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中國

六勝塔: 海上絲綢之路的第一座燈塔

發佈時間:2021-09-23 08:55:54 | 來源:中國網-中國國情 | 作者:呂依依 | 責任編輯:呂依依

2021年7月25日,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審議通過:“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正式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産。它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獨特而傑出的港口城市空間結構,其所包含的22個遺産點具有鮮明的海上貿易和東西方文明交融特徵,而每一個遺産點背後又都是滿滿的知識點。

快問快答:

Q:六勝塔的名字從何而來?

A:“六勝”的稱呼源自印度佛教“六勝緣”,“六勝緣”是阿羅漢修得“留多壽行”必須具備的條件。因建造者祖慧、宗什修行“留多壽行”的緣故得名“六勝塔”。

六勝塔,又稱萬壽塔,人們也習慣稱它“石湖塔”。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僧人們募資建造六勝塔。它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第一座燈塔,在歷史上起著海上航標的重要作用。

六勝塔的每層由塔心、外壁、回廊組成,有券頂門、方龕各4個。整座石塔雕刻浮雕金剛、力士像,塔蓋是八角翹脊,各處雕刻坐佛一尊,上置金剛寶篋(qiè)式塔剎。與其他同規格塔樓建築不同,六勝塔每層塔身橫樑上都刻著建造者的姓名和建造時間。

六勝塔腳下的蚶江、石湖在古代為泉州重要外港。其對面海中有兩座島嶼,較大的島嶼叫做大墜島,低矮一些的為小墜島。大、小墜島之間的航道在11世紀即被稱為“岱嶼門”,是船舶從泉州灣通往外海的必經之路。

根據史料記載,當年六勝塔腳下有18個渡口,停泊著亞非各國番舶近百艘,海路交通盛極一時。六勝塔作為商舶由泉州灣主航道駛向內河港口的地標,還起到了護佑商旅的作用。

此外,六勝塔還為航海家鄭和第五次下西洋引航開道,明朝茅元儀編纂的重要軍事著作《武備志》中的“鄭和航海圖”清晰標出了六勝塔的名字及地理位置。

專家學者通過大量明清時期泉州海圖,有力佐證了六勝塔的歷史價值。日本發現的清代《中國沿海地形分佈圖》中“福建省海岸全圖(清寫本)”,以及從美國尋到的清代“七省沿海全圖”等古代地圖,幾乎都有六勝塔的圖標。

六和塔遭遇大風暴和地震的襲擊,但數百年來依然挺立。它充分顯示了古代泉州建築工匠的高超技藝和匠心,也折射出古代泉州海外交通和貿易的繁盛以及海商經濟實力的雄厚。

 如今,遊人登上六勝塔,可以俯瞰來往如織的海中舟楫,遙望隱約出現的山川和海島,見證泉州作為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之一的發展。

(圖片來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