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潮劇“製作庫”之三——《本該如此:牧歌》
一切都是隱喻
《本該如此:牧歌》(It Is Like It Ought To Be: A Pastoral)的大幕一開,觀眾應該會馬上明白劇名的含義:演員們置身於世外桃源:草根清新,陽光明媚,接骨木的花香與鄉村的酒香,似乎撲鼻而來。但是,忽然之間,阿卡迪亞的軍隊入侵,一時陽光失色,黑暗籠罩,人們一下就置身於反差強烈的地方——那裏陰影匍匐,異教祭禮滿目,潮濕的土壤像一個隨時生吞人類的墳墓。
是的,一切都是隱喻。“新潮”劇之新潮,似乎編導都愛用上“在別處”的視角,以對“此時此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方式做一種觀照。那個“生吞人類的墳墓”,大概是藝術創作上容許的誇張手段,它象徵的正是後工業時代,以及其衍生的城市與農村的關係。
開頭導演設置的田園生活圖景,以希臘阿卡迪亞的鄉村為背景。像這樣的地方,可以看做是城市人想像中的“後花園”,或者是心目中對從未經歷過之事的“懷舊”。未經歷過,卻又“懷舊”?那大概可以看做是人的天性所致吧。天性總是在追尋適於棲居的環境,而這種環境,似乎不屬於冰冷金屬的現代。
讓劇評人捏一把汗的創意
《本該如此:牧歌》由英國納菲爾德劇院、蘭卡斯特和康橋聯盟聯合委約創作,“燃料”(Fuel)公司製作,“不速之客”(Uninvited Guests)劇院演出,首演于2006年5月的義大利。創作者認為,“此時此地”道德淪喪,戰爭災難滿目,生息當中的人們為各種責任所累,心靈負重超荷。“哪怕有片刻逃離也好。”這個片刻逃離,即使一部戲劇。
“不速之客”劇院于1998年成立,十年來成長為英國舞臺上令人激動的一個團隊。他們除了戲劇,也“玩兒”藝術裝置、數位媒體,目的在於讓戲劇的感官效果直達看者的內心。他們的作品常以虛實結合的方式探討現代生活與“不可能的烏托邦”,劇院已踏足過德國、西班牙、瑞士、斯洛維尼亞、奧地利和澳大利亞。
“不速之客”的構思,經常讓英國劇評人捏一把汗:他們真能在舞臺上實現嗎?——演員們全都裝扮成地下樂隊的范兒,“不速之客”還為開頭的田園生活自創了不存在的歌曲和不存在的舞蹈。有人認為,該劇的藝術風格接近於民謠,“帶有淡淡的無政府主義色彩”。而“抒情主義”與幽默睿智通常並不能並肩存在。而在《本該如此:牧歌》中,劇團採納了神話傳説和古老習俗的元素,混雜到當代的荒謬中。在劇中,我們能看到奇奇怪怪的組合,比如機械兔子、刺耳的浪漫派詩篇與民歌唱咏放在一起。而全劇都有一股疾風野焰的氣勢,高潮段落給出的是“我們永遠不可能征服自然”的資訊——征服不了,是因為無論人類如何努力,自然界總有辦法將一切變為荒蕪。
圖片:三幅劇照
您對英國藝術感興趣嗎?您想參加我們在中國舉辦的藝術活動嗎?快來訂閱《藝術活動資訊快報》月刊(查看最新樣刊),你就可以率先得到來自英國的藝術資訊和我們在中國舉行各類藝術活動的資訊和贈票。
張璐詩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