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博報

天乙:“大”作品的土壤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05 21:28:57 | 文章來源: 天乙的部落格

文/天 乙

有博友對我説,“我最近在上海看了些雕塑作品,作品用物質本身已經附帶了價值,我的意思是作品的花費巨大,有種風向感覺就是雕塑作品本身的功能縮小了,而是用作品去釋解文字的表述,我個人以為做藝術先有自己的感受,而不應先立好一個主題而後再去做,像接了一個跑單一樣,大都的雕塑作品都是這樣的”。 藝術作品不斷膨脹,動輒四、五米甚至更大的繪畫作品已不鮮見,製造某種現場的裝置作品更是雨後春筍,這幾年在藝術舞臺上招搖併發出點兒聲響的多數都屬於花費鉅資的“作品”,比如徐冰的《鳳凰》,艾未未的人造葵花籽等等。這次上海雙年展我沒有去現場,從媒體傳播的一些作品看得出來一個大概,那位博友所説的作品的確佔據了很大的份額。

把事情做大,不止是中國人的心理追求,美國人也追求做大,不同的是,一些國家把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做大了,做實了,民眾生活品質日益提高,中國人把GDP做大了,做圓了,民眾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卻處於退步狀態,一些國家做大了並不聲張而是不厭其煩地挑三揀四,不斷搜尋經濟文化肌體上的病情和四週環境的不適,中國人做大了總喜歡加以渲染、美化和張揚,生怕暴露出一點點兒與這種“大”不匹配的東西。都是做大,很顯然本質是不一樣的。中國當代藝術領域不停地把作品做大,屬於哪種情形呢?我以為肯定是中國情形。

雕塑作品必定需要一定投入,它畢竟是採用物質材料製造出來的,而且隨著人們認知水準的提高和思考能力的增強,藝術家會在材料和形式上做很多探索,不惜採用一些新的材料和新的結構方式來創作雕塑作品,使這些因素也起到豐富雕塑語言和增強作品表現力的作用。但是,作品的價值和意義與作品的大小和造價的高低沒有直接關係,比如徐冰的《鳳凰》,由於藝術家自身價值觀和文化追求的局限甚至有些落後,作品雖然花費一棟大樓的造價,但是其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十分有限,其負面影響也十分明顯。而一些傳統材料的雕塑作品卻同樣會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作品的材料和造價從根本上説應該根據作品的需要來決定。

大的作品除了暫時的“轟動”,似乎並不會因此增加多少藝術的本質力量,這就像中國人搞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等等國際活動一樣,付出的代價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收穫的只不過是一組令人咂舌的數字和轉眼即逝的感嘆。大的藝術作品同樣也消耗掉巨大的物質財富,換來的卻是一種體積或數量紀錄,最多就是一時的感嘆。就按徐冰的説法,一定要花費數千萬元創作一件雕塑作品嗎?如果不屬於純粹的藝術創作而屬於帶有商業屬性的建築物,那麼做這樣的藝術闡釋有何意義呢?即使可以做這樣的闡釋,也應該從建築附屬物的角度論述其價值。艾未未的葵花籽,正如程美信所言,在中國血汗工廠裏生産那麼多陶瓷葵花籽,付給工人的報酬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工人為此付出的勞動卻是實實在在的,生産這些葵花籽並不是直接生産成本那麼簡單,應該換算成社會生産成本,即生産這些葵花籽應該花費的成本,因此,這個成本也是很驚人的。假若這樣的東西可以作為藝術品,那麼,許多現實的建築或者産品都是可以拿去當藝術品展覽的,有些産品甚至比這樣的無效勞動成果更加有效,比如,把回收起來的不合格藥丸拿到展覽館去,只要環境保護法允許,效果肯定不錯,但是,這樣的“作品”就沒有花費額外勞動和成本,沒有消耗良性的物質財富。

追求“大”以及把現實存在做符合主觀需要的放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無論疆域還是民族,無論經濟還是文化,歷朝歷代都標榜其“大”,並且把“大”與強、高、優等等聯繫起來,不惜掩蓋種種虛弱和偽劣,製造虛浮的盛世景象。尤其是社會、經濟、文化領域,總是通過“大”來掩蓋社會矛盾和衝突,用虛假繁榮來遮蔽經濟弊端和弱小,我們可以用巨大的投資和舉國之力以及千人集體表演來掩飾文化表現的虛弱,掩飾集體意識的缺失,用龐大的GDP來消解經濟的低效和財富的虛浮狀態,儘管這種情形與民眾生活品質的低迷和國際關係中的虛弱形成鮮明對比,但是,“大動作”、“大手筆”接踵而至,讓人目不暇接。這種追求早已成為一種民族的心理素質,一種民族的文化現象。換句話説,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必定孕育這樣的精神價值觀。

中國當代藝術追求“大”,毫無疑問也植根于這樣的文化土壤。比如,放大當代藝術的國際影響,一些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只不過在國際藝術市場基於炒作而被哄抬價格,就以為中國當代藝術真的走向了世界,與世界接軌,即使今天,人們就可以客觀地觀察那些作品到底具有多大的藝術價值,有多高的藝術地位,或者多大程度上呈現了中國當代的文化藝術水準,從這些作品的去向和市場命運,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放大藝術價值的悲慘後果,相信再過若干年,今天的名作將更加難堪。比如,當代藝術在整體上存在當代先進觀念與藝術智慧嚴重缺陷的情況下,急於追求國際接軌甚至走在世界前列,只能是盲目地追求“大”,通過“大”來製造某種虛浮的藝術氣勢,不惜消耗巨大的社會財富來營造所謂的藝術價值,在這種虛浮的背後,恰好是本質的丟失和創造的匱乏,是智慧的缺失和藝術的消逝,很多大作品,其實都體現出小智慧,小技巧,小思維,小視角,小情趣,小精神。再比如展覽,可以説,中國的大的藝術展覽數量之多,無人可比,僅雙年展就有數十種,但是,有多少展覽具有純粹的藝術創建或者建構意義?不要説突破,即便是些許哪怕思辨層面的藝術價值構造,都十分罕見,正是因為有追求“大”的文化土壤,才有這麼多無效的但是規模巨大的藝術展覽,正因為藝術價值的缺失和創造力的匱乏,才不得不通過“大”來加以遮蔽並引起可能的熱鬧場面。凡此種種,無不與中國現實社會形態完全吻合,別無二致。

既然藝術“大”作品根植于這樣的文化土壤,那麼,種種藝術現象將使一種必然,而改變這種狀態,需要社會文化的革命性改造,這是特別艱巨而漫長的,我們只能奢求社會意識形態逐漸發生變革,越來越多的人建立富有“實效”的價值判斷標準,並運用這樣的標準鑒別是非虛實,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放棄盲目追求“大”作品而回歸藝術創造力的提升和藝術觀念的轉變,這樣才能真正提升當代藝術的核心競爭力。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