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安娜-高美:用雕塑舞動愛的旋律

時間:2009-11-19 13:15:11 | 來源:搜狐文化

資訊>展評>

《心靈的大》雕塑

《心靈的大》雕塑

《徒勞》

《徒勞》

她的作品被歐洲大型博物館和教堂收藏,她的雕塑座落于義大利、盧森堡、教廷、摩洛哥、法國等地,她是第一個得到“普雷米奧-米開朗基羅”獎的女性藝術家。血液裏竄動的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風格自然流露在作品中,黑紙板上寥寥數筆而神形便隨著白色的線條靈動於畫面;雕塑同樣凝重渾厚而又充滿動勢——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我很難想像這是出自一個女人之手,難怪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達利見了她的作品都會説:“你不是女人。 ”她就是著名的雕塑家安娜·高美。最感染我的還是她的熱情和誠懇,剛一進展廳她就拉著我,用不是很流暢的英語介紹她的繪畫和雕塑。

那麼,是什麼樣的事故,導致她必須放棄心愛的繪畫而轉向雕塑創作;音樂對她的創作有什麼樣的影響;曠世之作“心靈的外衣”是怎樣完成的,寄託著什麼樣的精神內涵;她與東方有著怎樣的不解之緣,或許我們可以在採訪中找到這一連串的問題的答案。

概:您來中國幾次了?中國給您最深的印像是什麼?作為一個藝術家,您認為目前,東方與西方在藝術上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安娜:曾經有三次來中國,分別在2005年、2006年和2009年。05年,在法國巴黎做完展覽後,我作為嘉賓被邀請參加了中國廣州的一個雕塑展。我非常喜歡中國,這裡可以成為我的另一個家。從繪畫技法上來説,中國目前保留了很多最基本的傳統技法,而在歐洲國家這些傳統已經慢慢的被遺失了,尤其是現代歐洲藝術家已經很少去研究傳統藝術。我曾作為嘉賓觀看了中央美術學院獲得獎學金的畢業生的作品展,許多水墨和工筆作品運用和保留了中國繪畫傳統的技法。中國的美術學院很重視傳統技法的教學,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歐洲國家學習的。

概:您在捷克出生,奧地利長大,後來到巴黎學習繪畫,您的創作大部分是表現古希臘、古羅馬的神話故事,有魔幻超現實的感覺,談談您的作品與您西方教育背景的關係。

安娜:這當然與我成長的文化背景有關,古希臘的文化包括詩歌、音樂、舞蹈及宗教對我影響很大,從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這種文化根基。説到作品中超現實主義的風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達利的影響,我曾有過一次與達利見面的機會,當時,非常希望能夠得到大師的點評,達利説:“女人是沒有想像力的。”當我把自己的幾幅作品給達利看的時候,他對我説:“你不是女人。”

概:談談早期油畫創作到雕塑的轉變?

安娜:因為在巴黎公立藝術學院學習時,老師曾啟發我,説我的繪畫作品有三維感,可以嘗試做雕塑,但是我已經將自己的初愛給了繪畫,直到在家裏發生了一次事故:我的家裏養了很多小動物,有一天在與一隻大狗玩耍的時候,不小心從陽臺上摔下,之後,因為骨折在輪椅上坐了5、6年。繪畫需要不停的觀察外界的事物包括光線的變化、移動,並將這種變化表現在畫布上,而在坐輪椅上,無法自由作畫,我不得不放棄最熱愛的繪畫。 在人生低谷的時候,有人給了我做雕塑創作的建議,因為雕塑可以慢慢做,可以隨時停下來。從那時開始,我的創作開始轉向了雕塑。

我的父親是一個音樂家,在音樂方面他是我的啟蒙導師。在維也納學習的階段,我開始迷戀上莫扎特的音樂,這也是為什麼在我的繪畫和雕塑中會加入音樂元素,後來,我到米開朗基羅畫室學習雕塑,這一時期我將莫扎特的古典音樂與米開朗基羅的雕塑結合在一起。像這一件《樂舞》就是將音樂、舞蹈、雕塑融合在一起的作品。

概:那麼,無論是繪畫還是雕塑作品,在內容上,均與傳統古希臘神話題材有關,但是在作品形式上以及創作技法上,都具有現當代藝術的特性,您怎樣看這個問題?您怎樣理解傳統和現代的關係?

安娜:我的靈感源泉來自古希臘、古羅馬的神話傳説,但是在雕塑的技法中,我又融入現代的技法,而且更多有個人的技法,可以説是傳統的神話與現代技法的結合。比如説,《徒勞》,原版作品,長乘寬是3米,因為展覽倉促所以沒有來得及運輸原版雕塑,這個作品所有的承重只在車輪的一個點上,我希望在創作中不斷地挑戰自己取得技巧上的突破。我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專門創作的《奧林匹克精神》這件作品有700多公斤重,但都是由一點來支撐。這兩件作品與中國東漢《馬踏飛燕》有異曲同工之妙,我想,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相似之處。

概:介紹一下您的代表作品“心靈的外衣”的創作經歷和靈感來源?比如創作方法和米開朗基羅當年的創作方法是否一樣?

安娜:對於我或是對任何一個人來説,人世間有些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是很重要的,比如説精神、情感,中國傳統的道教、佛教也強調過這一觀點。人的一生是空蕩蕩的,怎樣充滿空蕩人生呢?這就需要愛——對家人的愛、對孩子的愛、對朋友的愛、對生活的愛,用精神去填滿,對精神上美好的追求很重要的。我可以忘記一輛漂亮的車、一件漂亮的衣服,但是永遠我忘不了祖母在我小時候給我講的故事,因為這是愛。一生中一直能記錄下來,其實不是物質的東西而是情感。

嚴格意義上説,在傳統中沒有這種技法的,它能如此的精巧和生動,因為第一次運用從外至裏,同時從裏到外雕琢的方法。製作“心靈的外衣”的大理石是2007年耶誕節的時候,從“米開朗基羅洞穴”中開採出來的,它潔白如雪沒有瑕疵,是迄今人工開採出來的為做雕塑的最大的大理石,這200噸雕塑後還剩50噸,高5米,人可以走進去,就像是披著它。在歐洲已經有8個小型“心靈的外衣”銅塑作為城市的地標座落在不同的城市,這第九個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個大理石雕塑,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在北京展出,並成為北京的城市雕塑。

概:安娜老師無論從創造的技法上還是作品所表達的精神內涵上,都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一個狀態,以後您的創作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

安娜: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北京這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感受到了濃厚的藝術氣息。以後的創作可能會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通過展覽或是教學活動加強中歐文化交流。另外,通過我的作品希望可以教導人們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生活,崇尚精神追求,而不單單是為了藝術、為了欣賞而去創作。

安娜的油畫自從發生事故後,從未公開於世,為了北京這次展覽,她是第一次展出了自己的油畫作品。對於東方的好奇和想像體現在她的第一幅繪畫作品中,其中的人物是東方人的形象,那時,她沒有到過東方國家,只是從書中得到的靈感。她還告訴我希望以後可以在北京成立一個工作室,接收中國的學生,教授並交流雕塑的技巧。

短短的幾個小時的交流,我發現吸引我的除了她那充滿激情的作品外,更多的是安娜本人視藝術如生命般熱愛的精神及作品所詮釋的全人類共通的情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