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天堂”的想像與“現實”的困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0-16 11:46:32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成都雙年展與目前中國其他延續舉辦的雙年展、三年展相比較,其最大的特點是投資方是民營資本,即是由民營企業家出資籌辦。這種方式或許可以避免官方與體制所帶來的審查等種種限制。作為第二屆成都雙年展的策劃人之一,我最初的想法是使“中國的當代藝術粘商業的財氣,商業粘藝術的才氣”。這也是目前中國當代藝術展覽在現實操作層面上流行的方式。儘管我也深知這樣的策劃面臨著諸多的問題、矛盾及妥協。理想的狀況應該是一種雙贏的策略,我對此充滿著帶有烏托邦式的“天堂”想像,因為我以為所謂的獨立策展,其實並不是不能和主流結合的異物,如果策劃的好,它可以在矛盾和妥協轉机化為一種智性的策略,也能夠探討和實踐出一種具有中國當代藝術展覽策劃的可行性方式,抑或還能夠進入主流接受洗禮與檢驗,策劃出主流之中更另類的展覽。

  因此,在討論這次展覽主題時,我是這樣考慮的: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文化藝術領域最大的變化之一是大眾文化的興起。大眾文化並不是任何社會都必然伴隨的現象,而僅僅是工業文明産生以來才出現的文化形態。它是社會都市化的産物,是以都市普通市民大眾為主要受眾和製作者;它還具有一種與政治權力鬥爭或思想論爭相對立的感性愉悅性;它不是神聖的而是日常的。大眾文化是以大眾傳播媒介為手段、按商品市場規律去運作的、旨在大量普通市民獲得感性愉悅的日常文化形態。在對生活方式的夢想終於獲得經濟支撐的今天,中國人的物質與精神生活逐漸與國際接軌亦趨文雅而人文。所以,大眾文化的興起不是一個脆弱經濟基礎和封閉國度上的上層建築,它是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及全球化趨勢下出現的一種現象與結果。一定時段的文化應是一個容納多層面並彼此形成複雜關係的結合體,而在這種文化結合體中,大眾文化具有自身的特定位置,扮演屬於它自己的角色,體現出積極與消極、激勵與沉溺、提升與墮落等多重復雜功能。

  中國社會的一系列變革不僅在經濟上給大眾帶來了更多的實際利益和發展空間,而且在精神上為其帶來了更多的自信心和創造空間,此間所形成的以感官享受、現實利益和初級關懷為主要內容的意識形態,無論對於國家的以群體、客體、秩序為要義的觀念體系,還是對知識分子以個體、主體、自由為旨歸的價值標準都有一定的消解作用。在客觀上實現了中國城市社會觀念體系的多元化;在結構上有利於中國現階段的穩定。大眾文化體現了人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權利,它在文化領域內形成多元化和多層次的局面,給大眾提供了選擇的條件。

  城市文化的樣式一開始就與鄉村文化不同。鄉村生活中的人更經常地直接與大自然接觸,感受它的靜謐、寬廣和深沉,因此他們的文明氛圍是緩和滯重的,習慣於用非理性的思維方式去感受自然的奧秘。又因為知識積累的艱難和資訊傳遞的閉塞,他們格外的重視經驗積累性的文化傳統,自覺或無奈地複製與模擬上一代的文化。而在城市文化中則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人們接觸的是一個人工製造的社會,與自然的交接十分有限,頻繁的人際交往、資訊的推陳出新、複雜多變的社會現象,使人們的生活節奏大大加快。多樣化是城市文化的一個共同特徵,而多樣化優勢的趨時與超時成為城市市民的一種心理機制,惟恐落伍于城市文化運作的步伐。這一點似乎在成都的地域文化中顯現得更為明顯。這個以城市消費為主導的西南重鎮,其城市消費文化具有人本化、知識化、休閒化、生態化,符號化的特徵。舒適、方便、快捷、閒暇、娛樂、健康、審美、體驗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主要需求;隨著資訊技術的成熟和普及,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也在成都的消費方式中得以體現;在物質生活得以滿足的同時,追求豐富情感、完善人格的自我發展和審美享受,休閒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是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産物;在可持續發展成為人類共識的前提下,保護生態環境,以創建人與自然、環境相和諧的生活方式,這是需求等級提高的理性表現;符號消費的出現改變了長期以來人們更注重物質需要和實用性的消費習慣,使更具精神性生活和消費成為人們所追求的主要目標,花錢買感覺的體驗消費、感性消費正在興起。

  同時,以虛擬技術和虛擬圖像為代表的當代高科技,為圖像文化成為時代藝術的主流提供了理論和現實的可能性。或者説這種虛擬技術所産生的圖像藝術在審美領域引起了如下的可能變革和形成的特徵。由於虛擬技術不僅可以把現實而且可以把非現實對象化、直觀化,這就模糊了現實與非現實的區別,打破了兩者之的嚴格界限。直接導致了藝術與生活距離的縮小甚至消失,使藝術生活化與生活藝術化這一美學追求得以實現。形成了新的觀看方式和審美的心境。電子媒介時代人們的思維方式已不同於機械時代和印刷時代那種線性的思維方式,圖像藝術的每一個畫面都具有整體性和直觀性,它是空間性的存在,注重的是瞬間的體驗。而且,虛擬圖像的出現改變了原本與摹本的關係,直接導致了對藝術的膜拜與崇敬感的消失,藝術成為人們隨意瀏覽的對象,展示性與消費性成為它自身存在的主要根據。在審美的具體活動中表現為:在轉瞬即是的圖像面前,不在是以一種悠然自得的心境來觀看、欣賞,而是由瀏覽取代靜觀,直覺取代沉思,在審美理想上追求視覺的衝擊力,對心靈的震撼力。這種審美是現代人生活節奏、生活方式與觀念在藝術領域的典型體現。虛擬技術為觀者的審美能動性提供了技術保證,在雙向互動性的過程中進行審美體驗。因為依託網路技術的虛擬圖像藝術能夠營造一種具有親歷性的審美空間。換言之,接受者不再是一個外在的旁觀者,而是一個身臨其境的參與者,從而調動了整個情節的發展。在這種親歷性的虛擬的視覺化空間中,人們可以擺脫在現實生活中的固定角色的束縛與限制,可以是對諸種可能生活的直觀、體驗與可感,甚至是未來生活、理想生活的想像性預演,而使人生變得豐富多彩。

1   2   3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Season of Photography
· [專稿] 劉永剛雕塑作品展在京開幕
· [專稿] 人造仙境——卜樺個人作品展
· [專稿] 王慶松個展
· [專稿] 蒼鑫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