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隨著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兩家國內扛鼎的拍賣公司相繼結束2009春季拍賣會,拍賣界傳遞出令人欣喜的風向:在中國書畫部分(古代書畫、近現代和當代水墨)拍賣現場,不僅競價場面火爆,拍場中還活躍著眾多新面孔,而最終的成交比率也直追幾年前藝術品市場最瘋狂時期,不少拍品還拍出令人瞠目的價格……
這一切似乎表明,在通脹預期下,中國書畫、文玩類拍品正成為一些持有大量資金的新手追捧的對象。
拍賣現場火爆 “新面孔”增多
5月31日,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在北京嘉裏中心落槌,總成交額突破5.4億元。其中中國書畫部分是最大贏家,成交額高達3.47億元,成交價超過100萬元的拍品有54件,超過500萬元的拍品有5件!在中國古代書畫專場,宋人《瑞應圖》從600萬元起拍,經過32次叫價,以5824萬元成交;明代吳彬《臨李公麟畫羅漢》卷從620萬元起價,經過35輪爭奪,拍出4480萬元;董邦達《雪後悅心殿詩意圖》,也拍出了795.2萬元的高價———這3件清宮舊藏書畫共拍出1.11億元,成為今春拍賣的最大亮點之一。據悉,買家均為內地收藏家。
而在5月29日的保利春拍夜場上,壓軸登場的宋徽宗《寫生珍禽圖》經過40多分鐘、150多輪競價,終於在次日淩晨0時27分左右,被一位內地買家以5510萬元競得。加上佣金,《寫生珍禽圖》實際成交價高達6171.2萬元,是7年前該畫創造世界紀錄時的兩倍多!當場120余件拍品共斬獲3.64億元,成交率近九成。
“太瘋狂了”,上週末此起彼伏的舉牌競價,令常年奔走于北京和香港拍場的資深藏家王先生十分驚訝。不過據王先生觀察,今年春拍中,中國書畫拍賣總能吸引更多人氣,場面近乎火爆;與之成為鮮明對照的是當代油畫拍賣,場面大都冷冷清清,頻頻出現流拍。
王先生發現,舉牌人中有不少是他不認識的新面孔,這些人肯定並非傳統藏家。與此同時,不少書畫作品的成交價超過了他預計,一幅字畫往往要經過多輪爭奪才能落槌:在中國嘉德,徐悲鴻《奔馬》拍出380.8萬元,張大千有6件作品突破200萬元,其中《倣莫高窟仕女》拍得296.8萬元,啟功先生的“樂觀”二字以2萬元起拍,竟以21.28萬元成交;在北京翰海,一件3平尺的啟功書法引來買家激烈角逐,竟以26.88萬元拍出,每平尺價格達到8.96萬元,突破啟功個人作品單平尺成交紀錄;在北京榮寶,一件沈鵬《書法四條屏》從6.5萬元起拍,最後以44.8萬元成交,拔得書法部分頭籌。
通脹預期 中國名家書畫搶手
今春拍場何以出現一邊火爆一邊冷清的局面?
“從今年的春拍可以看出,收藏家對於中國書畫價值的認知在不斷提升。”文化部藝評會相關負責人指出,國內的收藏家正在趨於成熟和專業,不僅僅關注畫作的品質,還更多地關注畫作所承載的歷史分量及文物價值,相信這也將是今年下半年的發展趨勢。
另一位收藏界人士則認為,對下半年通脹的預期,也是導致中國書畫作品火爆的重要原因。他指出,今年春拍中不少新手參與競價,他們往往更注重作者的名氣,這導致很多名家名作被抬到較高的價位,其中書法作品上揚趨勢表現極為突出。
“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書法作品漲得最厲害。”該人士指出,在去年下半年,2萬元可以買到啟功一些比較好的書法作品,而今春拍賣來看,10萬元都難買到一幅相同水準的作品了,“書法作品的魅力和價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收藏家關注和認識。”
精品意識提升?還是人為回暖
今年春拍還表現出一個現象———有明確出處、流傳有序且得到權威認證的拍品,往往受到追捧;而沒有出處的,往往面臨流拍命運。比如此前的翰海春拍上,Speelman家族藏品明代神像和一件清雍正粉彩大盤,分別以2576萬元和2598.4萬元的高價成功拍出。
“買家非但沒有被金融危機嚇倒,反而越來越理智,眼光也越來越‘毒’,只要是精品就絕不會放過。”中國收藏家協會書畫委員會常務主任張忠義總結道,“真正精稀的重量級拍品依舊表現不錯,現在買家的心理就是只要買得對,不怕買得貴。”
藝術市場評論人士告訴記者,投資者越來越理性,知道什麼樣的藝術品才有價值,那些具有出處和權威的認證的拍品被大家爭搶,這説明現在投資者越來越成熟,過去那種短線投機的行為少了很多,大家都冷靜理智了許多。
但也有部分業內人士表示,一些拍品的成交價高得實在離譜,這其中的文章,業界早已心照不宣。據報道,鑒定家、著名藝術市場評論人牟建平就認為:“今年嘉德拍了5.4億元,保利拍了5.9億元,雖説成交金額比去年秋拍好,但都只提高了一個多億。這一個多億,拍兩張大件就有了,都是人為能做出來的。如果就憑這些數字説市場轉暖,還不能讓人心服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