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術品信託投資屬性獲提升 專業人才仍匱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4-09 09:17:07 | 文章來源: 經濟日報

伴隨著藝術品信託業務的發展,各種問題也開始出現,制約著市場的壯大。對投資者來説,則意味著不容忽視的投資風險。

“看起來很美。”這是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眼中,當下頗受追捧的藝術品信託的“樣子”。這個評價反映了目前業內多數人對藝術品信託的看法。

就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一個月內就有6隻藝術品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密集面世,且全部發自中融信託。據用益信託工作室不完全統計,2011年信託公司共發行了藝術品信託45款,是2010年的4.5倍;發行規模為550075.5萬元,約是2010年的7.3倍。藝術品信託去年呈現的爆髮式增長,大概也是中融信託連發6隻藝術品信託的“底氣”。

業內人士指出,藝術品信託美則美矣,由於信託業內藝術品投資專業人才匱乏,操作理念崇尚短線投機式的“快進快出、立竿見影”,藝術品市場環境和法制環境亟待健全……

投資屬性獲提升

專業人才仍匱乏

去年5月,中國嘉德2011春拍齊白石作品《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以4.255億元成交,創下了中國近現代書畫的新紀錄。一時間,藝術品投資在投資理財市場的風頭“無出其右者”。

有統計顯示,去年國內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額達934億元,比2010年大幅增長63%,而且全年單件拍品價格過億元的交易也頻頻出現。藝術品信託、藝術品投資基金等理財産品也跟著“水漲船高”。用益信託工作室日前發佈的今年2月集合信託計劃數據顯示,已成立的信託産品中,房地産信託的平均預期年收益率最高,達10.43%。其次,就是包含了藝術品信託的“其他領域”的信託收益率,達到10.28%。

除了發行數量增多、發行金額大幅增長之外,藝術品信託市場還表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藝術品信託業務模式大體分為融資類信託業務、投資類信託業務以及財産管理類信託業務。據邢成介紹,“總體來看,目前我國藝術品信託仍以債權融資方式為主”。即信託公司通過發行藝術品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為藝術品藏家或機構提供融資服務。這類産品風險較小、收益穩定,大多數信託公司對此種操作模式也更為駕輕就熟。“這類藝術品信託的核心要素是融資而不是藝術,淡化了藝術的專業成分和要求,強化了金融操作與原理,所以是藝術品信託發展的初級階段中,眾多信託公司運用比較廣泛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的藝術品信託市場裏,投資類産品成了絕對的主角,共發行了36款。“這反映了藝術品的投資屬性在近年來已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認可和重視,也反映出投資者對藝術品升值空間的期待。”北京德美藝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董藝説。

專業人才匱乏也是當前藝術品信託市場的突出特點。“信託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投資能力,而非貸款融資能力。但如果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運用信託資金直接買入藝術品,然後再依靠藝術品升值,為投資者帶來收益,則直接考驗著信託公司團隊的專業水準。”邢成説。而這對於近年熱衷於發展房地産信託、礦資源信託的國內信託業來説,創新、轉型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完成的。

因此,目前信託公司慣用的方法是與拍賣行等藝術專業機構進行合作,引入藝術品“投資顧問”。“投資顧問”主要的工作是對藝術品進行評估,並提出投資建議。但由於國內沒有一家官方的權威機構對藝術品估值給予認證,相關信託法律法規也沒有對投資顧問作出明確的職責約定或關聯規避,因此這種合作方式蘊含的風險亦不容忽視。

規範市場防風險

體系建設須完善

風險不僅來自信託公司自身的不足。據董藝介紹,許多金融機構包括信託公司對於是否將藝術品資産真正納入其投資組合池的問題,還處在摸索、探討、不敢貿然行動的階段。

為何信託資金不敢投資藝術品市場?董藝認為,主要原因就在於藝術品投資市場的基礎性建設還很不完善,市場的確真、確權、估值以及退出渠道等機制亟待完善。

一家尚未推出藝術品信託産品的大型信託公司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一直密切關注、分析研究這個市場,到了相對合適的時點,也會考慮投資藝術品”。但他不認為目前是合適的進入時機。“我也轉過一些拍賣會,但是感覺藝術品估值方面‘水太深了’,這個市場還缺乏嚴格的管理規範。”他舉例説,“比如一幅註明了是徐悲鴻的畫作,標價才12000元,毫無疑問,一定是贗品。這個拍賣公司就是知假拍假”。

而且,從企業收益和風險平衡的角度來説,信託業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收取財富管理手續費等,一般不會對投資品追求過高的增值利潤。“因此我們會比較注意回避那些有著‘過山車’式行情的投資品市場,而會等待該市場回歸到一個比較理性的狀態才會進入。”這位負責人説。

藝術品變現、信託資金退出的渠道不順暢,也是業內認為藝術品信託的潛在風險所在。“藝術品變現是個系統問題,涉及時間、鑒定、渠道、市場大環境等各方面因素,哪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藏品變現。”邢成説。

上述信託公司的業務負責人也指出,“由於藝術品投資屬於市場變化非常劇烈的一種投資。在價格上升週期時,會有大量資金涌向這個市場,出現拍品成交價屢創新高的繁榮景象;但是一旦資金髮生轉向,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冷卻’。而信託産品的期限一般都有一兩年,根本來不及在所投藝術品價格暴跌之前退出”。這實際上也是目前藝術品信託在産品設計上青睞短期,在投資理念上多為短線操作的主要根源。

據統計,去年藝術品信託的平均期限為2.18年,短于2010年,但平均預期年收益率為9.86%,高於2010年。而今年一季度發行的8隻藝術品信託平均期限繼續下降為1.72年左右,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約為9.74%,也低於去年水準。

“藝術品一般需要通過相對較長時期的收藏才會溢價升值,然而,目前國內藝術品信託的平均期限僅為2年左右,‘快進快出,立竿見影’成了常態化的操作模式和運作思路,這種短線操作也加大了該類業務的操作難度和投資風險。”邢成指出,尤其是那些通過直接簽約藝術家,然後進行推廣炒作、最終獲利退出的信託模式,短期化操作的約束就更加明顯和突出。

業內人士呼籲,當前應大力規範和發展藝術品信託市場體系建設。“只有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藝術品鑒定、估值以及保險等配套服務的逐步改善,藏家、畫廊與拍賣行之間的進一步整合,藝術品信託未來的發展空間才能得到進一步拓展,中國藝術品市場和金融資本才能實現真正健康的有機融合。”邢成認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