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石窟建於唐貞觀二年(西元628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彬縣大佛寺石窟位於陜西省咸陽市彬縣城西十千米西蘭公路旁的清涼山腳下,是陜西境內最大的石窟群,是絲綢之路重要的地理坐標。
大佛寺石窟始鑿于南北朝時期,大規模開鑿于唐初,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基本建成。寺內有446處佛龕,1980余尊精美造像,是盛唐京師長安附近重要的佛教石窟寺,其唐代大佛為關中地區規模最大,體現了石刻大佛藝術自西域東傳及在關中地區的流行,被清代學者畢沅譽為“關中第一奇觀”。
佛壇窟為長方形窟
洞窟呈長方形
1988年1月,大佛寺石窟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上,大佛寺石窟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大佛窟內主尊大佛為阿彌陀佛
大佛寺石窟始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大佛窟主佛阿彌陀佛背光左下方伎樂天側旁紀年題刻為:“大唐貞觀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這是大佛窟內留給世人關於該造像的唯一資訊。依大佛窟巨大的工程量,許多研究者認為,鑿就該石窟至少需要十年時間。自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上推10年,是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在豳州發生了著名的“淺水垣大戰”, 號稱“西秦霸王”的薛舉、薛仁杲父子佔據隴西,頻頻襲擾豳州,威逼長安。唐高祖李淵為解榻側之患,遂遣秦王李世民率軍西進與薛氏決戰。經幾番交手勝負互易,終於武德元年歲尾在淺水垣(今長武北)將薛軍聚殲,大唐西患就此平息。 這是一場雙方損失慘重的大戰。所以,戰後為紀念陣亡將士及超度亡靈而建造石窟。
從形制來看,大佛寺主窟大佛洞繼承了西元4、5世紀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早期時,新疆克孜爾石窟馬蹄形平面並主像身後兩下側鑿出禮拜隧道的做法。從結構來看,大佛窟頂部採用了敦煌莫高窟中最為流行的倣木構房屋的橫向人字披形式。從雕刻手法來看,大佛身後的背光雕刻,顯示出北朝時代的佛教藝術傳統。
丈八佛窟,主佛高8.2米,面部豐圓
尖拱龕,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像
大佛寺石窟依山鑿窟,雕石成像,共130多個石窟,錯落有致地分佈于約400米長的立體崖面上。共有佛龕446處,造像1980余尊,分為大佛窟、千佛洞、羅漢洞(佛洞)、丈八佛窟、僧房窟五部分。
整個石窟內有開大窟造大像的大佛窟,有佛教信徒巡禮的千佛洞,有專門為坐禪而開鑿的小型禪窟羅漢洞,也有提供給僧人生活起居和修行用的僧房窟,這些不同性質的洞窟相互搭配組合,構成了一個功能完整的崖中佛寺,這些洞窟展現了唐長安城及京畿地區的中國式佛教藝術的最高成就。
東部87窟稱之為“東窟”;中部12窟稱之為“中崖”,即“明鏡臺”;西部8窟稱之為“西崖”。東崖和中崖洞窟比較密集。開鑿較早、規模最大和保存最為完整的是“大佛窟”。其次,是“千佛洞”和“羅漢洞”。
大佛窟內,背屏展現出一派佛國世界裏和諧、歡快的氣氛
石窟的石雕、泥塑、彩繪大量反映出西域乃至印度佛教文化的很多特徵,大佛寺石窟理所應當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一個亮點。對於研究中國佛教發展史、雕塑史、建築藝術史,以及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在陜西的傳播具有重要價值。
大佛寺石窟石刻文
石壁上的刻文
如今的大佛寺石窟,已經作為陜西省境內最大的佛教造像群體,全人類的一份珍貴的古代文化遺産,煥發出了新的活力,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1988年,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考古係教授宿白先生參觀了彬縣大佛寺之後,讚譽這處石窟群為我們推想大唐長安的佛教藝術提供了實物依據。德國巴伐利亞州文物保護局局長讚美大佛寺石窟造像“堪與巴黎聖母院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