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一月雪》當代陶藝七人聯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1-01-13 16:08:26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郭鐵軍 涅槃截取

 

展出時間:2011年1月15日——2月10日

開幕酒會:2011年1月15日星期六14:00

參展藝術家: 七月流火陶藝社- 黃健、郭鐵軍、沈歷、虞鋒波•吳維娜、許潤輝、劉謙、王國棟

主辦單位:台灣陶藝後援會 上海館

策展人: 程瑞鑫

展覽地點:陶藝後援會

展覽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順東路800號東樓315-317室

聯繫電話: 021-61477332

 

前言

文/ 白明

“七月流火陶藝社”是七年前由幾個中央工藝美院陶藝係畢業的學生組成的鬆散陶藝創作群體。2003年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辦了他們第一回展覽,當時約定這樣的展覽每兩、三年舉辦一次。但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要做到大家都能持續地創作並堅持為著一個約定鍥而不捨地堅持是不容易的,這不容易的第二次就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這個展覽。

陶藝曾是個時髦的名詞,但卻從未真正流行起來。今天風光的與陶瓷有關的商業傳奇從來就是産區“工藝大師”的勢力範圍,年輕、有夢想並有藝術操守的藝術家能持續地在泥與火的世界中跋涉則完全是出於對陶藝的熱愛。我深知堅持這種選擇是有難度的,在今天的藝術界,依著極端的“前衛”與“當代”的風格在“圈內”立足原本是完全用不著選擇陶藝這種既辛苦又有“成品風險”和較高經濟投入的藝術門類的。

此次展覽大部分藝術家曾與我有師生之誼,現在已是我的朋友和同道,且常有聯繫。但他們拿出要展出作品照讓我寫文章時,還是讓我感到驚喜,並值得推薦讓大家一同欣賞和關注。黃健是中戲的老師,雖不再教授陶藝,但從未中斷過陶藝的創作。他的卷泥人物舒展流暢,且具傳統水墨繪畫的線韻和戲劇寫意的精神,從他作品的命名也可看出這兩者的融合。似乎他手下卷著的泥片包裹著的是他心中對其追慕的古文人的情感懷念。郭鐵軍在天津科技大學教授陶藝,他作品的組合形式具有裝置的風格,但並非如單純的裝置藝術家那樣只注重整體而忽略單體的品質。許潤輝的作品讓我很感興趣。將傳統經典的造型重新“塑造”出來,一改單純瓶形的光滑流暢,使瓶形具有雕塑的力度和質感,同時還擁有了新的藝術語言卻並不破壞陶瓷材料的美感,實屬不易。沈厲的作品一直追尋著精神的懷舊和遙遠,與他用誠懇的勞作方式對待創作一樣具有雙重的感召力。他的《舊園》和《有岸在彼》有靜止的話劇照片般的濃縮感和代表性。似乎我們能從中還原出之前也能預想其之後,但卻分明是藝術家營造的“空間”。虞鋒波、吳維娜是景德鎮陶瓷學院的老師,他們的作品具有較典型的景德鎮“風格”,對瓷的表達熟練而流暢,包含了多種成型的技術和語言,用一種“裝飾了的”方式表達著衣食無憂的成年人的情感“童話”。劉謙在西安美院任教,作品也由此帶著明顯的西部風情和色彩。他用長篇記敘文般的方式給我們展現了宏闊相連的“高原與窯洞”的場景。作品在燒成中的講究增加了整體的豐富性。王國棟是這裡的新人,但卻參加好幾次重要的展覽。他的“三角器”的瓷雕塑作品從一個極簡形出發,持續地探索著形態的多種可能性和光影的變化,使“簡單”在手工的不斷堆砌中成為“不簡單”,並引發精神的感動。

這是一個很整體的展覽,各自具有鮮明的傾訴主題和藝術風格,尤其是他們對待陶藝創作的質樸感情和真誠態度,符合了陶瓷的構成元素,水般的性靈,土般的厚道,火般的熾熱。由此,他們的藝術更值得我們期待。

 

1  2  3  4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