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力1999年作品《快三慢三,快四慢四》。
“我一直對繪畫以外的方式有種好奇心。面對不同的媒介,我會有創作的衝動。”學油畫出身的張培力,如此解釋其20多年來對錄影藝術的執著。18日下午,張培力應邀來到深圳華·美術館,以《個體的敘述》為題,講述其錄影藝術創作歷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更是直面錄影藝術面臨的問題、回應業內對他的評價。
創作中國第一件錄影作品
1988年,張培力因創作了中國第一件錄影作品《30×30》。在此後的20多年裏,他以極大的熱情推出多件錄影藝術作品。作為“中國最早的當代藝術實驗者之一”、“最早的錄影藝術家”,張培力在業內備受讚譽。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等世界級藝術機構都收藏有張培力的錄影作品。至今,他還保持著在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開個展、三次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唯一中國藝術家殊榮。
面對諸種罩于頭頂的光環,張培力顯得很淡然。當記者問及其對“中國錄影藝術之父”、“中國錄影藝術先驅”等名頭的看法,張培力先是一愣,繼而啞然失笑,思索片刻之後皺著眉頭説:“這實際上是很娛樂的一種説法。誰最先做沒有意義,而是這個工作本身是否有意義。”
顯然,張培力的實驗是有意義的。《30×30》這件作品長達三個小時,畫面中,張培力耐心地把一面鏡子摔碎、粘合再摔碎。刺耳的鏡子破碎聲,摔碎與粘合的手部特寫無休無止,考驗觀眾的好奇心和忍耐力。作品一齣來就引發了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其鏡頭運用等技術不夠專業,而有人卻表示這是一種全新的藝術語言。而他的這種錄影語言,也影響了一批早期的錄影實踐者。1992年,邱志傑在其首部錄影《作品1號》中將《蘭亭序》在一張宣紙上重復書寫了五十遍。1993年顏磊在作品《化解》中也讓鏡頭聚焦手部,不斷重復表演翻花繩的枯燥動作。“到了上世紀90年代,已經不能説誰影響誰了,而是相互影響。”張培力説。
一直堅持非專業的理解
實際上,以錄影藝術聞名的張培力並非科班出身。1957年生於杭州的張培力,1984年畢業于杭州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前身)油畫係。早在上世紀80年代,張培力與耿建翌等藝術家在杭州組建了強調藝術體驗的“池社”,在杭州籌辦“八五新空間展”。他積極嘗試用繪畫以外的方式來進行創作。至於為何闖入錄影藝術領域,用張培力的話説“可能是我太不安分、對熟悉方式的懷疑和新事物的好奇。”
“在此之前,繪畫是我一直在用的媒介。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電視開始慢慢普及,家庭錄影機也慢慢進入人們的生活。與繪畫相比,這是完全不同的媒介,充滿了新鮮感,這讓我有實驗創作的衝動,並從中發現更多可能性。”張培力説,技術和媒介的變化會影響到人的交流和表達方式。生活方式的改變,很自然會對藝術創作方式産生影響。“從這點來説,藝術實際上是很被動的。”
張培力説,自己不是專業學習錄影的。他也一直堅持其非專業的理解,並與專業技術之間一直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正因為如此,他作品中非敘事性的、偏向於概念性的表達卻也呈現出更為獨立和冷靜的社會思考。《衛字3號》、《兒童樂園》、《水·辭海標準版》、《相關的節拍》、《不確切的快感》等一批作品更是奠定了張培力在當代錄影藝術領域的地位。
張培力談錄影藝術收藏:不算冷門,但也不會很熱
20年前,當張培力偶然闖入錄影藝術領域時,他從未想到作品會被收藏。而今,張培力的錄影藝術作品已被多家西方頂級藝術機構收藏。其錄影拷貝每版價格穩定在數十萬元。張培力自嘲為運氣比較好。在他看來,作品被收藏是件較為複雜的事情。“很多條件湊巧碰在一起就成了。可以説,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在某個時間段內被人認同了。但只是這個時間段而已,並不能説明太多問題。”
