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拍賣行遭畫家打假:書畫鑒定究竟誰説了算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29 14:55:57 | 文章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被“打假”的作品

藝術品認證

當拍賣行遭遇畫家網路打“假”,究竟誰的話更可信?7月23日,北京保利拍賣行對畫家胡建成在網上針對其拍賣的幾幅作品的質疑進行了反擊,並對於給出鑒定報道的相關機構提出了質疑。

6.9萬元引發的連鎖反應

23日,北京保利在其官方網站刊登了《當拍賣行遭遇畫家網路打“假”》聲明,指出今年7月,保利接連收到事關同一位藝術家的《要求退款函》和《拒絕付款要求》。藏家林先生表示,他于2012年10月31日在北京保利第20期精品拍賣會上拍到一件胡建成早期作品《風景》,成交價為人民幣6.9萬元。林先生早已付款,但在“雅昌藝術網”推出的藝術家認證板塊中,發現胡建成已在網站公開認證《風景》為贗品。

緊接著,保利又接到了徐女士對2013春拍LOT0995號胡建成1991年作品《海景》拒絕付款的要求,原因也是胡先生在“雅昌藝術網”認證此拍品為贗品。通過保利在雅昌網上的查詢,發現除這兩件作品之外,北京保利2012秋拍LOT0804胡建成1990年的《海上升明月》作品同樣被認證為偽作。至此北京保利拍賣的胡建成作品中已經有三件被藝術家認證為拍賣贗品。

作為首批藝術品鑒定試點單位,雅昌藝術網推出“中國藝術品鑒證備案服務”,這項服務從藝術品源頭出發,由藝術家本人對原作進行鑒定、對藝術品進行物理檢測並備案、藝術品認證等措施,為每一件藝術品建立唯一、權威的“身份證”資訊。而此次北京保利與胡建成之間的糾紛,無疑使得市場對於認證服務的公正性也産生了懷疑。

畫家鑒定也有私心

書畫市場上的贗品已經不是一件新鮮玩意兒了。但過去的贗品主要集中在已故名人的畫作中,而近年越來越多的在世畫家也處於“被署名”的境地。在此情況下,畫家本身對於畫作真偽的判斷是否有有效呢?

這看起來不是問題的問題,放在拍賣場上卻是一個嚴肅的課題。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畫家本人的鑒定也不一定完全可信。出於種種原因,有的書畫家或會説謊或因創作時間久了自己也忘了,而將真畫鑒為假畫。隨著藝術品市場的日益火爆,書畫家的潤筆費也一漲再漲。但由於歷史的原因,書畫家當年曾有不少作品無償送他人或低價流轉于社會。這批作品一旦進入書畫拍賣或交易市場,其價格必然低於書畫家目前的開價。因此,為了保護自己作品的現時行情,有部分書畫家會將那些以前流傳出的作品一律説假,造成藏家不敢從社會上買畫,只能從書畫家手中直接購買的局面。

其次,有的畫家一生的作品數以萬計,但真正的書畫精品不過十之一二,而剩下絕大部分劣作如果在鑒定中被認定為真跡,書畫家本人則擔心會被認為水準不高,有失其身份。因此,為了保證自身作品的藝術品質,也有部分書畫家會將那些藝術效果差、畫法簡單的作品全部説假。

也有的書畫家利用制假來為自己創聲勢、造新聞,試圖通過這種形式來證明自己作品的“熱門”。這些書畫家往往會炮製一批所謂的“假畫”,接著再通過各種渠道將自己的作品以高價“出售”,爾後又會大張旗鼓地喊假、打假,經由如此這樣一個過程,書畫家的藝術功力雖未有提高,但其名氣卻是扶搖直上。

還有的書畫家當年曾將自己的作品大量的免費贈送給一些熟人、朋友或者單位,現在這些作品也開始越來越多地進入到書畫交易市場之中。看著自己當年精心製作的、代表一段歷史或友誼見證的作品被拿出來賣錢,部分書畫家也會出於氣憤、不滿、失落等各種心態問題,將這些作品説成是假的。

就在《當拍賣行遭遇畫家網路打“假”》聲明刊登後,北京保利執行董事趙旭表示,此次有爭議的作品中有的是1993年吳爾鹿先生從畫家胡建成處買的,當時有展覽畫冊出版。知名藝術品收藏家唐炬則表示,油畫的真偽判斷起來並不難,只是如胡先生這般對自己作品的態度著實令人費解。

有業內人士對於此次贗品事件提出了自己的假設,認為胡建成先生的三件作品,在2012年以6.9萬售出的《風景》是早年20萬購入的,2013年11.5萬元售出的《海景》和2012年25萬流標的《海上升明月》估計1993年購買時單價也在萬元以上。與同一時期增長幾十倍乃至上百倍的現當代藝術市場大盤相比,這三件作品都屬於非常失敗的投資案例,這也可能是胡建成先生將自己作品鑒定為贗品的原因。

記得在去年的蘇富比春拍時,藝術家祁志龍微網志轉發了他的作品上拍的消息,寫了兩個字“贗品”。但兩周之後,祁志龍又稱“我現在確認《消費形象》第37號作品為非贗品”而收場。

書畫真假應該聽誰的

此次事件的發生,也把雅昌藝術網拖進了漩渦的中央。4月18日,文化部網站發佈《文化部辦公廳關於開展藝術品鑒定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文化部決定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南、陜西等六個省(市)開展藝術品鑒定管理試點工作。5月,北京市文化局批准了雅昌藝術網等五家單位成為北京藝術品鑒定試點單位,再次攪動了本就熱鬧的鑒定市場。

5月29日,雅昌藝術網聯合北京保利拍賣、著名畫家何家英先生,在保利預展現場進行鑒證備案。對此次保利春拍中的三幅何家英作品進行數據備案,由何家英先生本人親自鑒定,並由雅昌藝術品鑒定備案認證中心進行技術備案,並出具防偽作品鑒定證書,同時鑒定備案的數據將存入中國藝術品數據庫,向全球公開查詢。

對於魚龍混雜的鑒定市場,權威認證無疑是目前市場稀缺的資源。“官方認證”似乎給市場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這將成為規範市場秩序厘清市場亂象的法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的措施與輿論期待仍有差距,保利和雅昌的“熱戀”也僅僅是短暫的。

從雅昌網上的資料來看,藝術家認證的原因還是可靠的,這就是引入科學的技術分析手段,結合藝術品著作權的登記備案,打造出一套科學、系統的書畫鑒定備案認證辦法。但問題是,如果從藝術家開始創作就可以跟蹤,這樣的認證肯定是可靠的,但是對於拍賣之後的作品,僅僅靠藝術家的一句話就判斷為贗品,這樣是否妥當呢?雖然在雅昌網的相關頁面上也有“認證結果經藝術家本人通過作品圖片認證,並委託雅昌藝術網製作發佈,供參考。若存疑,請提供原作進行認證”,但已經將作品打入了“拍賣贗品”的領域,這種做法對於藏家來説,確實是不能接受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