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博物館 免費開放不能“一免了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12 20:59:10 | 文章來源: 文匯報

從今天起,南京中山陵開始免費向公眾開放。這是國內又一個加入“免費開放”之列的著名文博場所。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近年來國內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和歷史文化場所陸續取消門票收費,一些新的問題浮現出來。

由於免費,一部分意不在觀展的市民,將博物館當成了遛彎、歇腳乃至夏天納涼的地方;一些旅行社更紛紛將參觀不需花門票錢的博物館列入行程……大量客流造成了館內的擁擠、喧鬧,對博物館的氛圍甚至設施造成破壞,有時參觀要長時間排隊。一些文博專家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從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角度看,博物館等免費開放是大勢所趨;但免費的服務也應該是有品質的服務,免費開放文博場所之後,還有大量工作要做,不可“一免了之”。

免費未必免票

“從博物館設立的目的看,當然是免費對公眾開放比較好。”成都市博物院文物保護中心副主任楊盛告訴記者,英、美等國的博物館基本都是免費的,法國一些博物館仍收門票,但票價較低。目前在國內,那些展品展示型的博物館大都已取消門票收費,但像西安兵馬俑、成都金沙文化遺址等遺址類博物館,仍出售門票。

楊盛説,博物館應該是一個“沒有圍墻的場所”。而遺址類文博場所之所以收費,主要是為了限制客流以保護未開發文物,同時門票收入可用來貼補文物開發和保護支出。即使免費,也不一定等於敞開大門、來者多多益善。像參觀者數量很大的北京首都博物館,就對一部分區域規定了提前預約制度,保證參觀者擁有較好的觀展環境。

“杭州很多博物館都是免費的,但我並沒有覺得哪個地方特別擁擠。”在高校工作的杭州市民羅小姐説,這主要是因為資訊工作做得到位,每個博物館在市民心目中“各有名氣”,可以根據興趣選擇,避免了參觀者往一處“扎堆”。

不可“揠苗助長”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楊志剛告訴記者,關於博物館免費開放是利是弊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好多年。從保障公民文化權益來説,門票收費確實影響了一些低收入人群享受博物館資源,免費開放是趨勢。但文博事業的發展有其自身規律,如果在制定政策時忽略規律,就會引發一系列問題。

“廣州不久前嘗試公共交通系統全免費,初衷是好的,但最後因為過於人多擁擠而不得不取消,就是個值得思考的例子。”楊志剛説,基本國情不可忽視,在現階段的中國,博物館要想最大程度地發揮效用,絕非進館的人越多越好;“湊熱鬧”的大量人流,會破壞參觀氛圍,並起不到普及文化的作用。

楊志剛表示,除了公眾的文化素養還有待提高,有關部門的管理工作亟需改進。提前預約觀展,做好文博場所的宣傳推介,以充分利用每個場館的資源,都是合理分流人群、提高觀展品質、保護文博場館的有效方法。在這些方面,我們做得很不夠。

“就國外的經驗來看,那些場地狹小、容量有限且對參觀環境有一定要求的博物館,適當收取門票費用,也未必不對。”楊志剛説,這門票應該定得低廉,可以是5元錢、3元錢,同時在進館時以贈送展品介紹手冊、特製明信片、小紀念品等方式回饋參觀者。但這也許就能避免博物館成為一些人“孵空調”的地方。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