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在全社會已經引起了較大反響,各級政府也比較重視。但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要真正成為一個民族的文化自覺,還要有一個過程。”全國政協委員、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上呼籲,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周和平提出了一系列建議,旨在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在他看來,重要的就是立法問題。“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法,保護工作在無法可依的情況下進行。”他多次呼籲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法的立法進程。他説,我國已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全國有8個省市制定了相關的地方性法規,目前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國家級“非遺”保護法。
周和平表示,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投入和支援力度。由於保護工作剛剛開始,政府資金投入機制尚未形成,需要各級政府高度關注和重視,應將其作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使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護。
周和平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一個民族的DNA,如果基因被破壞了,民族文化的傳承就會受到影響。他建議,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內容納入教材和中小學課堂教學。比如,書法藝術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體現之一,雖然電腦已經廣泛使用,但書法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書法既能培養人們的美感,又能鍛鍊毅力。再比如珠算,在中華民族發展史、在推動社會發展上起過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演算法,也是培養智力的一種重要手段,而且中國傳統的工業、農業、天文學、羅盤技術等都離不開珠算。還有如剪紙、年畫,都有著其獨特的美感,也應進入美術課堂。他認為,還應該在中小學教學中增加文言文、唐詩宋詞等古典文學所佔的比例,因為古典文學裏面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包括哲學、文學等,可以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和豐富文化。
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重要方式之一的生産性方式保護,周和平認為,應該出臺系列政策和措施,促進其發展。他説,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有多種方法,有些傳統技藝必須用生産性方式來保護,使之和當前的生産生活實踐緊密結合,從而得到有效的保護和發展。“而且很多産業無污染,屬於勞動密集型,能夠吸引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並且適合農民就地創業,應該作為農村重要的産業來推動其發展。”
由於過分追求經濟利益,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受到掠奪性開發和嚴重破壞。對此,周和平表示,掠奪性開發並不是由生産性方式保護引發的問題,而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掠奪性開發早就存在。生産性方式保護恰恰能使非物質文化遺産開發更理智、科學、有序。“特別是被列入國家級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在進行生産性開發的時候,一定要經過專家論證,形成科學方案,科學有序地開發。”他説,有些項目採用手工製作,就一定要保留手工製作技藝,手工製作雖然慢一些,但是承載的文化內涵高。在剛剛結束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技藝大展中,很多項目之所以珍貴和有吸引力,就在於其個性化。如剪紙體現了剪紙藝人獨特的文化情懷和文化創意,如能保留下來,和機械化生産的産品不一樣。“應該對這種保留下來的文化內涵和獨有的智慧財産權,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援和保護,在稅收、投資等方面給予優惠,調動積極性,讓其在同行業中獲取更高利益,才會有更多的人去學習。”周和平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