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中國油畫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時間:2009-03-17 15:12:55 | 來源:中國收藏藝術網

被譽為中國當代抒情現實主義油畫家代表人物的何多苓,在上世紀80年代就以《春風已經甦醒》《青春》等經典名作,奠定了他在中國當代油畫史上的特殊地位。從他作畫及成名的經歷,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歷程。為此,本報記者對他進行了採訪。

《春風已經甦醒》受懷斯影響

談及自己學習油畫的經歷,何多苓告訴記者,他學習油畫的時候基本上沿襲的是前蘇聯體系。這套方法實際上主要是印象派的方法加上學院派的技術,是一種混合體系。題材上是前蘇聯獨有的,風格上是現實主義。他説4年的油畫學習,實際上已經超越了這一體系,因為一開始他就比較注重探索,不過,尚屬“不確定性探索”。

後來,何多苓見到了美國畫家安德魯·懷斯的作品,安德魯·懷斯的畫實際上不是油畫,而是蛋彩畫,是另外一個畫種,效果比較接近油畫,但繪畫方法和油畫並不一樣。“當時看了以後對這種畫很著迷。從此便開始以油畫的表現手法去尋求蛋彩畫的效果。”

何多苓還向記者講了一段與他的成名作《春風已經甦醒》相關的小故事。他説,上世紀80年代,《世界美術》刊登了安德魯·懷斯的一幅作品《克裏斯蒂娜的世界》。這幅畫深深吸引了他,大有一見如故之感。而《春風已經甦醒》,在畫法上正是受了懷斯的影響,這在當時是極富顛覆性的。

何多苓説,自創作了《春風已經甦醒》後的10年中,他一直以這種畫法進行油畫創作,而與傳統油畫的畫法已大相徑庭,與安德魯·懷斯的畫法也完全不同,已形成了他自己的風格。

把中國傳統繪畫融入油畫

之後,在進行新的探索時,何多苓把目標指向了中國傳統繪畫。他把中國古代山水、花鳥畫背景上的肌理作為油畫的表現方法。

在繪畫中,肌理是物質材料與表現手法相結合的産物,是作者依據自己的審美取向和對物象特質的感受,利用不同的物質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現技巧創造出的一種畫面的組織結構與紋理。這種特定的紋理變化所呈現出的神奇的視覺感受,正是繪畫藝術所探求的肌理效果。

何多苓所追求的肌理效果,更為自然且富有質感。因為他所追求的效果是中國古代山水畫面中自然形成的肌理,這種肌理的形成是由於年代久遠使紙張或絹變色造成的沉澱痕跡,其難度可想而知。但何多苓卻採用了這樣一種特別的表現方法來裝點油畫,這也是何多苓這一時期油畫作品的重要特徵。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何多苓又開始恢復運用在學院裏學過的油畫手法,用他的話説,“是一種回歸”。“回歸”後的何多苓,並沒有停止自己在油畫創作上的探索,2000年以後,他將中國畫的寫意手法運用到了自己的創作之中,而且漸入佳境,形成了一套新的創作方法。

何多苓説,這種方法只是在畫法上融入了國畫筆法,但所用材料不變。讓他頗為得意的是,按照油畫的畫法,人物是一套方法,背景是一套方法,現在不用了,無論畫哪種題材、何樣內容,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加以表現。

油畫民族化問題已經解決

將油畫的多層次畫法變為“一次性完成”是何多苓獨有的。油畫的多層次畫法是一種古老的畫法,而何多苓則將這種多層次畫法與中國寫意的、流動的畫法合二為一。在記者的要求下,何多苓將自己不同時期有代表性的畫作作了簡單介紹。

他説,《春風已經甦醒》從技法上是懷斯風格的開始,之後還有《老墻》《烏鴉是美麗的》《小翟》等。與中國傳統技法有關的作品有《迷樓》《後窗》,以及《女人體》系列和《嬰兒》系列等等。

有評論説,“在何多苓的作品中,我們隱約可以看到何多苓經典的氣息,細膩、優美,帶一點點冷的神秘氣息。迷一樣的不確定性在剝離了具體情境的畫面中表現得更為完美、純粹”。當記者問他今後是否會將現在的風格延續到底時,何多苓卻不以為然。他表示只是相對固定,還要向前發展。

何多苓説,中國的油畫現在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而且創作上已經覆蓋了目前油畫創作的各種風格,其表現力已被大大拓展。在這方面中國畫家是有貢獻的,因為西方的繪畫在當代藝術中已經成為不太重要的內容,所以畫油畫的人並不是很多。還有,西方人目前仍舊恪守著油畫的傳統畫法,而中國的油畫已經有了很大改變。一些外國的畫家也在借鑒中國油畫的畫法。更為可喜的是,油畫民族化的問題,現在可以説已經得到解決,而且對世界油畫語言的拓展更是功不可沒。

油畫創作朝市場化發展

何多苓感慨地説,現在中國的主流油畫在國際上已有相當地位,或者説相當火爆。在他看來,方法決定著效果,而中國油畫的畫法最終對世界油畫的發展會有影響。

對於中國油畫自身的發展趨勢,何多苓坦言,油畫還是以畫家個人手工勞動的一種創作。但是現在另一種趨勢也很明顯,即複製的方法。也就是説它可能不再是畫家一個人畫了,比如他會請助手幫忙,進行複製性勞動,這是從著名畫家安迪沃·霍爾開始形成的一套複製性畫法。現在中國也有很多人採用了這種方法:由畫家來設計,助手來完成。這樣就可以將同一幅畫、同一種形式不斷重復。這是當代藝術一種很重要的手法。

何多苓説,這樣的操作更市場化,更具公共性,同時仍不失其為主流。當記者問及這種複製結果會不會影響油畫藝術的個體創作時,何多苓説不會,實際上它已經是油畫的一種創作方法。應該説這種可複製性是一種更主流的方法。

具體到畫家個人,何多苓認為,像他這樣進行單體性創作的畫家,一來是生産的量很少,二來是達不到普及。所以單體性創作雖然還會存在,但不會是主要的方法。他同時強調,油畫在一段時間內曾受到影視、攝影及多媒體的衝擊,但油畫畢竟有著獨特的製作方法,而且具有相對牢固的消費群體。所以油畫還會長期存在下去,並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至於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還很難想像。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