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博報

淺談藝術市場全球化專業網站的經營模式概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5-21 16:53:47 | 文章來源: 雅昌部落格

作者:李壘

藝術市場的鑽石結構

鑽石理論由美國戰略經濟學家波特1990年發表于《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並不是什麼全新理論了。它原本是針對國家競爭力提出的,也廣泛用來分析某大類産業的發展狀況。其中的六要素為:市場需求-生産能力;企業結構-關聯産業;行業政策-發展機會。現試圖用其來解讀中國藝術市場,分析其中喜憂參半的現狀。

現狀一 生産市場供需兩旺,警惕泡沫

在生産各個環節要素中,藝術學院教育一直是快速發展,儘管學科設置尚受歷史傳統等因素制約,培養水準參差不齊,但每年輸出的各類專業人員蔚為壯觀。近年對藝術教育的各方資金投入也有所增加,對創作隊伍的其他投資更是水漲船高,主要包括建立工作室,資助藝術家,設立創作基金和評獎等等。同時,各年齡層藝術家持續高漲的創作熱情和作品供應也反映出市場全方位的需求,這其中就囊括了西方市場,海外華人市場和國內快速擴張的收藏群。

現狀二 産業內外全面進步,更待提升

中國藝術産業經過多年調整和發展,圍繞著供需雙方形成了相對完整的,與國際接軌的戰略結構,在畫廊、拍賣公司、博覽會、美術館、藝術評論界各個層面都出現了眾多名牌企業及領軍人物。其他上下游關聯産業,如:設計、印刷、裝潢、廣告、影視、傳媒業,同樣隨著現代化、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對藝術市場起到了很好的支撐、輔助、互動和烘托的效應。

現狀三 政策機遇恰逢其時,關注變數

中國各級政府、教育研究機構以及相關産業單位目前都提出了要重視發展文化産業,由此也制定了很多發展規劃、優惠政策和促進戰略,為藝術市場營造了相對寬鬆的拓展氛圍。2008年奧運會也是中國實施國家文化戰略,展示“軟實力”,創造多元文化環境的難得機遇和重要部署,值得進一步持續關注和作細緻的調查分析。

同理,關於以上六個方面的概括,既沒有深入探討其結構互動對競爭力的影響,也並不能準確切中産業內部方方面面的真實狀態與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後一點多種論述甚豐,見仁見智,然則不是本文的重點,亦不在此贅言。這裡的目的僅是要為接下來就網際網路在産業諸方面的作用所進行的闡述,提供一個清晰且合理的結構框架。

産業鏈的全面網路化

就如同上圖密布的網路,今天,網際網路就這樣把産業的各個環節以及相關環境緊密而又完整地聯結了起來。這種聯結,既有各環節內部資訊和應用的整合,也設立了外部平行及垂直關係的系統,特別是專業性的大型門戶網站,其豐富透明的資訊資源,無可比擬的低廉和效率,強大的互動與競爭優勢,促使産業鏈環節的銜接和同業的促進與互補更加便利,更加順暢,更加生機勃勃,這樣高層次的聯動功效的發生是革命性的,是前網際網路時代無法想像的。

專業網站的綜合功效可以分為以下四大類,

一、存儲功能

數字化存儲,包括文字資訊、數據、圖像及影像,以及網路檢索,不論質與量都是極大的飛躍。其無所不包,無時不在的效能,顛覆了傳統的學習教育模式,對藝術創作的影響也將極為深遠。

二、展示功能

視覺藝術終歸是為觀賞而作,網路中包括展覽、拍賣、收藏、檔案各個方面,雖非絕對理想的展覽空間,但既可以令人對最新潮流先睹為快,又能史海鉤沉,了解煙波浩渺的藝術史作品,大大滿足了觀賞者的訴求。

三、交易功能

網際網路上的多种經營模式,包括B2B、B2C、C2C等,在藝術網站中都有應用,這裡有畫廊主頁、網路拍賣,也有線上交易和交換,令市場更透明、更廣闊、更活躍。

三、評價功能

網路既可以是政策與公共服務資訊的發佈平臺,又是全體公民暢所欲言的自由領地,由藝術批評的專家學者引導的網上評論、分析、評估和排序,最有可能達成理想狀態的民主與公正。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