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原創性:中國畫收藏的新視角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4-15 08:58:04 | 文章來源: 中國收藏網

藝術的本質是創造,不是樣式

中國繪畫思想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李澤厚先生將其系統地挖掘,稱其為美的歷程: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青銅器藝術的獰厲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楚漢浪漫主義的氣勢與古拙、魏晉風度文的自覺、佛陀世界的虛幻頌歌、盛唐之樂的音律之美、宋元山水無我之境的意境、明清以筆墨為主的浪漫與感傷,皆勾勒出了中國繪畫思想演變發展的基本過程。“五四”運動以來,西方繪 畫思潮一直強烈地衝擊和影響著中國繪畫的發展,特別是造型技術及能力的引入、色彩技法及科學的導入、構成觀念的深入研究等,都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繪畫技術,使其思想出現了新的發展。“八五”新潮前後,這種以借鑒和吸收西方的有關技法及觀念的潮流達到了一種高度。在這種“矯枉過正”的特殊歷史時期,中國的傳統繪畫精神及理念受到了很大衝擊。但時過境遷,越來越多的畫家及收藏家發現,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國繪畫有其強烈的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於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回歸傳統、貼近文脈又成了另一道風景線。不少學子甚至是大家、名家,過度強調傳統的系統性和不可改變性,使一些人躺在傳統的樣式上睡懶覺,誤以為臨摹三兩張古代繪畫、搞一些傳統的筆墨形式,就可以成為著名畫家,全然不顧傳統學識的陶養以及傳統精神的學習和傳承。也有不少聰明的人,利用傳統的形式去嫁接一些新的元素,形成一種新的面貌,於是就開宗立派起來。事實上,傳統永遠是鮮活的傳統,它不是僵死的、一成不變的,傳統是具有強烈生命力的。只有用這種傳統的精神,結合自己的藝術修養和對自己感受的表現能力,自然地形成自己特有的筆墨表現形式和特有的藝術表現特質,讓人在文化的大背景下去體味藝術最為本體的東西——強烈的創造意識與能力,才能給人以美的愉悅,才會使作品具有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藝術的原創性是藝術價值的集中體現

藝術價值的形成是一個系統的過程,但無論多麼複雜,也不外乎五個方面的因素:繪畫作品的文化背景與內涵、繪畫作品的藝術水準、繪畫作品的筆墨品格與形式的獨特表現能力、繪畫作品獨特的歷史價值、繪畫作品的社會效應與市場推廣的力度等。在近幾年的中國畫市場中,人們更多時候都是在講傳統,更多時候都是一種重復,有時是重復古人,有時是重復自己。真正有真情實感的作品少了,嚴格的有文化意義的探索更是鳳毛麟角。這可能是規模化的産品市場帶給藝術品市場的災難;同質化産品的市場佔有率越大,利潤越高。畫家在不費力氣的情況下得到了自己都不敢想像的物質財富,這使他們從心底裏忘卻了藝術的奉體特質——原創性!

繪畫作品一旦進入重復的過程,就已進入工藝品的圍欄。原創性並不是隨意出新,而是建立在中國傳統筆墨或傳統繪畫精神基礎之上的一種有文化意義的思想探索或形式上的出新。它在中國繪畫的歷史上具有連續的銜接性,是嚴肅的、有修養的創造行為。原創性作品的探索與創作對一個畫家來講是充滿風險的,成功率低,得到市場認可的概率更低。所以説,它是具有藝術獻身精神的藝術家所進行的勇敢遊戲。他們不像那些死學傳統的人——沒有任何的藝術風險,不斷地重復著幾千年來的樣式,不斷有市場大量的需求,不需要太多的付出,不需要冒太大的風險,就可以借助大眾對傳統的樸素認識,生存得優越無比。這是中國繪畫原創性匱乏和樣式氾濫的社會經濟根源。

藝術的原創性是學術定位的核心

中國畫市場中流行的是“名人字畫”,“名人”是根本的、是基礎的;“畫”是附屬的。所以,畫可以畫得不好,但你必須是名人。一個人要出名,大概有這麼幾種路子可走:第一,在中國當今社會官本位佔主導的狀態下,攫取更高的社會地位是成名的最有效的辦法。那樣,就可以假借國家的權威與力量,使自己迅速成名。一般來説,原則是官位越大,名氣越大。第二,沒有官運,靠官出名。通過與政界的各種關係頻頻露面,尋找各種機會使自己出名。第三,運用各種媒介,製造明星效應,快速成名。第四,通過各種有悖常理的怪誕行為,引人注意、吸引眼球、引起人們的關注、達到出名的目的等等。凡此種種,皆為成為名人的有效手段,聰明的人當然不會不去嘗試。

但是,不成熟的禮品市場是一回事,藝術往往又是另一回事。一個畫家在美術史上能否立得住,能否佔有一席之地,最關鍵的不是別的,而是其獨特的學術定位,這是亳無疑問的。學術定位並不是某幾個人、某幾個機構的事情,它也是歷史過程整合的結果。當然,也會有社會方面的原因、師承方面的因素、學術背景的差異等等,但最終起作用的是其學術的原創性程度。也就是説,學術定位的核心因素是藝術的原創性。在學術定位明確的情況下,才能談得上市場定位和價格體系的構建。學術定位的問題將來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中國畫市場的一種非常重要的運作規則。

那些忽視學術定位,不在學術探索上花大功夫的畫家會在這個根本性的問題上吃大苦頭。當然,學術定位不是簡單的説辭,它是原創性的一個標誌和標桿。原創性又不僅僅是靠勤奮,更多的可能是各種因素的綜合,包括天資、悟性。

原創性收藏是一種高尚的學術精神

收藏的導向性可謂經歷了許許多多的過程,從“名人字畫”到主流畫家,再到用耳朵收藏等等,助長了中國畫市場在一個階段的畸形發展。在中國畫市場日益成熟的今天,更多的收藏家加入到研究、收藏的行列中。他們在關注學術定位的同時,更加關注作品的原創性,這是收藏界逐步樹立起的一種難能可貴的學術精神。這種學術精神的樹立為中國畫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

如果中國畫市場的發展在今後的幾年內還有一輪新的行情的話,我相信這種行情不會是一種盲目跟進炒作的結果,而是一種建立在審查作品的原創性基礎之上的、有學術意義的理性行情。那些原創性的作品會以一種新的姿態進入收藏家的視野,而其他更多的樣式,複製性的作品會滑入非藝術品的大眾工藝品收藏行列。

中國畫市場的下一輪行情是中國畫市場迅速裂變的過程。有學術定位、原創性強的作品會被追捧,價格上會形成新高;而那些缺乏創造力的樣式或複製作品會一落而下,跌入“行活”行列。

藝術從來都是追求完美的,可能就是因為有了完美,中國畫市場才會變得越來越無情。(來源:中國收藏網)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我們拿什麼向西方現代藝術殖民宣戰?
· 誰是王者?誰是大佬?
· 上百年的西風東漸 難道就沒有盡頭了嗎
· 藝術市場對於藝術家是福還是禍?
· 德國藝評家:內心的感受更打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