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讓《外套》為戲劇市場重新啟蒙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17 11:07:11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2009年“愛丁堡戲劇節”期間最受媒體及觀眾關注的英國壁虎劇團佳作《外套》(OVER COAT),終於來中國演出了。或許為了投市場所好,這部戲在中國演出的宣傳被定位於時下熱門的“職場戲劇”。但這個小兒科級別的形容詞遠遠未能揭示出《外套》的真正精髓與精彩之處,事實上,無論是從功力強悍的表演還是極富創意的戲劇呈現方式而言,這部有著大量形體動作和極速變幻表演風格的戲劇作品完全可以為真正的“先鋒戲劇”正名,併為浮躁喧囂的中國戲劇市場進行一次新的啟蒙。

雖然改編自果戈裏的同名小説,但話劇《外套》卻充滿新意。這部《外套》更像是發生在一個西方工業國家的大公司或工業企業的場景之中,男主人公正值壯年卻窮困潦倒,他愛上一個美麗的女同事,卻出於自卑而沒有勇氣去表白,只能一次又一次在夢裏與意中人相會。在殘酷的競爭和快節奏的工作壓力之下,他常居於失敗之境,被人瞧不起,但又因為受到愛的鼓舞,一再努力振作,希望未來有一天,可以擁有一件象徵地位與財富的“外套”,贏得美人歸。當與魔鬼的交易將他推向死亡之境時,他用盡最後一絲氣力,將他的心上人推離險境……

《外套》最具震撼性的現場魔力在於其極為多元化的表演風格,雖然只有7個主要人物,但演員們同時還要扮演許多其他的非主要角色,恰恰是這種不斷的角色切換,使得整個表演呈現出一種驚人的“速度”感和極豐富的資訊量。你可以看到他們剛剛還在路燈下疾走,轉瞬間已經變身為女房東或是銀行收單員,歡歌跳舞的人群迅速變身為“父母的合影”和“門框”,幾乎每個演員都會在不同的角色中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質感。而由大量形體動作來完成的表演更是高度展現了演員的功力,那些曾經在《三個黑故事》等優秀英國戲劇中一再令中國觀眾傾倒的技巧與手法,在《外套》中被加倍地呈現並超越了。

《外套》的另一處魔力在於,這部戲的演員們來自不同國家,在舞臺上演出時也説著不同的語言,但即使是在完全沒有字幕的情況下,任何一位觀眾都可以輕鬆地看懂這部戲,並完全可以結合自身的想像與體驗在腦海中為角色們加上合適的“翻譯”。這一觀看效果也是由於該劇獨特的表演方式所決定,在主要劇情階段,演員們以非常寫實的表演(包括表情、肢體語言和細微的動作)讓人一看即明瞭其所傳遞的內在訊息。而在大的場景切換和整體環境營造時,表演風格又變化為魔幻和寫意的,僅用極少的物與人,就營造出大的氛圍和戲劇性場景。

在我看來,最應該看這部戲的,除了那些真正的鐵桿戲劇愛好者,更應該鼓勵戲劇從業者們買票來看看。如果還願意在戲劇方面有些真正的追求,就應該來看看《外套》。這部戲足以令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充滿羞愧。

《外套》只是英國最引以為傲的文化創意産業中大量表演藝術作品中的一部,但卻足以為今日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中國戲劇從業者們敲響警鐘,為不斷貶值的“戲劇”二字樹立新的定義與標桿。

水晶(北京 戲劇評論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