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舉辦的“誠信與傳承”中國藝術品市場徵信論壇暨中國藝術品見證備案中國行啟動儀式上,文化部市場司副司長庹祖海明確表示,政府不會設立官辦鑒定機構,但是會制定相關法規管理藝術品鑒定市場,包括行業準入門檻、相關規則以及鑒定機構對結果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等。
去年底,由文化部起草的《藝術品市場管理條例》框架確定之後,作為核心內容的藝術品鑒定市場混亂問題應該如何規範,各方一直以來存在分歧。今年5月,北京也是全國首批由政府認定的藝術品鑒定機構試點名單公佈後,由政府認證藝術品鑒定試點開始被業內認為是政府引導藝術品鑒定市場的一個重要手段。不過,業內也發出擔憂聲音,有觀點認為,採取這種方式或將無法真正保證市場公平,預期效果並不一定能夠實現。
“藝術品鑒定沒有絕對標準,官方指定鑒定試點機構可能涉嫌不正當競爭,政府部門批復了某些單位成為‘官方認可’試點鑒定機構的申請就是介入了藝術品鑒定,但實際上判斷鑒定結果可信度高低的應該是市場。”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拍賣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雙舟認為。
對此,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關宇表示,北京藝術品鑒定將有長遠規劃,其未來重要任務之一是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權威的藝術品鑒定機構,優勝劣汰,讓更科學、更公開鑒定的機構留在市場之中。
庹祖海也為政府在藝術品鑒定行業中的介入程度劃出了清晰界線。他強調,政府不會設立官辦鑒定機構,而是會完善相關法規和制度,對社會上從事藝術品鑒定的機構和人員進行管理。文化部將從政府的角度明確擁有什麼資質的機構和人員可以從事鑒定工作;鑒定程式應當遵循哪些原則;鑒定結果應當由誰來承擔法律責任等內容,以此來改變目前藝術品鑒定市場無準入門檻、無相關規則、無鑒定機構對結果承擔法律責任的“三無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