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國油畫的創新之路

時間:2009-03-09 13:48:17 | 來源:藝術家提供

由中國油畫學會、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倡議,聯合文化部藝術司、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共同主辦的“中國油畫與新世紀”學術研討會,現在在這裡開幕了,這對於我們生活在兩個世紀之間的中國油畫家來説是一件具有重要意義的事,因為我們將展開研究和討論的是一個大命題,它關係到中國油畫藝術未來的發展和面貌,關係到我們每一位油畫家的藝術實踐和追求,它是一個宏觀的全局性和戰略性的命題。之所以是如此,這是由我們當下所處的這個時代、這個世界和我們這個國家的發展階段所決定的,這是出於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在思想文化競爭中所引發出來的問題的需要,也是出於在國際藝術環境挑戰下,中國油畫所面臨的歷史發展前景的需要。

中國油畫在進入新世紀的今天首先面對的突出問題就是由全球化所帶來的文化趨同化傾向。由於勢力強大的國家在物質與精神文化産品上的廣泛擴張造成西方文化覆蓋全球,使得弱勢國家經過長期歷史實踐所形成的文化觀和文化形態受排擠和消解,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受到侵蝕和同化,民族文化生存的空間與活力在逐漸丟失。當前各國的有識之士均已感到由這文化趨同而産生的文化單一化趨勢已經是一個世界性的文化危機,因為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需要以區域性的多樣文化來平衡人類多元的精神需求。保持和發揚區域性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時代具有重要意義。

具體到中國油畫這個原本即是源於西方、學于西方而非本土的藝術品種,如何面對新情況?如何確立自己的藝術方向?這就不能不注意到兩個並不新鮮,但在新形勢下卻有突出的現實意義和作用的學術問題,那就是油畫的“民族性”和“現代性”問題。

“民族性”是個早已提出來的老問題,從油畫引進的早期開始就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討論。隨著油畫本土化進程,我國的油畫家不斷地在為油畫如何體現中國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而努力探索,經過一個世紀的邊學習邊創造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可喜的成就,這些成就在早中期突出的是偏重於題材內容到後期多注重語言表現上的探索,對這些所取得的成果,應給以充分肯定。但是相對於在世界藝術格局中中國油畫所應具備的民族風貌和藝術水準這一要求,還有相當的差距。總體來看是學習的成分多,創造的成分少,西方的特色多,中國的特色少,具有中國獨立特色的創造還沒有形成主導地位。當然,這個從西方到東方、從精神到品格、從內容到形式全方位的轉化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需要藝術家們有相應的足夠的修養,目前多數油畫家對傳統文化藝術的認識仍不夠深入,缺乏切實的研究和理解,在作品中往往容易局限在對傳統的圖像表面符號式地搬用和演繹,缺乏文化的內在精神和更強的創造力。民族性問題的解決需要更進一步的探索和更完美的體現,這一課題還有待於我們在新世紀裏繼續努力。它不僅影響到國內的文化建設,特別從全球文化交流和競爭的角度看更顯重要,它關係到在國際藝術平臺上中國油畫獨立身份和形象的確立與建樹,以及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為此,中國的油畫家必須深入地認真地向優秀的民族傳統藝術學習,更本質地從傳統文化精神和傳統文化資源中吸取營養,以利於創造出具有更加鮮明的中國民族氣派和中國民族藝術特色的中國油畫藝術作品。

現代性的問題,對我們來説,本來就是藝術如何反映時代脈搏與時代氣息,和藝術語言如何具有現代感的問題。但是,由於西方現代藝術在全球的擴張和影響,使得如何對待西方現代藝術的問題(包括後現代藝術、當代藝術)成為了當前最突出的問題,其實這也是個老問題。在油畫引進初期,這個問題就有所反映,一些前輩畫家就積極推動當時西歐的現代派繪畫,也曾引起爭論,但由於被當時的歷史條件所限沒能得到發展,現代藝術在我國的真正起步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現在雖然歷時不長但進展迅速,到今天已基本與西方同步。對這一狀況在美術界存有爭議,特別到近期,由於觀念藝術的表演使矛盾激化,對中國現代藝術的現狀和取向成為了共同關注的核心。

一個民族和國家藝術的現代性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現代性有相同的一面和不同的一面。之所以有相同的一面是因為現代社會發展的階段所提出的問題和人們的生活狀態有共同性;之所以有不同的一面,是因為各民族的文化藝術有自己的相對獨立的文脈,在現代社會從傳統形態到現代形態的轉化中會産生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新面貌。對多個民族和國家來説,沒有統一的恒定不變的現代性標準。各國有各國的時代特點,各國有各國的文化觀和價值觀,不能以為西方的現代主義適合於所有的民族和國家。

