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一流繪畫大師
金運昌先生認為,對於外行人來説,這樣的價格比較難以理解,但對於圈內人來説,並不算意外。在中國美術史上,八大的文化修養與筆墨功力是很罕見的。他對中國傳統筆墨技法的應用,到了一個集大成的地步。他用簡練的形象表現深邃的意境,筆墨簡淡韻味無窮。所以論及筆墨功力、造型能力以及掌握題材的能力,在清代是絕無僅有的,清代“四僧”很棒,但在其中他又高出一籌,是首屈一指的人物。無論是繪畫還是書法造詣,他在中國美術史上都算是超一流大師。
□獨特身世賺知名度
金運昌説,朱耷獨特的身世和個性在藏界和藝術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八大是明皇室後裔,明寧獻王朱權九世孫。少年的貴胄生活、錦衣玉食,直至十九歲時遭遇家國之變,命途的多舛,使其精神遭受重創。他以筆代戎,用書畫作品傾吐自己的心聲,但最後在宗教中找到自己的歸屬。作為明朝的公子王孫,生活中的劇變,讓他無論在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處在苦悶逃遁之中。他一生對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遺民自居,不肯與清合作,甚至把名字改為“驢”,是個有氣節的遺民。這些反映在創作上就是往往以象徵手法抒寫心意,筆墨放任恣縱;筆下魚鳥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他的獨特個性和人格魅力在藝術愛好者心中紮下了根。
□作品稀中之稀
作為遺民畫家,朱耷雖然藝術造詣很高,但不可能有官方位置,作品只能在二三知己內流傳。同時代之知者甚少,不像朝廷御用畫家那樣風光,身心處在冷寂之中,畫得少作品傳世也少。有些當時出名的畫家,比如石濤的作品存世量就大。
再就是他的作品多畫花鳥走獸,山水畫較少,而且多以小幅冊頁居多,大幅立軸山水作品,而且還是設色作品更是稀中之稀。
八大現存的各種山水作品大多是比較小幅的,且一般以局部山水的題材出現——這顯然與他明朝遺老的特殊心態有關,在他的認識裏,目之所及,不過殘山剩水、枯枝敗葉。雖然大多非常精緻,但山水終究不同於花鳥。明亡後,八大山人自認為不過是寄居在別人的江山裏,儘管實際上這江山還是以前的江山,但在他眼裏卻已不是自己的江山,早已失卻了顏色,他不可能有那種熱情用自己的藝術去為完全不相干的江山作寫照。故此,人們在八大的作品全集中,很少能找到設色的巨幅山水作品。
□“倣倪”抒胸臆
儘管《倣倪山水》以倣倪的面貌呈現,是八大山人極為稀少的以倣倪為名的山水作品,畫面別有一種倪雲林式的淡泊、寧靜,但仍然非常鮮明地編織進了八大山人獨特的山水情感體驗,融入了他的招牌式的冷寂、枯索和蒼涼。“元四家”之一的倪雲林多畫小山竹樹、疏村遠岫,逸筆淡淡,渾厚而有氣韻,表現一種天真疏淡的意境,而又筆墨精煉,並以留
白獨步,一丘一壑別有千岩萬壑之感。後世山水名家,不少因倣倪而取法乎上,成就大家之名。八大《倣倪山水》不僅化用雲林的特點,還以此寄託自己悲愴的心緒,令人展軸之下,乍覺清新淡遠,然細賞之下,又覺愁緒萬端、淒涼莫名。
□海內外專家的首肯
金運昌認為,除了以上幾個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海內外學術界的廣泛認可。《倣倪雲林山水》是一件八大山人的傳世名作,不僅被歷年出版的所有八大山人畫集收入,在一些八大山人研究論著中也均有提及,日本二玄社還曾在20世紀70年代將此作品製成複製品專門供人研究和臨摹。海外兩大收藏家王方宇、王己千都曾收藏過此畫。這也是此畫刷新紀錄的重要原因。
針對記者提出的是否在真偽問題上存在疑問,金先生認為,這應該按學術界已經形成的共識來認定,以大多數專家的觀點作為參照。(張向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