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狐仙》山上燈光造價高達千萬元
對話梅帥元
粗糙對實景劇是傷害
梅帥元其實是國內實景劇的始作俑者,《印象劉三姐》的創意者和製作人都是他。在《印象劉三姐》大獲成功之後,張藝謀另組人馬,創作了《印象麗江》、《印象西湖》等“印象系列”實景劇。而梅帥元則接連在泰山、嵩山、呼倫貝爾、開封等地創作了八部實景劇。
張藝謀的團隊主要是幫助地方政府或投資人進行創作,而梅帥元不僅承擔創作職責,他的公司還自己投資,將實景劇作為項目長期經營。梅帥元近日接受早報專訪時向記者揭示了實景劇的現狀和走向。
早報:《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投資了1.2億元,這些錢能不能收回來?
梅:在任何地方,你拿兩個億都造不出一個好的劇場。從這個意義上説,實景演出其實是節約成本的。《印象劉三姐》當時的投資是7000多萬元,兩年多就收回了成本。我可以透露,去年《印象劉三姐》的純利潤是5500萬元。我們估算過,《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每場演出,只要有5萬元門票收入就能持平。
實際上,實景劇的收益方式並不僅僅是門票。《印象劉三姐》完全是依靠門票收入的,已經很成功。但是像《禪宗少林》,去年的盈利雖然只有幾百萬元,但土地價格的上漲帶來了巨大收益。在建立這個實景演出項目的時候,在演出現場周邊買了一批地。實景演出的火爆,帶動了這些土地的價格,現在收益很大了。這種盈利模式以前我們也不知道,做《印象劉三姐》項目的時候沒有買多少地,結果演出越來越火爆。最初演出現場周邊土地只有5萬元一畝,現在漲到了三四百萬元一畝。
早報:實景劇的演出動輒投資上億,形態上都是現代聲光電的匯集,有沒有小製作的可能?
梅:確實有很多地方的實景劇搞的是小製作,但是很容易就變成了粗製濫造。演出需要的很多條件,就是要依靠大投入才能實現的。就像我們山上的那些燈,花了1000多萬元,就結束部分亮了幾分鐘。他們一直跟我要求,是不是可以在全劇前半部分也亮一下,不然太浪費了。但是我堅持不同意。這不是浪費,這1000多萬元的燈光只能在最後情緒的高潮部分,一下讓人感覺到很震撼。創作《印象劉三姐》到現在沒幾年,真是沒有想到這個演出形式,發展這麼迅速。我自己的實景演出作品有8部,而現在全國可能有80部同類型的演出。我只是希望,那些粗糙的實景劇,不要傷害了實景劇這個大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