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機遇,規模做大品質做強
由於長期堅持“小而精”的人才培養理念,升格之前的藝術高職院校,其在校學生規模一般較小。而由於投入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學校的硬體建設也相對滯後。
這樣的狀況,顯然無法滿足各地文化事業、文化産業迅猛發展的需要,無法滿足社會對於高等藝術職業人才培養的迫切需求。
升格組建高職藝術學院,則為這些學校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在經濟基礎較好的浙江,省財政投入上億元資金,為新組建的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建設了一座佔地200畝、設施一流、配套齊全的嶄新校園。
經濟實力有限的其他地區,更多的要靠院校自身的努力。為了抓住難得的戰略機遇期、打造全國一流的藝術職業院校,安徽藝術職業學院毅然決定通過自主創業,啟動了學校新校區的建設。“十五”期間,在有關部門的支援下,全校師生依靠自身的艱苦奮鬥,使學院校園面積由60畝擴大到176畝,教學儀器設備投入新增700余萬元,教學設施的硬體投入500余萬元。
與此同時,各院校抓住藝術高職教育社會需求快速增長的機遇,在根據市場需求優化專業結構的基礎上,適度擴大了招生規模。2000年,升格之前的安徽藝術職業學院在校生只有932人。而升格之後,學院實現了在山東、湖南、黑龍江、四川、天津等16個省市的跨省招生,招生形勢火爆。2006年,安徽藝術職業學院招生規模突破千人大關,再創歷史新高,在校生總數達到3400人。從2000年到2006年的6年間,該校的在校生規模一直以12%的速度增長。
擴大招生規模、拓展辦學空間的情景,同樣在河北、湖南、湖北等全國其他省份上演。這種“量”的適度擴張,即是回應社會需求的需要,同時也是藝術高職院校自身發展的需要。而值得高度肯定的是,這些院校在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並沒有迷失自身的方向,他們始終把品質建設、特色建設、品牌建設擺在突出的位置。
同樣以安徽藝術職業學院為例。他們制定了“兩步走”的戰略:2001年至2005年,以量的適度擴張達到有效規模效益;2006年至2010年,加強學院內涵建設,依靠教學品質的提高做優做強學校,提升學院品牌,夯實學院堅實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學院發展進程中,始終冷靜、客觀地處理好了品質與規模效益的關係。
品質才是就業的敲門磚,才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這是各藝術高職院校的普遍共識,也是各校學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的奧秘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