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上海年投入1000萬扶持民辦博物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18 16:12:18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圍繞“資金扶持”和“業務能力提升”兩大核心內容 將制定文件讓國有博物館對口幫扶

“此次扶持資金的提供可謂雪中送炭,使全市民辦博物館能夠更好地為參觀者提供展覽和活動。希望扶持資金能夠持續下去並落實到位,也希望有關職能部門能夠對扶持資金進行監管,專款專用。”——上海中國留學生博物館館長李欣欣

近日,早報記者從上海市文物局博物館處獲悉,自2011年起,該局設立民辦博物館扶持資金,年投入1000萬元,藉以扶持提升民辦博物館專業水準的活動。這些活動包括民辦博物館為了提升藏品管理、學術研究、教育展示、開發服務和人才培養等專業水準而開展的活動,和博物館核心功能相關的項目,這些都有可能獲得資助。

此外,上海市文物局還將制定“國有博物館對口幫扶民辦博物館規劃”和《國有博物館對口幫扶民辦博物館管理辦法》,通過國有博物館的結對子幫扶,提高民辦博物館的業務能力。

資金扶持鼓勵免費開放

上海市文物局博物館處相關人士介紹,民辦博物館在建成開放後的運營管理過程中,存在著經費不穩定、目標定位不高、專業人才缺乏、業務研究能力薄弱、開放條件不理想、爭取優惠政策困難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也成為民辦博物館的發展瓶頸。

因此,上海市文物局設立“上海市民辦博物館扶持資金”,這一資金惠及全市幾十家民辦博物館。不過,這種“扶持資金”主要圍繞“資金扶持”和“業務能力提升”兩大核心內容。

與國有博物館免費開放相比,民辦博物館的免費確實不易。為了鼓勵民辦博物館逐步免費開放,上海市文物局在“上海市民辦博物館扶持資金”中專門設置了“免費開放”項目補貼,對自發免費開放的民辦博物館給予資金扶持。

這一措施免除了民辦博物館經費之憂,也讓很多民營博物館實現免費開放。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共有24家博物館、紀念館被列入中共中央宣傳部及國家財政部、文化部、文物局聯合下發的“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名錄”。此後,有6家民辦博物館相繼實現免費開放。

提及“免費開放”項目補貼,上海紡織博物館副館長蔣昌寧認為,許多民辦博物館都是純公益性的,免費向公眾開放,扶持資金的設立既推動了民辦博物館的發展,也引導了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辦館。

國有博物館對口幫扶

據上海市文物局相關人士介紹,除去資金外,民辦博物館在專業方面普遍比較薄弱,專業人才缺乏,業務研究能力薄弱。為此,上海市文物局在國有博物館和民辦博物館中搭橋,讓雙方牽對子,增強民辦博物館的業務能力。

今年6月,上海博物館與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結成對子,開展“上海博物館幫扶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藏品保管提示”試點項目。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的藏品保管基礎薄弱,藏品沒有經過專業定名定級,沒有明確人員管理,藏品總賬沒有規範,缺乏良好的保存環境。

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館長唐斯復告訴早報記者,該館館藏的200多件古代琉璃藝術品此前一直沒得到很好的保管。唐斯復介紹,結對子後,上海博物館提供了很多具體的技術指導,藏品保存如何達到“恒溫、恒濕”標準便是典型個案。結對子前,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曾計劃開展專題展覽,需要外借一些展品,但因無法解決藏品的“恒溫、恒濕”達標問題,別的博物館不願借出展品。經過結對子,上海博物館提供了技術指導,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也擁有了藏品“恒溫、恒濕”的標準。

“上海博物館給我們提供的技術支援還包括為這部分藏品評測、建檔等,還涉及藏品保管中的包裝。對博物館的安保系統,我們安裝有監控探頭,他們則對探頭的監控角度提出建議,這些都是我們忽略的死角。”唐斯復告訴早報記者,對口幫扶“給我們提供的是我們最迫切需要的東西”。上海市文物局博物館處介紹,該局將總結試點項目經驗,逐步推進,形成“國有博物館對口幫扶民辦博物館規劃”和《國有博物館對口幫扶民辦博物館管理辦法》,探索支援民辦博物館的模式和機制。

政府補貼精品項目

上海市文物局還通過對民辦博物館舉辦的精品展覽和特色活動進行資金扶持,打造民辦博物館特色品牌,鼓勵民辦博物館強化傳承文化、服務社會發展的使命意識。上海玻璃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威尼尼九十週年巡迴展——上海展”、“印象·聚焦——玻璃的無限可能之一:35年Steven Weinberg的玻璃藝術”等特色臨展;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舉辦的“惟面惟肖——2011‘上海面人趙’藝術傳承展”;上海動漫博物館舉辦的“海綿寶寶油畫藝術展”等都受到了資助。

對於民辦博物館扶持資金這一做法,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筆墨博物館書記楊林生認為,扶持資金推出及時有效。而上海吳昌碩紀念館館長吳越認為,設立民辦博物館扶持資金,對民辦博物館是一種動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