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年展的能量確實不容小覷。兩年一度的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以下簡稱“建築雙城雙年展”)讓雖已是寒冬卻依然溫暖如春的深圳,變得熱鬧起來。
12月6日,2009年建築雙城雙年展在深圳開幕。這次展覽的開幕地點雖然選在了深圳市民廣場,但卻很難從嚴格意義上框定展覽的具體展場。今年的建築雙城雙年展關注的核心內容,是通過激活市民中心和市民廣場提供可供廣大市民參與城市建設的平臺,動員市民參與到公共事務和公共藝術當中,所以展覽也就顯得格外“非傳統”,主場地是深圳市民廣場及其周邊地區,分展場在深圳灣大街和益田假日廣場,橫跨城市東西的空間佈局,致力於把整個城市變成一個展場。總策展人歐寧表示,本屆雙年展帶有更強的公民色彩,“新的含義就是公民的建設”。
建築雙城雙年展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由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深圳市文體旅遊局、深圳大學、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承辦,並與香港進行跨城合作,是中國目前唯一的以城市/建築為主題的國際雙年展。首屆展覽于2005年舉辦,由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主任張永和策劃,以“城市開門”為主題;第二屆展覽于2007年舉辦,由南加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馬清運策劃,以“城市再生”為主題,並開始與香港合作,創造出“雙城雙年展”的模式。該展覽已成為國際建築界和城市研究領域兩年一度的盛會。本次展覽以“城市動員”為出發點,旨在探測當代城市對社會生活的營運和組織,以及在行政動員、商業動員、民間動員和學術動員方面的可能性。5位來自歐洲、美洲和亞洲的女策展人碧翠斯蓋裏裏、太田佳代子、侯唯唯、姚嘉善與歐寧協同工作,共組織了來自世界各地60多位建築師和藝術家參展,參展作品主要以大型臨時建築和裝置為主,強調藝術性、趣味性和參與性。而研討會、對話和工作坊項目則是關注城市可持續發展和農村危機等,致力於把本屆雙年展變成思想交鋒和話語生産的一個平臺。
整個展覽歸納為6個章節,包括“在南方”(該章節主要參展作品針對深圳的特殊現實來創作)、“漁農考”(該章節主要思考城市和鄉村的關係)、“造城熱”(該章節探討在亞洲地區過渡城市化的問題)、“回到街頭”(該章節研究公共空間的使用)、“遊樂場”(該章節強調趣味性以吸引市民參展)、“未來城邦”(該章節主要以新媒介作品表達對未來的暢想),以個人敘事的方式解構展覽。
今年建築雙城雙年展開幕周的活動頗多,包括影像、不同類型的裝置、表演、詩會、露天電影展播、論壇等,從5日—9日每天都有不少活動,免費向公眾開放。參展項目達67個,來自10多國家和地區,國內參展人和國際參展人的比例約為3:7。
此外,本屆雙年展還策劃了“漫遊:建築體驗與文學想像”特別項目,邀請9位作家訪問9個在中國不同地區的已建成建築物,創作9篇與建築相關的小説,小説和建築資料及建築師介紹已出版,並通過雙年展網站收集觀眾需求,與旅行社合作,幫助觀眾前往中國境內不同城市親身體驗這9個已建成參展建築物,以此來擺脫“建築展只能展示圖紙和模型”的刻板印象。本屆展覽還安排了嶺南派建築大師夏昌世的個人回顧展,打破一般雙年展的群展模式,發展為深入的個案研究。此外還有城市建築電影展,從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的電影資料館精選了8部1920年代至1950年代與城市和建築相關的16毫米影片,在露天場地和電影院與市民分享。12月22日,著名建築師雷姆烏爾裏希奧布李斯特將為雙年展主持長達6小時的馬拉松對話,採訪超過20位中國不同領域的精英和意見領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