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王璜生談首屆CAFAM未來展:青年藝術的"體溫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8-07 10:11:50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強調“田野性”、“文獻性”、“學理性”、“當下性”和“未來感”

現在藝術市場各個環境資源都在關注優秀的青年藝術家,您是怎麼看待這種態勢的?本次展覽活動更強調什麼呢?

王璜生:現在關注年輕藝術家是一個非常正常和重要的舉措。現在年輕藝術家的發展非常有其獨特性。我們這次的活動強調從青年藝術現象入手,首先是在方法上,運用田野考察式的策展方式。突出強調“田野性”、“文獻性”、“學理性”、“當下性”和“未來感”,並將作用與功能定位為“溫度計”和“催化劑”。並對當下的中國青年藝術現象、行為、心理、特徵等作充分的討論和研究,形成了“亞現象:中國青年藝術生態報告”為這次展覽的主題,我們現在在做提名集和相關資料的匯集,非常強調文本意義,這將為今後研究當下青年藝術現象和生態提供一個非常有參考價值的文本。第二,我們的策展從現象和生態研究分析入手,當下青年藝術現象恰恰有別於上一代或更上一代藝術家,有他們自身的一種特殊性現象。他們的這種特殊性,我們非常重視,整個策展都是圍繞著現象,包括藝術家的挑選也是圍繞著現象,我們在尋找個案性的東西來呈現這種現象。這可能會與其他相類的展覽拉開距離。

我們將來會在展覽的文字與畫冊裏邊,對相關的藝術現象與個案問題有比較多的探討和表述。我們這次寫了一篇近六千多字的“策展人語”,對我們的思考內涵對青年藝術現象做了很較充分的表述,在《提名集》裏體現,我們在畫集還會對更多的個案做更深入的分析。

我們這次展覽避免了所謂的評獎,避免了所謂的“最什麼”。第一,強調現象研究;第二,在尋找案例、呈現案例。這些入參加展覽的藝術家是我們對現象表述的一種呈現,從他們的身上看到一些比較獨特性的東西,我們比較堅持強調這一點,至於給市場帶來什麼東西,我們不去理會。但是,目前藝術市場對年輕藝術家的“狂熱”,對他們是一種考驗。要成為真正的有前景的藝術家,就要經得起考驗。

美術館作為非營利機構是怎樣運作這次展覽的,有沒有承受資金、參展單位方面的壓力?

王璜生:當然,壓力是挺大的。不過,從一開始,我們就堅持用兩條腿走路,一條腿做學術上的工作和安排;一條腿就是不斷地去找錢找合作。同時,我們也做好了各種準備,有錢有有錢的做法,沒錢有沒錢的做法,但是我們有堅定的信念,一定能夠把事做出來,而且會做得很不錯。當然,我們也相信社會會給予理解和各方各面的大力支援的!確實如此!深深感謝大家!

   上一頁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