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博報

方力鈞:行走在生活與藝術的邊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28 18:19:11 | 文章來源: 劉淳的部落格

文\劉 淳

一顆錚亮的光頭,一對醒目的扇風耳,構成了藝術家方力鈞的基本面目特徵。可以説,他的肖像很容易被漫畫——一顆尖尖的光頭和一對扇風耳,其他“零件”都可以舍去。若是往前推上百八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樣的形象幾乎沒有任何特別之處,那時候的男人都是這模樣。雖然今天光頭遍地開花,但在方力鈞的身上就顯得非同尋常,就是這樣一個光頭,匯聚並傳達出一個具有聖徒和藝術巨匠的諸多密碼。

看似不修邊幅的光頭,呈現出罕見的樸素自然之態,意味著與當下大多數男人拉開了距離,是跳出庸常最外在的體現。一般而言,人們見到這樣的形象第一反應就是“藝術家”,若有幸傾聽其深邃和睿智的談吐,會進一步認為“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藝術家”。人們總是在不經意中,將光頭與藝術家的身份緊密聯繫在一起。

關於男人的光頭,羅蘭·巴特認為寓意著“這個人脫離了我們世界的日常規約”。關於方力鈞的光頭,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裏,他曾遭遇到千百次質詢。他總是不厭其煩地解釋:是年輕時候的一種心裏叛逆行為。後來,他的解釋多了一些浪漫色彩,他説:春天到來的時候,我在第一時間感受到春的雨露,雪花飄落時,我同樣在第一時間感受寒冷的降臨。這樣的解釋使一顆普通的光頭充滿詩意,浪漫得像春風在陽光下呼呼作響。無論如何,光頭是男人臉上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觀。在人們的潛意識裏,它與藝術、不羈、滄桑、自由,仙風道骨和高深莫測等概念密切相關。在女性的眼光中,其蓬勃和外向的特質,還意味著成熟、深情和性感。至少,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它具有特立獨行的標誌和品牌意義。

2009年,方力鈞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德國比利菲爾德美術館和廣東美術館先後舉辦三個大規模的個展,為沉寂的中國當代藝術增添一道道靚麗風景。2011年,方力鈞在北京今日美術館和重慶坦克庫當代藝術中心舉辦了兩個重要的個展;在南北兩地集中展示了他在2006年以來的大量新作,是觀眾看到了這位在全球有著廣泛影響的藝術家今日關注的問題和作品發生的變化。重要的是,他制定已久的全球大學巡展項目正式啟動,10月13日上午,山西大學美術館前聚集數千人,以藝術家名字命名的“方力鈞”文獻展在這所有著百年曆史的校園隆重開幕,在深秋的陽光和掌聲中,方力鈞從山西大學校長手中接過“山西大學客座教授”的聘書。歷時22天的展覽,吸引了近7萬山西觀眾,各大媒體爭先恐後給予報道,而且,多家報紙整版推出,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説,這是絕無前例的。許多觀眾從山西的四面八方專門趕到太原,還有觀眾從西安,河北、河南等地專門趕來。厚厚的6本留言,記錄了不同年齡,不同經歷的人對這位藝術家的景仰和愛戴,那6本留言,浸透著許多觀眾的熱淚。一個不知身份的中年女子,在展覽大廳擺放方力鈞畫冊和書籍的桌前,坐了整整兩天,開館而來,閉館而去,默默無語,在一個本子上耐心的記載和書寫。一個只有4歲的兒童,在留言本上寫下歪歪扭扭的“方力鈞”,很多觀眾看到這幾個字,被感動的潸然淚下……

方力鈞在中國傳統文化最深厚的地方接受了檢驗,他的作品在當代藝術最貧乏的地方播下了種子;對於山西,在轉型時期呼喚方力鈞這樣的藝術家。方力鈞大學巡展的起航,給落後和封閉的山西打下了深刻烙印,也寫下的了長長的故事。成為2010年山西文化藝術的重要事件。

在今天,如果僅僅把方力鈞定位於一個畫家是不全面的,事實上,他的事業橫跨于繪畫、雕塑、裝置、出版、電影等許多方面,並將其互為借鑒整合,推陳出新。2007年,他在上海美術館舉辦的個人展覽上,有一件裝置照片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藝術家用一些軟質材料做成人,然後將這些軟質材料的“人”塞進不同粗細的玻璃管中,透過玻璃,我們清晰地看到那些“人”在管中被擠壓之後的扭曲狀態,給觀眾一種視覺震撼。有智商的觀眾會通過這些作品看到自已的身影,看到自已在當代社會中最真實的生存狀態。還有,他的那些同樣用軟質材料製作的頭像,一件件被壓在玻璃板下,也是一種被擠壓之後的扭曲和變形。藝術家要表達的話語可謂不言而喻。

