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市場調整期的畫廊業如何突出重圍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2-07 11:36:20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2012年的藝術市場如同人們討論最多的話題“世界末日”一樣,並沒有迎來春天並且變得更加寒冷,作為中國藝術市場晴雨錶的拍賣行在秋拍中的表現可以很明顯的反映這一情況,如果這還不能説明問題的話......

2012年的藝術市場如同人們討論最多的話題“世界末日”一樣,並沒有迎來春天並且變得更加寒冷,作為中國藝術市場晴雨錶的拍賣行在秋拍中的表現可以很明顯的反映這一情況,如果這還不能説明問題的話,2012年10月7日,香港蘇富比秋拍“當代亞洲藝術”專場當代藝術的拍賣結果讓很多人感到恐慌,著名策展人顧振清稱為“當代藝術黑色星期天”,一時間當代藝術“末日”論甚囂塵上,在接近年末之時,南韓畫廊阿拉裏奧宣佈退出中國市場,來自歐洲的F2畫廊也宣佈關閉,而本土的畫廊如世紀翰墨等經營困難,不免讓對2013年的畫廊業産生一絲隱憂,2013年的畫廊業會是怎樣?該如何衝出重圍?

畫廊發展將會採取更積極的態度

作為一級市場的畫廊,市場是否會更加寒冷是目前大家關注的重點,但如何擺脫這種“蕭條”是大家更關心的,對於2012年的市場表現,畫廊機構普遍的答案是“不好”或者“平穩過渡”,比如當代唐人藝術中心負責人鄭林在談到2012年的市場時表示:“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大,這種影響持續到現在,2012年還不是很理想。”索卡藝術中心的負責人蕭富元在接受採訪時坦言:“去年在北京是虧錢的,從2008年以後就一直在往下走,但不是一下就掉到谷底,是靜靜地一直往下走,我認為去年還沒有到谷底。”對2013年的藝術市場他們並不十分看好,認為2013年將是深度調整的一年,也是畫廊經營者觀念加速轉變的一年,更多畫廊機構將會採取更加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市場。

與前兩年只是減少開支縮減人員不同的是,這次的調整是深度的和結構性的,體現出來的就是在畫廊經營中畫廊負責人開始改變策略,就拿北京荔空間負責人顧振清來説,他在談到在目前市場環境中如何經營時表示:“不會僅僅停留在等客人來到府的傳統經營方式上面,把推進藝術、推動藝術家發展作為經常性的項目,在藝術家的選擇上以青年藝術家為主,還有就是完全成功的藝術家,在經營上第一是藝術家的展覽作品有部分可以銷售。第二,外接策劃展覽收取策展服務費。還有就是我自身作為策展人、批評家的其他收入。”

剛搬入798不久的楊畫廊負責人楊洋也表示:“在剛經營畫廊時,以為畫廊就是畫廊,把自己這塊做好就行,但其實畫廊只是一個平臺,它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在以前有很多資源來找我做一些項目,我都拒絕了,認為沒必要,現在現在看來那時太天真了,在之後的發展中之後會加強與媒體之間的互動,還有品牌之間的合作等等,總之會積極主動的走出去。”

“隱居藝術家”和青年藝術家將會是畫廊發展的重點

除畫廊經營在調整之外,與之相關的藝術家和藏家資源也面臨著分化重組,競爭將更加激烈。首先隨著拍賣行在私人洽購和私人銷售展覽業務方面的推進,會聚集一大批藝術家和藏家,其次是像高古軒、白立方這樣的西方大牌畫廊強勢登陸還有國內大型畫廊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又會分流一大批藝術家和藏家資源,再加上國內林立的各種基金、藝術電商和文化機構這又將分流一大批藝術家和藏家資源,最後留給國內畫廊行業的資源非常有限。

