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中日版崑曲《牡丹亭》 一身素凈萬千婉轉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17 16:32:29 | 文章來源: 新民晚報·新民網

到上海來演崑曲《牡丹亭》,是被譽為“日本梅蘭芳”的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的一個夢想。這個夢想他去年在上海國際藝術節就實現了。日前他與蘇州昆劇院在上海蘭心大戲院合演的中日版《牡丹亭》,又一次醉倒了崑曲迷。

至情至美

杜麗娘是中國戲曲美的象徵。現在,站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典雅含蓄的杜麗娘,一個神韻絕妙的杜麗娘,一個至情至美的杜麗娘,一個日本版的杜麗娘,盡現“百戲之祖”的魅力!

玉三郎的表演行當是男旦,在日本叫“女形”,也就是男人演女人。一個芳齡二八的古代少女,現由一位年過花甲的日本男性藝術家來表演,其難度可想而知。據悉,日本歌舞伎中的演和唱是嚴格分開的,崑曲卻是載歌載舞,邊唱邊舞。玉三郎為崑曲突破了自己的表演程式,不但用中文唱大段的唱腔,唱出濃郁的昆味,同時舞動長長的水袖,跑圓場。

雅到極致

坂東玉三郎飾演杜麗娘,最大的成功是表現了杜麗娘莊重典雅的神韻和氣質。玉三郎從內心深處演活了杜麗娘。他説:“單單從視覺範圍內的描寫是不夠的。那個女形能感受到女人心情至何種程度,才是重要的。”他善於用眼神傳情達意,把杜麗娘的內心世界——情不知何起、一往情深、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心態,表演得淋漓盡致、出神入化。那悽婉動人的歌唱,嫵媚端莊的身段,多愁善感的神態,儼然是一個神清氣定、大家閨秀的杜麗娘。一言以蔽之:雅到極致、美到極致。

坂東玉三郎的淺吟低唱,昆味濃郁。有誰知:三年前,他一句中文也不會講,更遑論崑曲的唱腔了。《離魂》一折,為玉三郎情所獨鍾,櫻花綻放時絢爛、凋謝時悲壯的神韻,都被他糅進了崑曲。

華麗轉身

“弄斧”敢到班門,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才氣,更需要下苦功。坂東玉三郎迷上昆劇,三年辛苦不尋常。他上百次地研讀原著,用中文把一齣《牡丹亭》的唱詞唸白整個背了下來,還學會了一口軟糯的蘇州話。對每句唱詞、每個發音,他都認真地研究,經常通過國際長途,和蘇昆的導演、演員校正一個字的吐字發音,琢磨幾句唱腔。功夫不負苦心人,歌舞伎大師終於實現了在中國的華麗轉身。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