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教育思想中的極端自由論者的推理,學院裏面有一些好老師那反倒不是好事情。因為有了好老師,學生就容易受到老師的影響。這會導致“大樹之下只能長出小草”。這個推論如果再極端一點,那就是不但學院教育,所有的教育根本都是壓抑。所以這種極端自由論背後最基本的信念其實是天才論和反教育。我們再看看這個推論的反面,那就是學院裏面的教師無所作為,或者笨一點,對於天才學生的發展,反倒是好事了。這個荒謬顯而易見。因此在傳統專業教育中歷來沒有什麼市場。但是到了當代藝術教育出現,問題卻又重新混亂。
這種混亂是因為人們認為當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絕然不同,以為當代藝術應當更加強調個性和自由,所以在傳統藝術中教師影響學生以為天經地義的事情,到了當代藝術教育中,便以為不可接受。
要求學生不像老師,理由是當代藝術嘛,應該有個性。這裡面其實存在一個悖論。既然個性在藝術中起作用的,那麼一個學生的個性難免和老師大不一樣或者不大一樣,就算他再怎麼努力,想要完全像其實是做不到的。萬一他們碰巧個性完全一樣,想要和老師在風格上有點不同也一樣是做不到的。那麼,像不像老師完全是身不由己的事情,也不是可以刻意追求像或者不像的了。可見個性本身不是理由。在藝術中,個性不是創作之前已經存在的東西,而是通過創作活動去建立起來的東西。所以學生要不要像老師,根本是可以選擇的,和個性這個概念沒什麼關係。這首先要加以剝離,問題才談得明白。
學生和教師的關係,其實是分成各種階段的。弄明白這一點,像和不像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初學階段,根本就沒得選擇,就算成心想要不像,恐怕也做不到。小孩學説話,就是要像爸爸媽媽,否則就是不説人話。這位小朋友如果很有“個性”,學不像爸爸媽媽和周圍的人説話,只會咿咿呀呀,大家反倒要著急起來。最早的啟蒙老師就是父母,那種像,早就通過基因和胎教搞定你了。我再有個性恐怕一輩子也背叛不了我的閩南口音了。除非我要考廣播學院播音專業,否則害處不大,也不需要為難自己去改了。學藝術也一樣,最初的影響其實很大,但是你根本無從選擇。這裡面有運氣的因素。
等到進入學習操作方法,追求水準的層面,選擇的可能性就出現了。這位老師這樣畫畫,另一位那樣畫畫,你選擇其中一位當老師,目的不是為了畫得和他“一樣”,而是為了畫得和他“一樣好”。你要得到的是“好”,而不是“一樣”。為了這個“好”,你自願地想要學會和他“一樣”的方法。你還生怕他不告訴你這些方法,使你不能和他“一樣”。你可能死磕一種方法一個老師,你也可能轉益多師,但目的都是為了尋求“好”。為了達到“好”,你不惜一樣。我們學書法,不斷地臨帖,就是為了這個。想要和老師不像,其實很容易呀。太容易了,你畫得差一點就不像老師了。所以,為了讓人承認你好,你不考慮個性。你生怕考不進美院的那幾年,你從來沒有擔心過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