對於時下在國人中剛剛“露頭”的裝置影像藝術收藏市場,張培力卻表示,其前景並不如大眾所想像的那麼樂觀。
“價值洼地”之説沒有依據
隨著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影像藝術這個結合了光影、表演、裝置和戲劇化的敘述方法,構成了完全不同的藝術世界,成為當下各個展覽中風頭正勁的寵兒。錄影等影像藝術作品也逐漸進入藏家的視野。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趁其流行之前,該類作品正處“價值洼地”,是建倉好時機,影像藝術作品將成為收藏市場的潛力股。
但張培力卻認為,這種説法並沒有依據。“至少到現在為止,我還看不到其有超越繪畫的可能。沒錯,的確是開始有了收藏,且發展勢頭不錯。但也就這樣了,不算冷門,但也不會太熱。”
張培力説,錄影藝術不像繪畫那樣對技能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要求。影像技術本身的特質決定了它是普及度很高的大眾生活媒介“。這樣的媒介打破了藝術與生活的界限,使得藝術品不再具有稀缺性。自然,人們也就不會花很大的價錢去收藏了。”
儘管張培力的作品每版價格已穩定在幾十萬元,在國內可謂價格翹楚。但他卻告訴記者,其錄影藝術作品還從未在拍賣專場出現過。
價位,還得看藝術家
在張培力的記憶中,他的作品被收藏還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事。當年,他的第二個錄影藝術作品《衛字3號》被歐洲一家藝術機構看中,並收入囊中。此後,他的作品大多被西方藝術機構收藏,個人藏家則相對較少。
“藝術機構收藏,往往是從其收藏結構的完整性出發。”張培力説,這也從側面説明錄影藝術已逐漸被認可,並開始納入當代藝術的範疇。西方國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有了錄影藝術。相比之下,中國對錄影藝術的認識整整晚了20年。因此西方在此類作品的收藏方面比中國成熟。另外,由於該類藝術作品在技術、裝置的保存方面具有較高要求,令個人藏家望而卻步。
張培力介紹,目前錄影藝術品的收藏價值主要體現在藝術家親筆簽名和版數限量。藝術品在進入市場時需要確定好規格和版數。在當今這個數位時代,大眾往往會有複製方面的擔憂,但從藝術家的角度來説,是比較容易控制的。因為版本數的限制,藝術家會恪守諾言,不會隨便增加版本。再加上每一個版本都有證書和藝術家親筆簽名,也就杜絕了資訊化時代的數字複製。
記者了解到,就目前中國的收藏市場而言,價位從每版幾千元到上百萬不等。張培力認為,價位完全取決於藝術家的重要性。有的學生作品價位較低,而在業界有影響的藝術家作品則要高出很多。“此外,就價位而言,錄影藝術作品與版畫有些相似,單個版本看似不高,但加在一起還是很可觀的。但無論如何,與繪畫作品動輒上千萬、上億是沒法比的。”
新聞連結:
錄影作品的收藏標準
錄影藝術作品的收藏,國際上已有較完整的標準:首先,任何錄影作品原則上只能有四個拷貝,最多不超過六個,如此才能保證作品的出售價格;其次,錄影作品主要以Beta帶為主,帶子外殼的標簽上要有藝術家簽名、作品名、創作時間和作品長度等資訊;第三,收藏者擁有錄影作品的Beta帶,而為了保護藏品不受損害,可以向藝術家要一個沒有簽名的DVD版用於展示,並可以為了展覽的目的複製DVD;第四,收藏者和賣方之間要有協議,如果作品出現毀損或因技術原因損壞時,藝術家或其家屬有義務為收藏者再次複製一次。
至於部分藝術家採用電影膠捲所創作的作品,收藏的標準和錄影作品幾乎一樣,藝術家僅能有一套作為放映拷貝,另一套便是供翻底片使用,可以得到四個Beta帶,供翻底片的膠捲價格比Beta帶高出十倍,因為它最接近原作,也因為價格原因,擁有膠捲的收藏者很少,一般多被美術館和基金會收藏。
據了解,藏家按版收藏,版數成為稀缺性的體現,一般來説前幾版的售價相對較低,越到最後幾版,價格提升就越多。目前,私人收藏以單屏錄影居多,多屏錄影作品需要有一定的展示空間和相關裝置,因而多為美術館和藝術機構所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