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美術創作的價值取向

時間:2011-12-30 09:14:49 | 來源:文藝報

資訊>聲音>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浪潮的進一步深入,自上世紀80年代(特別是在“85新潮”)之後,在中國的美術創作領域出現了形態各異的美術創作思潮與美術創作形式,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有人堅守中國古典主義藝術的陣地,有人癡迷于中國文人畫的筆墨底線;有人欲重扛西方古典寫實的大旗,有人“挪用”西方波普藝術的圖式;有人沉溺于自閉的空間,異想天開,自我表現;有人隨意塗抹,遊戲與調侃藝術,完全脫離群眾,不知所云;有人照相寫實,只有真實的軀殼,卻迷失了藝術作品的精神本質、應有的價值和審美取向……在全球化與市場經濟的背景下,中國當代美術正在以一種開放的形態走向陽光明媚的未來,同時又以一種癌裂變的方式走向窮途末路。鋻於當下中國美術創作的現狀,應安靜下來心平氣和地反思當代中國美術的出路,很有必要再次審視藝術創作的本質、根性及其核心價值觀念,倡導真、善、美高度統一的民本主義藝術創作思想導向,以促進中國當代美術創作的繁榮與和諧發展。

回歸現實,反映時代風貌

近20年來,在當代的大部分美術創作作品中,人們已經很少看到真正的農民形象,就像工人的形象在日常創作中早已被淡化一樣。藝術創作要面對現實,要改變這一現狀。美術家不是普通工匠,而是有良知、有社會責任心的“公共知識分子”。藝術家要用社會主義先進的文藝理論,“從現實的革命發展中真實地、歷史地和具體地描寫現實”,重構社會主義美術創作體系。美術家要深入社會現實中去,表達對弱者的關懷,為人民大眾服務。藝術家應以反映人民大眾的生活為天職,用真情與愛心來反映客觀真實的生活現狀,表達特定時代的社會歷史畫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美術家及其美術作品的社會價值與歷史價值。譬如,國畫家劉文西歷時40多年,先後60多次深入陜北生活基地,畫了2萬多張農村速寫,創作了大量的陜北革命歷史題材和人民群眾風土人情的作品,創立了“黃土畫派”,成績卓著,為現實主義創作塑造了一個典範。

現實主義作品普遍關心社會文明發展進程中人的生存處境問題,表現出藝術家對老百姓的命運與前途的深切關懷。藝術家要以人道主義思想為武器,廣泛關注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並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倡導社會與藝術的改革,通過塑造典型細緻的生活形象,揭示天人之道,展現生活中真、善、美的根性。“五四”運動以後,西方美術思潮大量傳入中國,曾經有過一個輝煌的階段。上世紀80年代前期是新時期中國美術的“覺醒期”,突出地表現出對人的價值和藝術價值的進一步思考與呼喚,中國出現的第一批以人道情感著稱的農民題材油畫作品,如羅中立的《父親》、陳丹青的《西藏組畫》、何多苓的《春風已經甦醒》等,給廣大觀眾的視覺和心靈都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掀起了一股鄉土現實主義畫風。它以客觀現實生活為原型、情真意切地表現藝術家對農村生活的感受,開創了中國農民形象創作的新時代。艾軒的《若爾蓋凍土帶》以高調環境與深色主體的強烈對比,揭示人物內心的衝突;韋爾申的《吉祥蒙古》以富有形式感的構成體現了三代牧民欣逢盛世的幸福生活。新世紀之交,創作更為自由和多元,中國畫創作如王明明的《八月吐魯番》、田黎明的《雪域凈土》等,把光影表現與傳統中國畫詩意結合,呈現出新的面貌。畫中的農民形象成為畫家讚美自然、歌頌人類淳樸理想的載體。

藝術創作應注重當代性,藝術作品表現的內容應當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中國藝術家要關注社會的變化與發展,關注生命的體悟與自然的和諧,積極倡導、發揮、發展現實主義的時代精神。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十一五規劃綱要建議》,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建設的範疇與要求:在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體現農村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藝術創作要符合這一重大的文化建設項目的需要。在這種政治文化背景下,2010年規模空前的“農民畫時代·時代畫農民——全國農民繪畫展”系列展覽開幕了,它以展覽的方式回顧新中國農民在各個時期生産、生活的情景和精神面貌,突顯新時代、新農村、新農民在社會變遷、現代轉型中的時代風貌、價值觀念和審美取向,謳歌了時代精神。但這種以農民為主題的藝術盛會,在中國成千上萬次的展覽中,也只是鳳毛麟角,許多展覽淪為商業炒作,創作成了藝術市場的黑手。這是應該警惕的。

