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樹軍 僰人)
中國藝術市場進入2011年後,就變的十分詭譎。前期增長速度的過快,使得藝術市場幾乎成為投資者的快樂海洋。而真正懂得欣賞、鑒藏的有識藏家卻只能望洋興嘆。而進入2012年後,藝術市場顯然出現了疲憊的狀況,當然這和整個世界經濟和國內經濟發展的大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自2011年下半年市場初步進入盤整以來,各大拍賣行的成交總額均有所下降,2012年的春拍更是人心惶惶,天價藝術品的誕生也放緩了腳步,很多以往熱捧的藝術珍品流拍更是絡繹不絕。各大拍賣行的秋季藝術品拍賣會,比以往更引起人們的關注。很多人都希望能從今年的秋拍中窺測出未來的市場走向。
對此,我們不妨將目光暫且離開國內,轉向國際。紐約兩大國際拍賣行——佳士得、蘇富比分別在9月中旬舉辦了秋季拍賣會。兩大世界頂級拍賣行的這次秋拍無疑成為詭譎多變的2012全球藝術品秋拍的風向標。特別是兩大拍賣行推出的中國藝術品。其藝術價值和成交價,非常值得我們國內藏家、拍賣行關注。這對於我們國內目前的藝術品市場,具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2012年秋季紐約佳士得、蘇富比推出的中國藝術品從整體上看,沒有什麼特別耀眼之處。雖然也有些珍品,但是拍場的競價場面不如以往激烈,買家顯然都是十分小心和謹慎的,都在持觀望的態度掂量是不是該舉牌。很多成交價都沒出超過估價。紐約佳士得推出的一件清乾隆碧玉雕竹溪六逸圖筆筒,源自美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玉器收藏大家赫伯·畢肖普的舊藏,原來估價是50~80萬美元,成交價卻遠遠低於預估價,只有48.25萬美元。這種情況反映出國際中國藝術品市場也在慢慢朝著比較理性的方向發展。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近20年,國人的收藏心態主要是佔有和投機,而今的市場盤整也是整個收藏心態的調整,也正在向趨於平和欣賞和理性投資發展。(全文見《文物鑒定與鑒賞》雜誌第3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