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杜尚製作了20多年的裝置,需要參觀者從一個小洞望進去,才能看到一位瀑布前的裸女
杜尚《小便池》
或許杜尚在向三位愛人致敬
馬塞爾·杜尚可算現代藝術史上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以給《蒙娜·麗莎》畫鬍子、將自行車輪和小便池變做藝術這些嬉鬧似的舉動觸動了藝術界神經並因此聞名,而他的遺作也是他最神秘的作品。這件他潛心製作了20多年的裝置,需要參觀者從一個小洞望進去,才能看到一位瀑布前的裸女。上週末正好是該裝置問世40週年,費城美術館為這一名為《給予:1、瀑布2、燃燒的氣體》的裝置作品舉辦了專題展覽。 自1946年杜尚宣佈自己放棄藝術用心鑽研西洋棋之後,他花了20多年時間製作最後的作品《給予》。該作品是他在曼哈頓一套五樓公寓廁所的秘密空間中製作的,完成于1968年。杜尚去世後,1969年費城美術館收藏並展出了藝術家留下來的這件裝置。藝術史學家評價《給予》為“世界首個裝置藝術的實例”——該作品給許多當代藝術家留下了深刻影響——比如傑夫·昆斯(JeffKoons)、馬修·巴尼(MatthewBarney),還有辛迪·謝爾曼(CindySherman)。
木門之後別有洞天
費城美術館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杜尚作品收藏,《給予》在美術館的當代館裏安家。一個巨大的、由磚框圍起來的舊式木門,看起來非常普通,而當觀賞者從兩個小洞看進去,會發現別有洞天,一個裸女橫躺在樹枝叢中,手拿一盞燈,背後是自然山水風光。 有專家認為,該作品可以看做是藝術理論中關於窺陰癖的陳述,也可以看做是性的隱喻,或是杜尚向他生命中愛過的三個女人的致敬。 作品之所以籠罩著神秘氣氛也許很大部分緣於人們對於該作品如何製作所知甚少。“杜尚製作藝術品的過程很重要,有時候比成品本身更重要。”保羅·富蘭克林(PaulFranklin)説。他和杜尚的家人一起管理藝術家的財産,同時他也是巴黎一份研究杜尚作品學刊的編輯。
《給予》背後的故事
費城藝術博物館的展覽從杜尚一些非常早期的作品開始,包括他15歲時畫的一盞燈,這盞燈跟後來用在《給予》裏面的那盞非常相像。展覽的策展人邁克爾·泰勒(MichaelTaylor)説,它預示著杜尚最後的傑作,“兒時癡迷的東西,在他長大後依舊令他癡迷。” 另外展出的35封之前從未公開的信,由杜尚在他創作《給予》期間寫給巴西雕塑家瑪莉亞·馬丁斯(MariaMartins),後者是巴西駐美國大使的妻子,也是杜尚在和第三任妻子阿蕾克茜娜(Alexina)結婚前的情人。馬丁斯的家人收藏著這些信件,信中揭示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杜尚創作最後的作品的細節,並可從中深入了解他的情感生活。“我的小傢夥,讓我們把最重要的時間單獨留給我倆。”1950年9月5日他寫道。在過去20年中,人們相信馬丁斯是《給予》中的裸女的模特,但之前並不清楚裸女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有專家揣測是豬皮,而信件裏揭示出,其實用的是石膏鑄件和羊皮紙,最後畫得像皮膚一樣。 近年來有作家認為《給予》部分靈感來源於好萊塢的“黑色大麗花”謀殺案,1947年22歲的伊麗莎白·肖特(ElizabethShort)被謀殺。2006年的馬克·尼爾森(MarkNelson)和莎拉·貝利斯(SarahBayliss)的書《精美的屍體:超現實主義和黑色大麗花謀殺案》中,分析説杜尚作品中的人體姿勢與受害者的屍體很相像,而且杜尚的密友,攝影師曼·雷(ManRay)是其中一位嫌疑犯的朋友,因此《給予》有一部分是基於該案件的。 但研究杜尚的專家和很多藝術史學家並不同意該説法。因為杜尚開始做這個作品時,案件還沒有發生。而案件發生時,杜尚正乘坐遊輪跨越大西洋(13.92,-0.02,-0.14%)旅行。
杜尚作品不好賣
杜尚的作品一貫具有爭議性。早在1913年紐約軍械庫藝術博覽會上,他的作品《下樓梯的裸女2號》就引發了不小的爭論,這是一幅受到了立體主義影響的抽象油畫,它模倣了拍攝靜止動作的照片。當時的批評家們對這幅作品不予置評,而一則《紐約時報》的評論將它描繪的場景視為一座石棉瓦廠的爆炸。 杜尚後期的作品都由他稱為“現成品”或者可以在商店購買的大批量生産的工業産品構成。比如《自行車輪》,便是一個木凳和自行車輪的合成物。在1917年紐約藝術展上,他又以一個男性小便池震驚了藝術世界,杜尚將之命名為《泉》。 雖然杜尚憎惡將他的藝術轉變為商業産品,他的幾件作品還是在拍賣會上獲得了高價。在今年的伊夫聖羅蘭的“世紀拍賣”上,他設計的香水瓶拍出了1140萬美元,是估價的十倍。
弗蘭西斯·瑙曼(FrancisNaumann)藝術畫廊的老闆弗蘭西斯·瑙曼賣出過很多杜尚的作品,表示儘管香水瓶創下了紀錄,但總體而言,杜尚作品並不好賣。 “99.9%的藝術品只是愉悅視覺的,”瑙曼説,“而對於杜尚來説,他只想穿透眼球兩英尺觸及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