以民為本,倡導民本主義價值觀

“民本”一詞最早出自《尚書·五子之歌》,原句是:“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在美術創作中積極倡導民本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廣大人民群眾為創作題材,反映民眾的生活。強調以民為本,構建和諧文化,將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與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這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民本主義價值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價值體系中最本質、最具決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撐和影響著所有價值判斷,因而應當是整個人類發展歷史和未來走向的道德底線。

改革開放之後,西方文化如潮水般涌入中國,各種思想、各種流派的藝術都在改變著民族藝術的創作方向。現實主義創作手法開始分化與裂變,走向個人主義、純形式主義與“邊緣化”的狀態。自1979年“星星美展”開始,中國的美術創作開始轉型。1985年是新潮美術時期,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美術界的創作方式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受現代藝術中的原始主義觀念的影響,鄉土現實主義繪畫開始裂變,一些畫家將鄉土題材的某些精神因素與形式的追求融為一體,畫面不再是如實記錄現實場景,而是在形式中展現人的原初本性。例如油畫家尚揚的作品《爺爺的河》《老輩》。80年代末期,個性化與自由化的作品佔據了美術創作的主要地位,1989年2月,王德仁在中國現代藝術展上拋撒避孕套以達到他一舉成名的目的,毫不顧及社會公德與倫理,將赤裸裸的性象徵物強行向觀眾展出,這種杜尚式的行為藝術與民本主義的價值取向相去甚遠,很難讓群眾接受。

上世紀90年代以後,各種商業活動也貼上了藝術的標簽,宛如人體彩繪般地光彩照人,個性十足,民本主義價值觀越發變得模糊與淡漠,一片絮亂,不知何時才能回歸藝術的本根。美術家有責任努力創造出一大批具有民族精神、時代精神以及崇高品格的美術作品。我們要用民本主義思想來創作大量現實主義的作品,反映人民生活、鼓舞人民意氣、教育人民品性,提升人們的道德素養、文化素質與精神境界。吳作人的《農民畫家》、董希文的《千年土地翻了身》、葉淺予的《夏天》、王式廓的《血衣》、羅工柳的《延安人》等一系列經典之作,都來源於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體現了樸實的民本主義思想。這類作品才是人民群眾所企盼的。

關注民生,表現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態

美術家理當體察民生,反映民意,表現人民的歷史生存處境與生活狀態,謳歌天下勞苦大眾。上世紀70年代,楊之光創作的現實主義國畫《礦山新兵》,在經歷過“文革”洗禮之後,表現了一個雄姿風發的礦山女工從農村生活走向工業化生活的一種喜悅心情,準確地表達了當時人們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樂觀精神。80年代,羅中立的油畫肖像《父親》,以近焦寫實的表現手法真實地再現了中國農民勤勞、樸實的形象。90年代初的“新生代”美術作品,採用了典型的寫實技巧,描繪身邊的事物與日常感受,“去掉了理想化的外衣”,真實感人。在這一點上“新生代”美術最接近現實主義的本義。與過去相比,畫家們開始了更加獨立和深入的社會文化思考,作品中表現出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意識。90年代中期忻海洲的《進城農民工》較早地刻畫了城市裏農民打工者的形象。王宏劍作品《陽關三疊》是表現當代農民工生存處境的佳作,描繪了一群疲憊不堪的農民工整夜露宿于天寒地凍、擁擠不堪的露天候車場候車的情景,反映了農民工進城打工的艱辛生活場景,充分體現了作者對下層貧民生活的關注與同情。

人民的生活是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讓我們從雜亂繽紛的中國當代藝術中回歸到創作的本源,回歸到中國的歷史與現實,回歸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存空間。藝術家要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用內心的真情實感來構思作品,在現實中發現美、認識美、表現美,揭示生活的本質與藝術創作的規律,用求真務實的現實主義繪畫,表現人民群眾的現狀與歷史,惟其如此,才能真正體現作品的社會價值。我們急切期待能有一批具有鮮明時代特色、揭示中華民族的文化根性與反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美術作品問世。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