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層次的比較——讀四川美院畢業生油畫作品
文/ 高名潞
在藝術方面,一度正常興起的派別,當它繼續存在下去時,卻漸漸地衰落了。一個新興的派別往往以驚人的爆發力量登上它的頂峰,其行動之迅捷,使得歷史學家來不及仔細觀察。他無法闡明這樣的運動,也無法把它的真實情況告訴我們。但是當這個派別一旦獲得成就,衰微之感便隨之而來。已經獲得的造就不但沒有培養和凈化後一代的趣味,反而加以破壞。
——柯林伍德①
當人們站在第六屆全國美展的油畫大廳中,看到發端于四川美院的鄉土自然主義繪畫已經在畫壇上成為趨鶩之勢,並有走到矯飾自然主義的傾向時,就感到四川油畫勢在必變。這預感在《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中更為強烈了。以中央美院學生和青年教師為代表的一批作品頗引入注目,它們幾乎不約而同地道出了新的藝術觀念,大有新流派崛起之勢。從而取代了四川美院近年來一向在全國美展中處於領先的地位。繼而,這股畫風又很快出現在浙江美院畢業生作品中,與前者頗有神合之處。
果不出所料,最近,四川美院8l級畢業生的油畫作品也以新的面貌出現了。雖然還能看出是四川的畫,但與77級的畫格——人們印象中的四川油畫相去很遠了。
對此一變,褒貶不一。支援者日:突破了四川舊有模式,好。這是多數。反對者則曰:如此一變,失掉了學校本色,況且,形式追求多,缺乏思想深度。
就變論變總歸説不透,人們在評價任何事物時均有其參照係,我們不妨將四川美院81級作品與77級和目前中央美院、浙江美院學生作品縱橫比較一番,或許能窺其全豹。
與77級相較
77級就是人們熟知的.羅中立、程叢林、何多苓等一批“四川畫派”的代表畫家。
從形式構成特點而言,77級側重再現,八一級多強調表現,這顯而易見。前者在構築一個有中心主題的群體形象時,著力刻劃每個單體形象,並努力使其相互照應,這照應又主要藉助於被描繪對象的合乎情感與心理邏輯的外貌和表情,只有這樣才能使主題明晰,場景的配置亦追求一種真實的戲劇效果,這個法則貫穿于他們早期的具批判現實主義味道的傷痕繪畫和後來自然主義傾向的作品之中,雖然後期他們力棄前期具浪漫色彩的“典型性"表情,而追求“無表情"和“無情節”,然而,這時的“無表情’’隱喻著他們對最大表情的追求。總之,支撐他們畫面的框架是表情、動態、道具,以及它們之間的照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