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現在在經濟和社會生活方面發展很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比較和諧,但是潛在的也有很多問題,有些問題也很嚴重。寫實油畫也是這樣,每個人涉及的問題都不一樣。20世紀80年代有人提出現代主義藝術和現實主義藝術之間的矛盾,爭論藝術流派的是非,認為變形的是先進的,寫實的是落後的等等。現在已經不是這個問題了,現在的學生提出的問題是我現在還要不要畫了?因為觀念藝術出現了,也有行為藝術了。
事實上長期以來學習油畫的人特別多。為什麼喜歡油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它的表達方式是真實的。它有體積、有空間、有色彩,畫面好看。為什麼現在的學生不喜歡國畫,對國畫沒有興趣呢?因為國畫中的筆、墨、線是抽象的,很不容易理解。油畫其實就是一個寫實的畫種。國畫文人畫根本的妙處不是真實,它的妙處是線和筆墨。雖然線也要表現具象的物體,但真實不是國畫的優勢。
現在思想的很多狀態和矛盾,與社會發展太快是分不開的。就像中國農民進入美國,遇到了種種問題,很奇怪,很不適應。中國農民沒有經歷漫長的産業革命或者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的思想準備,突然大門一開,西方500年來的文化一下子進入國門,從很落後到非常的現代,社會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很不適應。現在的中國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什麼矛盾啊、思想困惑啊、不理解啊全是這個原因。所以現在美術界談問題是沒有結論的,連焦點都沒有,大家你説你的,他説他的。中國的油畫不到100年的歷史,但發展很快,畫家很能幹,什麼風格都有,各種招數和風格都很熟練,還都很鮮明,我年齡大了做不到。現在的問題我看都是小問題,非常小的問題。以前的大問題比如寫實重要不重要?是現實主義重要還是現代主義重要?這些問題今天人們不屑一顧了。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那時色彩還不太發達,在繪畫中空間結構佔重要地位。印象派後自然光源的運用,觀察光照在不同物體上顏色的變化,包括反射原理,這個結果就是發現一種和諧的美。光在繪畫中的重要性和基本運用非常廣泛和嚴格。合適的色彩運用,才會創造出一種和諧美,這在油畫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
另外,關於造型問題。西方的造型由體積和空間構成,所以真正把握光、色彩和造型空間的佈置是關鍵。我們現在的油畫雖然技巧熟練、風格多樣,但小問題較多。首先,我們現在相當多的繪畫在體積上都做得不夠徹底。體積、空間對初學者來説很容易懂,但往往是很難做到,或者做到與做不到自己也不清楚。我上世紀80年代初到歐洲、美國反覆看了歐洲繪畫的原作後,才發現中國油畫的問題就出在這兒。這個問題對西方人來説是很容易做到的,這是他們的天性,是他們民族的傳統、認識的傳統。他們的雕塑在西元前8世紀的時候就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如希臘的雕塑。到文藝復興時期,再到羅丹,到後來的亨利?摩爾,都是研究人所形成的體積語言。繪畫也是這樣,從古典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到17世紀、19世紀、西方印象派再到現代派,都是這個造型體系基礎上的形式和風格的變化。1979年我到德國,就問那裏的老師,你們現在的素描與以前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發展?他説我們與200年前一樣!這就是説它的畫種的基本原理,如造型原理、色彩原理都是延續的、不變的,變的只是風格,因為時代不同了。
再説風格,風格的較大變化是在西方後印象主義到現代派以後。為什麼變了呢?繪畫的功能發生了變化,由實用性轉向欣賞性,抽象美被強調。用現在的話講整體生動就是抽象美,包括構圖、整體的結構關係等。藝術的最高境界是畫面的抽象境界,所有具象繪畫中好的作品,都是因為它具有抽象美。所以,抽象和具象沒有嚴格的界限,它只是表面上的不同,標準是一樣的,那就要看你的作品是否反映了社會和人的真實性,或者是內在的真實(即抽象性以及畫面體現的精神與品格)。西方的繪畫精道之處就在這兒。如果把真實去掉,把真實這一體現西方繪畫的妙處去掉了,那我看就不必要畫油畫了。我們現在爭論的“思潮”看起來很深奧、很複雜,但是全是一些表面的問題,落實到具體都是不重要的問題,當然,以前都是大問題(這實質上是政治思維的結果)。我們研究的就是油畫的最基本的小問題,這是油畫專業人員思考的油畫品質問題。
(本文為作者在“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研究展”上海座談會上的發言,有刪節,題目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