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新平:從具象飛躍到意象的諸神殿堂

時間:2009-06-11 15:37:28 | 來源:藝術中國 作者: 劉虹穎

ID為15685的組件出現問題!

在古希臘,藝術家是神的代言者,他們處在中間環節,地位相當於匠人。但從中世紀開始,隨著人們精神境界的上升,藝術創造被看作藝術家本人的天賦所為,他們的“神性”在種種關於“神童”“天才”的傳説中顯現無疑,而且幾乎具有“千人一面”的相似性,藝術家終於步入了諸神殿堂。

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如果想要迅速地佔領藝術家們通常需要的榮譽和地位,除了以特殊才能達到的自我呈現和被外界承認之外,也應解除藝術家思維定勢中的諸多懷疑和限制。前者是藝術家自我把握的技術與實踐的理性過程,而後者則是出自藝術家技能之外的思想、觀念、情感等感性思維,它是堅強的堡壘,也是最難攻破的制約。

蘇新平,一個與藝術眾生結緣的藝術家。從二十世紀80年代的石板畫,到二十世紀90年代的油畫,他都在以“與現實貼近”的風格去尋找自我創作的真諦。他的真實源於生命,關注周圍的人和事物,卻並不與風潮隨波逐流。“生活的狀態是封閉的,但創作的思路可以放開,且不拒絕任何東西。”在中國當代藝術的大潮中,他未必會塗抹出過多的傳奇色彩,但在藝術和行為上的獨立卻是他執著于創作的生命依據。

感知古典繪畫,生命本真的靈動捕捉

每個人在孩童時代都有畫畫的天賦,在無盡的遐想中信手塗鴉。“雲的後面是什麼?”情不自禁地要去想像,那種神秘和詭異的氣息,讓人在産生孤獨無助的同時,也感覺到世界的奇妙。蘇新平最初的藝術人生在這種奇妙中開始,在畫畫時尋找孤獨中自由的狀態,得到大家的鼓勵和寵愛,感受到自信和驕傲,填補生活中寂寥的空白。自此,蘇新平走上了執著一生的藝術之路。

在沒有介入中國當代藝術的舞臺之前,蘇新平一直與版畫共舞。研究生畢業以後,他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展覽,使人們認識到一個真正的蘇新平,而今,人們還常常提起他的版畫作品。從1989年開始,蘇新平以其獨特而穩重的繪畫風格開始活躍于中國當代藝術及世界當代藝術的氛圍中,並多次參加了海內外舉辦的各類重要展覽, 作品被諸多國際機構所收藏。

就繪畫而言,繪畫語言的表現性毋庸置疑地提升了作者想要敘述的情緒“溫度”,表現出更富於人性化、人情味及獨具詩意的精神境界。在表現人的精神性、觀念性、情意性的同時,深厚地鉗制著作者凸現生命的物質關係。1893年蘇新平第一次出國,在美國他看到了很多好畫,而這些所謂的好畫也只是畫的好而已,在視覺和精神的衝擊上,並沒有達到一定的“溫度”境界,它們立足於對藝術和技巧的思考,卻缺乏對生命本真問題的靈動捕捉。

如果人們只是狹隘而簡單地考慮中國當代藝術的中國文化背景,便會非常自然地陷入一個有所迷惑的陷阱:自然而然地以為中國當代藝術甚至20世紀的整個中國藝術都在跟著西方的鼻子前行。而此,又引出另一個不可化解的思維怪圈:中國藝術如何擺脫西方中心主義觀念的束縛。當蘇新平從中國文化背景的角度來看待古典繪畫,他深切地感受到,多少年來人們在追逐的具有上百年淵源的歐洲古典繪畫,不僅僅是繪畫,更是一種對待人生和境遇的心靈態度,“我認為,窮其一生也未必能達到歐洲的末流水準。”蘇新平如是説。自此之後,蘇新平決定將自己的藝術方向轉嚮導包容了社會與文化的週邊創作。他不再是單純地選擇一種藝術的工作和表達方式,而是把現代的行為藝術與古典的繪畫藝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表達更多人性化的行為。

動靜流轉,思想情感的膜拜儀式

中國當代藝術似乎更傾向於大眾藝術,拋開“當代”的大帽子,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觀念”之上,“觀念”中與大眾、社會、自然、人性相關的一切成為藝術家思考的角度、追求的目標以及創意的萌點。1990年紐約《時代週刊》曾經刊發過一期中國當代藝術專號,主要採訪了批評家栗憲庭等人,雜誌封面選用了方力鈞的一幅“禿腦袋,咧著嘴”的作品,作者頗有意味地寫道:“這不是一聲哈欠,這是解救中國的一聲怒吼!”此後,以“大臉”和單調色彩背景來支配整幅畫面,用各種誇大的人物面孔和表情來展現人們內心的悲傷、空虛、無奈以及絕望等情緒的一批當代畫家應運而生。

在中國的《新華字典》中如此解釋“表情”一詞:從面部或姿態中表現出來的思想感情,不同的面部或不同的姿態就會表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越來越多的當代藝術家以肖像的方式來凝固一個時代的精神和人類狀態。在《肖像+表情 蘇新平作品》展中,蘇新平也試圖在臉部豐富的表情中建立一種現實與精神的必然聯繫,而與其他當代畫家不同的是,他將單純的面部表情拓展到更具有張力的肢體語言。在《我》的作品中,藝術家張開雙臂,順著樓梯從天而下,在迷茫與沉重的表情之外,是對擁抱現實的一種渴望,在自我懷疑中不得不融入客觀的現實。從《肖像》走到《表情》,又從《表情》中拉回到《肖像》;從激情的幻想走到現實的平靜,又從無奈的現實中追尋遙遠的夢幻;由動到靜,由靜到動,在流轉的人物姿態和表情中表達成為思想感情的某種儀式。

鄭板橋説:“掀天揭地之文,震電驚雷之字,呵神罵鬼之談,無古無今之畫,原不在尋常眼孔中也。”其意在於:談天説地的文章,鏗鏘有力的文字,呵斥神咒罵鬼的談話,古今皆無的繪畫,本來就不可能是一般人所能夠接受和理解的,更不可能出自一般人之手。只有深明宇宙生命意識,窺得自然規律法則的人,才能融古今之理法,通自然物象的靈感、情趣。對一個藝術家來説,從具象到意像是一個質的飛躍,怎樣給欣賞者帶來更為超脫、遼闊、悠遠及更具有幻想的審美感覺,是每一個藝術家所追求的。蘇新平正在把他對生活、生命獨特的感悟,凝聚在繪畫藝術的釋放、幻化和融匯中;以獨特的藝術演繹方式,將發現、創造、完善融會貫通在每一個細微的色彩筆觸中。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