如果認真地觀賞完方力鈞的全部作品,就會感到這些作品的作者,是一個真正自由的人。一個渾身燃燒著熱血但筆端卻極為冷靜的人,一個高舉個性旗幟卻拒絕尼采式的個人主義的人,一個勇於質疑社會卻更勇於質疑自我的人,一個不斷創新卻又極其遵守藝術法度的人。

在中國當代藝術家中,方力鈞是“退回個人化立場”的意識覺醒得最早、也是最強烈的藝術家。在他看來,藝術家必須“退回到他自己的角色”中,這個充分個人化的立場,使方力鈞拒絕了另外的兩個角色:“人民的代言人”和“社會的良心”。20多年之後,他始終站在充分個人化的立場上發出真正屬於自己的聲音,包括觀眾熱切關注的聲音。

以藝術家的心理感受代替畫面上的某些情節,他無意描述故事但又隨意編造故事。充分的個人化立場使方力鈞的藝術創作超越了種種蒼白的概念、觀念與模式而充滿實驗性與原創性。這種長期的沉浸,使他確立了一種高品質與高視野。這是任何庸俗評論者用語言難以解釋的。

每次與他談話或閒聊,如聞“天樂”,都使我感受到面前坐著的是最有活力的靈魂。而他每每出現的作品,都充滿新意。方力鈞是一位用腦袋從事創作的藝術家,有叛逆卻從不叛變。無論是藝術創作還是為人,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堅定從容,陽光燦爛。

方力鈞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傑出代表,他的作品很多人看得懂,無論哪個時期的作品都如此。其實,對於一些觀眾,看懂看不懂並不重要,他的作品,范兒在那兒隱喻也在哪兒,確實也有觀眾看不懂——但是,還能看出藝術家的范兒。我估計會有人對他説過:老方,你的畫看不懂……老方也許會説:不懂就別看!如果沒人勸説,方力鈞可能會把作品搞得讓觀眾懂一些,但是,一旦有人勸,他就會固執,我就這麼著,你愛懂不懂。

仔細觀賞方力鈞的作品,畫裏畫外,洋溢著一種霸氣。他不和你講理,也不和你説理,這是他的性格決定的,誰也怨不著。其實,方力鈞的作品非常簡單,他不想把畫面搞得那麼複雜。或者説,繪畫本不應該複雜,無非是好的內容和夢境,通過這些吸引觀眾全身心的感受藝術家要傳達的東西。我想,無論什麼題材,都應該具備這兩點,但許多藝術家,一生並非懂得,方力鈞做到了。

2006年以後,方力鈞創作了一批巨幅油畫,還有許多組畫,那些作品一掃以往的霸氣,他在與你耐心地講説一些在現實中或許被你忽視的事情,他不但從哲學的意義上講,還從社會學或者其他什麼角度與你聊天……每一位觀眾在認真觀賞完他的作品之後,內心都會産生某種沉重感,或許,回到家中會發燒上火大便乾燥……我敢説,這是一批非常好的作品,幾乎受到藝術界的一致好評。2010年冬天,在重慶坦克庫當代藝術中心,每天有那麼多的觀眾前來觀看他的新作,成為這個並不寒冷的冬天人們談論的一件大事。

我對方力鈞的藝術一直有著很好的印象和感覺,他具備在藝術創作上的各種能力,每件作品的準備工作細緻、認真而到位。可以説,他的作品幾乎都是哲學藝術,有隱喻,不管誰看了,都會駐足思考。方力鈞有足夠的駕馭畫面的能力,在今天多如牦牛的藝術家中,方力鈞的能力是超一流的。現實生活可能與他的畫面相差遙遠,但人的精神和心靈層面的東西就是畫面描繪的樣子,雖然精神和心靈層面的東西與現實生活不一樣,但在方力鈞的作品中,確實具有高度的真實性。

在方力鈞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不真實的東西往往是最真實的——因為,藝術家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在面對現實社會的時候,他沒有受到意識理性的束縛和制約。從當代藝術的角度上説,方力鈞是一個在現實環境中能夠發現藝術、並且通過藝術的方式表達其思想和立場的藝術家。如果説,方力鈞早期的作品透露出一種不容商量的霸氣,那麼今天的作品,流露出一種不厭其煩的耐心講述;從這個意義上説,他的藝術發生了變化——這是一種嶄新的創造。也是新的高度和超越。

方力鈞厚積薄發,用幾年的知識積蓄和藝術儲備,在過去的兩年之內連續舉辦個展覽,無論在中國還是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還沒有一個藝術傢具有這等魄力。2011年5月,西安美術館將為方力鈞舉辦建館以來規模最大的展覽,西安美術館館長楊超對我説,我們將以最認真的態度和最高規格做好方力鈞的個展。讓陜西觀眾了解當代藝術,同時也讓方力鈞和中國當代藝術再次接受傳統文化的檢驗。這個展覽,對藝術家方力鈞來説,也是一個新的挑戰。

方力鈞在生活中思考藝術,在藝術中關注生活,在過去的20多年裏,他始終行走在藝術與生活的邊緣,走的瀟灑,走得從容,一路高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