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保存修複學科與醫療類比,把他們説成醫學檢查、病例、手術和保健則更容易讓人們理解保存修復內容的意義與作用。
在我國,人們常常只是片面地把這樣一個需要複雜的綜合知識的學科理解為一種看似簡單的修復工藝。我國的傳統繪畫的保存修復工藝自古傳承至今,積累了深厚的底蘊和精湛的技藝;西畫傳入中國後發展很快,然而其保存修複學科事實上並未隨西畫一同進入中國,藝術家們拿著西方人發明的畫筆、畫布和顏料進行激情澎湃的創作,但卻鮮有職業化的個人和團體為這些獨具中國特色的西式繪畫的流傳提供保障。如今,整個社會對藝術品的保護意識迅速增強,對專業教育、國家政策、專業機構、專業人才和專業市場等方面都有迫切需求,就像一個待哺的新生命一樣,等待著吸收各種營養來促進它的成長。
對一件藝術品來説,保存和修復是分不開的,修復是涵蓋在“保存”這個大概念下的一類工作。再以醫學作比喻,人的健康不僅靠在發病時的治療,更多的是靠日常的養生保健,誰都希望自己最好不生病,一旦生病了,最好有法可醫,好的治療需要將副作用降到最低,需要全面的檢查並了解身體特質和以往病例,需要進行多方會診全盤考慮治療的實施,需要經驗豐富且技藝精湛的主治醫生,治療過程之後還要對病癒後的保養和恢複製定方案。病人做了全面的檢查,被正確地治療,再謹遵醫囑地進行愈後保健,這樣,重新獲得健康的概率就相當大。當面對一件藝術品,她的健康狀況也並非只是肉眼直觀可以了解清楚的,也需要做全面的檢查以準確了解其每個層次的現狀,需要參閱與其相關的所有先前案例和修復檔案,需要涉及到的各專項的專家共同提出修復方案,同樣需要經驗豐富且技藝精湛的修復師實施修復方案,修復工作之後,也需要對這件作品日後的保護、儲存和使用等制定指導方案。這樣一對比,應該可以對“保存修復”專業獲得一個大致清晰的概念,也可以看到,“修復”工作其實只是其中的一類工作,它並沒有特殊的地位,因為對於藝術珍品來説,保存修復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他們都是同等重要的。
預防性保護是“保存修復”科學化的産物,其工作目的是減少損失、延緩衰敗,從而避免侵入性操作(修復操作)的需要。其一大特點便是通過控制藝術品的存在環境和流動環境這種非侵入的方式,防止或最大程度地減緩藝術品的自然老化與人為損壞。在現當代,預防性保護是保存修複學科內最被重視的一個方面,不僅是因為這種防微杜漸式的保護效果很好且成本更低,也是因為“非侵入”的方式能夠最大程度地維持藝術品誕生之初的原貌,這種原貌的價值在於藝術品審美上的獨特氣息。對審美的判斷,作為一種主觀感受很難被科學地量化,也很難有唯一的評判標準。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藝術品的審美氣息是很難被完美修復的,“修復”作為“侵入”行為必然會對藝術品造成一些改變。預防性保護已經成為國際保存修復行業的發展趨向,減少“侵入”的發生便是預防性保護的作用,沒有“侵入”行為的干預便是保持藝術品本來面貌的最有效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修復”這種侵入行為必然會對修復對象造成“改變”這一矛盾。
在這一學科發展成熟的國家,其行業制度已經發展得很完善。有公認的職業守則與技術標準來約束專業行為;有專業的協會與委員會監督、組織交流並調控整個學科的發展;有完備而合理的科研系統與共用平臺。縱觀西方整體的專業理念,有些特點很值得借鑒。例如:以人為本,對藝術品的保護方案不違背對從業人員的保護;重視教育,從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到宣傳大眾理念都發展成熟,使這一行業在整個社會中得到更好的理解,從而使學科的發展獲得更好的社會環境;重視科技支援和專業工作環境的完善;人才儲備充足,專業劃分明確,專項研究範圍細緻專精。
當然,在我國這一專業學科尚處於起步階段,除了要借鑒先進的經驗,也要認真了解自身的特點。目前並不是每一個繪畫種類的保護都發展得很好。中國畫和油畫作為兩種最常見的繪畫類別,作品量龐大,使用流通頻率也很高,使得這些作品頻繁出現問題。
在國內,中國畫的保存與修復發展得比較完善,油畫作品的保存修復也隨著油畫的發展漸漸成長起來。中西方的繪畫和保存修復在各自的文化體系中發展,因使用的材料、工具、媒介、技法以及文化背景的差異而形成各畫種的特點。繪畫作品在形式上分類明確,但從宏觀上並從保存修復的角度出發都包含支援體、基礎層、顏料層、腐化層和浮塵層。保存修復工作需要對作品的內涵、技法、材料應用以及外界干預進行綜合研究,內涵研究包括對創作背景、創作藝術家等作品本體之外的相關資訊進行研究,技法與材料應用、外界干預則需要對每個層次單獨進行研究分析,再將結果合理結合以達到最小干預,可逆、可識別操作和不影響最初面貌與藝術表達的理念下最科學的處理方案。
現今,我國的美術館、博物館對美術作品的保護在諸多條件的制約下大多是選擇藏品工作中的某個或某幾個重點進行展開,而藏品的保護在國際上已有完整的保護修復體系,這將決定著藏品的整個生存狀態。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應該被視為行業行事的前提加以實質性重視,藏品作為人類文化遺産是影響子孫後代美育修養的標準,藏品工作者的道德與修養是指導工作行為的依託,藏品工作者服務的對象永遠是作品本身而非任何個人意願。保護修復道德標準與操作指南的研究制定必須由國家組織實施才具有權威性,才能讓行業形態具有凝聚力,才能創造健康規範的行業市場。同樣,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專業設施的配置也需要國家投入更多的關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才能提高整個行業的素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