聞大廈舉行。當年的幕後功臣著名音樂家谷建芬,原北京晚報記者、作家沙青以及新星音樂會的演員代表朱明瑛、鄭緒嵐、吳國松、王靜等出席發佈會。北京日報社社長梅寧華向著名晚會導演甲丁頒發了“夢回1980”紀念音樂會總導演聘書。
現場·主創説
谷建芬(新星音樂會幕後推手著名作曲家):新星音樂會不是一台簡單的演出,30年了,此時此刻,我感慨萬千。當年我45歲,現在我75歲。我沒想到自己居然能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30年來,《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在小青年、中青年、大青年中間,一代代的傳唱,對作者來説,是莫大的獎賞和鼓勵!我非常自豪!更讓我自豪的是,30年前我們做這件事只是出於一種由衷,後來想不到經歷了風雨疊加,當時一些人為此承受了壓力,但是時代在召喚著我們;30年後,我們看到了時代的變化、時代的寬容和認可。雖然經歷了很多的痛苦和磨難,但是我仍然有很大的衝動,有很多歌要唱,為此我非常高興。
沙青(新星音樂會策劃與實施者原北京晚報記者作家):當年,《北京晚報》作為媒體自然而然地承擔了這樣一個責任,舉辦了新星音樂會,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從精神層面上我們應該如何來看待我們的歷史呢?我覺得,舉辦新星音樂會30年紀念演出,不僅僅是懷舊,而是通過懷舊看到未來。在如今這個受消費主義影響的時代裏,很多人已經沒有夢想了,有夢想也是淺顯、蒼白的夢。而當年到底是什麼給了我們那麼多的夢想和激情呢?
甲丁(“夢回1980”總導演):自從我1984年接觸演藝活動以來,這是我主動申請擔任導演的第一台晚會。這個主題是我特別喜歡的,我特別希望能夠擔任這臺晚會的導演。可以説,我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跟我當年受到新星音樂會的影響有很大關係,我受到了這臺音樂會的巨大感召。當年,我是在兵營裏站著看電視裏播放這臺音樂會的。我離得很遠,14寸的電視在我眼裏不過只有郵票那麼大。但我非常激動,我當時想,這些歌手要是能唱一首我的歌就好了。
現場·“新星”説
昨天,朱明瑛特別選了一條佈滿紫紅色圖案的長裙,鄭緒嵐雖然一身都是黑色,但上面佈滿閃亮的裝飾,格外耀眼。對於當年曾經參與和觀看新星音樂會的人來説,老友相見分外親切,每一位朋友的出現都少不了熱情的擁抱,特別在播放當年演出的錄影時,台下觀看的人都表現得很興奮,每一位演唱者的出現都引來現場一陣品頭論足,“這身衣服是我進入東方歌舞團第一套演出服,我的披肩髮造型那個年代還沒有,我一齣來挺震的,後來成了時尚,一個理髮師告訴我好多人理髮都點名要鄭緒嵐那樣的披肩髮”,鄭緒嵐興奮地説。
30年前“新星音樂會”能夠舉辦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遭遇很多阻力,但當時參與表演的歌唱家們並沒有給自己很大壓力,以最真實的狀態面對首體一萬八千名觀眾,現在回憶起當年臺前幕後的趣事依然讓他們感慨萬千。“那時是少年不識愁滋味,一切都是新鮮的,當時演出前要繞場走一圈亮相,以前從來沒這樣做過,像選美一樣,感覺真好,真光彩。那時候真純真,只是那種稚嫩可遇不可求,之後再也找不到了”,王靜的話語裏帶著一絲傷感。不過30年的時間也讓他們擁有了爽朗的笑聲、溫和的眼神和優雅的身姿,這份成熟的魅力反而帶來另一種風采。
回想起當年登上舞臺前的感受,朱明瑛就一句話,“豁出去了”,在參加新星音樂會之前,朱明瑛是個舞蹈演員,當時她感覺自己從事舞蹈事業的前途並不明朗,“索性拼一把,大不了再回去跳舞”。朱明瑛沒有想到的是,一場音樂會讓她紅遍了大江南北,來自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更是令她受寵若驚,“那時候每天都有人給我送來報道我的報紙,哪怕是一個小豆腐塊,我也剪下來貼在剪報本上,還特意把報紙上面的日期剪下來貼在報道上面”。隨著越來越多的觀眾認識她,朱明瑛的煩惱也來了,“100個人裏有90個人見我都會説‘你沒有那麼黑啊?!’,其實每次演出都是我自己化粧,那時候用的就是品質很差的那種油彩,對皮膚傷害很大,但就算有袖子遮住的地方我也塗黑,生怕穿幫”。
新星音樂會
1980年9月23日、24日,《北京晚報》主辦的“新星音樂會”在首體舉行。來自東方歌舞團、海政歌舞團等多個文藝院團的朱明瑛、蘇小明、鄭緒嵐、任雁、吳國松、李默、遠征、王靜等8名歌唱演員以歌壇新星的身份參加了演出,闞麗君擔任了這場音樂會的“報幕員”。就是這樣一台由媒體主辦、事前誰都對結果沒有把握的“新星音樂會”,取得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
當時新星音樂會的票價為5角,兩場演出的三萬六千張演出票在開票後的3個小時內即告售罄,等待購票的觀眾隊伍從首體售票處一直排到動物園,不少觀眾淩晨一兩點就來排隊;而沒有買到票、演出開始前在首都體育館守候退票的觀眾則把定價1角的音樂會節目單搶購一空。這種場景在今天是難以想像的。
1980年9月18日北京晚報一版
音樂會啟動儀式上,主辦方特別準備了一台上世紀80年代流行的卡式錄音機,朱明瑛、鄭緒嵐、王靜、吳國松等歌唱家與徐沛東、谷建芬、甲丁手挽手,共同按下了錄音機的放音鍵,會場響起了《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的熟悉旋律,大家攜手高歌,把現場所有人的思緒帶回到了那個青澀而溫暖的年代。
(記者 羅穎 王潤 攝白繼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