在這樣的格局之下,大部分畫廊採取的策略就是發掘新藝術家和作品,作品價格基本控制在幾萬到幾十萬不等,所以像2012年青年藝術家被大面積關注和推出的現象在2013年將會更加的深入,除此之外那些被既往市場忽視、低估、有價值、經得起考驗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將逐步浮出水面,而流行、大臉、意識形態、符號這類作品的市場份額將會會逐步縮小,這是2012年香港蘇富比秋拍“當代亞洲藝術”專場結束之後行業人員的普遍共識,而北京北京林大藝術中心在新年的首場展覽已經揭開了這個大幕,據其北京負責人王一妃在介紹新一年展覽規劃時透漏將會以那些同樣重要但還處在隱居狀態的藝術大家為主,這也體現出目前市場更趨理性。

理性的市場讓人看到了一絲希望,這是否也意味著投資型市場在減弱而消費型市場開始慢慢地起色現在還很難下判斷,但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消費市場作為藝術市場的基礎,是藝術品市場能夠長期發展的基礎,對於市場發展至關重要,但國內目前的情況恰好相反,人們在購買作品時一直盯著藝術品的投資價值不放,“似乎藝術品只能用來炒作,而不是消費。但現實證明所謂奇貨可居是失敗的,最後結局是沒人來理採你。只有經歷消費驗證後的高價作品才是可信的,而且定價權也不應該掌握在少數人或者少數畫廊又或者是拍賣公司手中。”國內畫廊行業要想在2013年的市場中有好的表現,對於消費市場的開發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國家政策扶持不會有太大動作監管更加嚴厲

2012年藝術圈最意外的事情就是“關稅門”事件,這暴露出了目前藝術品一級市場存在的一個大問題,很多人在談到畫廊經營困難時都將這一原因歸結到二級市場的擠壓和政府高關稅這兩方面,這也是事實,但反過來看畫廊自身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次些問題使得政府部門和藝術家、藏家等無法真正的相信畫廊。

畫廊業作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重要基礎,目前基本的現狀是:專業化水準低,規模小,組織散,發展能力弱,競爭同質化嚴重,人才缺乏,支撐體系缺失,其次表現在鑒定、保真、評估等支撐體系尚不完善,還有就是藝術家、畫廊、買家之間缺乏契約精神。這就需要對畫廊進行重新定位與認知,也就是説畫廊作為一級市場沒有形成一種有效地規範化的運作模式,缺乏真正具備畫廊經營管理的人才,沒有合理完善的鑒定、保真、評估等支撐體系和完善的定價體系,存在交易混亂等等問題,在這樣的前提下很難形成一個行業標準,國家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很難進行監管,從而也就無法對整體情況進行一種宏觀把握,政策扶持就更談不上,即便是有也只是小範圍的不會觸及根本。

雖然在2011年底國務院出臺了《關於2012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規定下調藝術品進口關稅,但引用藝凱旋藝術空間負責人李蘭芳在“第三屆藝術品高峰論壇”上面的話來説“影響非常小”,北京荔空間負責人顧振清給我們算了一筆賬:“在現行的稅收制度下面,畫廊每年銷售額不超過80萬,屬於小型納稅人,超過80萬以上就變成一般納稅人,這一下稅收就要從5%上升到17%,這對於很多畫廊來説是難以承受的,好比一件作品的銷售利潤藝術家分50%畫廊留下50%,在這50%當中有17%要拿出來交營業稅,交營業稅以後有所得的時候還要交25%的企業所得稅,各項稅加起來站到收入的30%”,所以進口關稅的下調只是杯水車薪。相反監管將更加嚴厲,2011年《文化部關於加強藝術品市場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出臺,“關稅門”還有“當代藝術品實名制”實施等等。對於2013年雖然很多機構在談到新年願望時希望政府能在政策上予以支援,看來短期內是無法實現了。

2012年的藝術市場不管如何已經成為過去式,調整與平穩過渡將是2013年的關鍵詞,年輕的國內畫廊業能否以及如何突出重圍還需要很長的路去探索和實踐,目前最重要的是從自身做起,建立起行業規範和準則,改變目前混亂的局面,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大浪淘沙篩選的過程,只有經歷了這樣的階段之後,或許畫廊業才會結束市場邊緣的地位,建立起一個真正的一級市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