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的水墨作品《窗外無月》、《紫禁城》在第二屆美術報藝術節亮相,引起不小“震動”。當天,許多參觀者聞訊趕來,靠近細看用筆,退遠而觀其勢,駐足良久。作品中散發出的美感,讓觀眾手中的相機、手機輪番上陣聚焦。
《窗外無月》和《紫禁城》,分別創作于2007年和2006年,體現了吳老在中國畫創作實踐中取得的創新成果。
見到《紫禁城》,記者頗為激動,激動的原由有二。其一,作品《紫禁城》早已在吳冠中文集《吳帶當風》中多次拜讀過,並且這件作品的局部還被作為了此書的封面裝幀。記者因為喜歡吳老的文章和繪畫,家中的書架上已聚集了《我負丹青》、《望盡天涯路》、《美醜緣》、《畫裏陰晴》、《文心獨白》等10幾本畫冊文集,偶爾出差時也喜歡捎上一本上路。當書中的畫作原版真跡展現在眼前時,心中之愉悅言莫能及。賞作品《紫禁城》畫幅不大(45×48cm),運用造型藝術中點、線、面的形式語言,通過其疏與密、大與小、厚與薄、濃與淡、虛與實等對比,把故宮龐大的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細品《紫禁城》又不由地讓記者想起吳老2002年出版的《速寫意境》中有關作畫觀察方法的論述:“藝術觀察有一個核心之寶是錯覺,錯覺之母是感覺,感覺之母是感情。”從作品《紫禁城》中能感悟到吳老情感之所在。
其二,見作品如見其人,讓記者感覺到吳老前年回母校辦“滄桑入畫”個展好似就在昨天,記憶的閘門又被打開。記得追隨他採訪拍攝的三天,每次活動都是提前半小時到達現場,生怕錯過了聆聽吳老那富有激情的講話和對藝術的真知灼見。有一次,在面對面的交流中,談到“一切藝術都傾向於音樂”的説法。他説,現在對這個説法他不認同了,而認為一切藝術更傾向於詩,覺得詩比音樂內涵更具深度,她比音樂中偏感官的抽象美更富思想深度,撥人心弦。在西湖邊散步時,陪同的學生劉巨德(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係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問吳老,面對西湖的感受是什麼,如果讓他來作畫的話會呈現怎樣的一個畫面?“一個字‘空’,寬闊的水面,只有點點輕舟”吳老略有所思回答道。
任何事物在吳老的眼中都歸結為藝術元素,繼而表現為畫作中美妙的情愫,就似吳老所不斷探索的石濤的“一畫之法”的真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