“與時俱進”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如果中國油畫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不能適應時代的觀念變化,不能解決藝術的現代性問題,那將落後於時代,落後於與現代社會發展相應的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藝術也將失去自己的生命活力和前途。那麼,如何認識現代性?如何認識西方的現當代藝術?中國的現代藝術道路應當怎樣走?這些緊迫地擺在我們面前的,本應由理論家研究和解決的問題,現在我們這些創作實踐者也不能不認真地加以考慮。正因為對哲學、社會科學了解有限,所以我沒有能力深入這個在西方發生並在其內部就見解不一、論戰不休的世紀性的話語作出言説。然而,從現代與後現代藝術的主張和現象看,我不讚賞他們那種極端的、偏激的思維方式和必須徹底否定一切,一個顛覆一個的斷裂性的變革行為,他們首先以現代主義推翻了傳統藝術,然後在現代主義內又一派否定一派,最後再以後現代主義否定現代主義,可能會又有一個什麼主義否定了後現代主義。這種以一個極端代替另一個極端的發展模式,確實變革迅猛而熱鬧。然而,這不應是我們必須要追尋模倣而不可偏離的藝術發展之路。儘管我讚賞在這些變革中所顯現出的那些革新者的機敏智慧與創新精神,和由此而開拓出的廣闊的藝術空間,以及在藝術語言、藝術樣式、藝術手法等方面的新探索,但是,我不贊同西方現當代激進主義的藝術對自身藝術使命的過於偏頗的認定。那種專以批判為己任,把自己的視野只限定在社會的負面、人性的負面,只專注于表現那些消極的、頹廢的、醜惡的事物,甚至不惜以反常的極端的手段來考驗人類的情感,挑戰道德、挑戰法律、挑戰人性,難道這種藝術狀況就是一個新時代的新藝術的標誌?難道唯有如此才可以建立起一個理想的新世界嗎?積極與消極、美與醜是共存的,它們都是真實的存在,人類社會所以能夠不斷地進步,正是美好的積極因素佔據了主導地位的結果,人類社會如果沒有美好事物的推動就不會進步,人類對自己的未來也將失去信心。正因為如此,藝術不應當拋棄美、輕蔑美,不應當把表現美視為輕浮和無用。美在人類的精神和行為中所産生的力量是巨大的,而且只有美好才能戰勝醜惡。美永遠是人類生存的支柱,美永遠是社會進步的動力,美永遠是藝術表現的核心。

此外,我對現當代激進主義藝術片面地把藝術哲學化存有質疑,藝術要具有哲理性是應該的,但讓它來承擔過重的哲學使命以至把它變為哲學的載體以它來詮釋哲學是不可能的,這樣只會導致對藝術欣賞的困惑,把藝術欣賞變成一個猜謎的過程,最後也很難在那些怪異的符號或圖像中辨識和解讀作品的主旨與意圖。藝術,特別是美術承載的內容和手段有其局限性,這局限性也正是它的特性。藝術家向人們展示作品是為了與他人交流,若作品無法交流總是使人茫然不解,這恐怕不是一個適當的選擇,與其如此,不如直接訴諸文字。

總之,西方現當代藝術的發生和發展,有其自身的邏輯與合理性,它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包括其中的各種思潮現象,都為我們提供了思索與借鑒的經驗,其中有利有弊,利在於開拓進取,弊在於盲目破壞,我們要取利避弊。中國是一個擁有深厚文化根基和傳統的民族,也是一個善於吸收與融合其他一切優秀文化的民族,我們應當以堅定的信心和勇氣,在立足自我博採眾長的精神下,遵照我們的時代和人民的要求,努力開拓出一條自己的藝術創新之路。

應當説中國油畫家所選擇的事業是艱難的,不同於西方的油畫家和中國的國畫家,他必須擁有兩者的優點而又不能與二者相同,所以他一定要能夠大膽地發揚創新精神,融合二者之所長,努力創造出一個包含有中西特色的油畫新成果。為此,我們除前面提到的問題之外,還必須要深入到本國的社會生活中去,切實地體驗和感受現實的生活脈搏,以便從中獲得藝術創作的感悟。同時,要在面對當前世界的多種矛盾相互碰撞、相互激蕩中能夠辨識進步的與落後的、積極的與消極的、先進的與頹廢的,做到有吸納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鬥爭,在吸取本國和其他一切國家優秀文化成果的同時,創造出能體現先進文化發展方向,具有鮮明的中國民族特色和飽滿的時代進步精神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中國油畫藝術。這是我們中國當代油畫家的奮鬥目標,也是光榮的歷史使命。

為此,我們組織了本次以報告為主的研討會,因為我們要研究的問題涉及面寬,涵蓋中外藝術,學術含量也較深,需要有專業研究人員的參與。當然,他們不是給我們答案,只是為我們提供相應的背景知識,幫助我們思考,使我們切入到一個適當的層面,為我們的研討提供一些必要的前提和條件。

朋友們,是新的時代向我們提出了問題,也是新的時代需要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應該為生活在這樣一個需要我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聰明才智,最大限度地發揮創造精神的時代而感到幸福和光榮。正如江澤民主席所説,我們這個時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是需要偉大文藝作品的時代,也是能夠産生偉大文藝作品的時代”。那麼,就讓偉大的文藝作品産生在我們的手下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