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中國

城市多些“她視角” 提升規劃和治理水準

發佈時間:2021-04-09 11:10:52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張格、劉良恒 | 責任編輯:李昭

4月10日出版的第7期《半月談》刊發記者張格、劉良恒采寫的文章《城市,請多些“她視角”》。摘要如下:

越來越多女性進入城市居住生活,構建“女性友好型”環境愈發受到重視,不少城市探索將性別視角納入規劃和治理層面。城市,能否對女性更友好?

硬體進步明顯,但性別差異時常被忽略

半月談記者在湖南長沙街頭隨機採訪部分女性,她們大多認為,女性權益保護水準逐年提高,城市硬體的“女性友好程度”越來越高。不過,一些城市在設計公用設施、提供公共服務時,時常忽略性別差異,容易給女性造成困擾。

“商場裏的女洗手間常常需要排隊,節假日時甚至能排上十幾米。”重慶市民鞠女士説,有時“抓心撓肝”地等上半小時才能輪到自己,而另一邊的男廁“暢通無阻”。在街頭的隨機採訪中,不少女性表示,希望能夠通過增加女性廁位數量,解決“如廁難”的問題。

公共空間缺少母嬰室等配套設施,也給堅持母乳餵養的職場媽媽帶來不少壓力和煩惱。

“辦公樓沒有哺乳間,會議室全是透明玻璃,上班的時候就只能躲在衛生間喂奶。”長沙一家藝術培訓機構的老師鄒女士表示。

不少女性還反映,一些城市公共設施在設計時忽視了女性需求。比如,地鐵、公交上的扶手過高,媽媽帶男童時只能進入女洗手間,穿著高跟鞋走路容易卡進地縫……

有些關愛措施“看得見摸不著”,落實起來障礙較多

在公共政策方面,不少地方針對女性生理期、哺乳期的特殊需求,出臺了一些關愛措施。不少女性反映,這些措施“看得見摸不著”,落實起來障礙較多。

“生理假”早已不是新鮮詞。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落實“生理假”並不容易。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由於“認定難”、沒有強制性條款、相關部門規章或地方政策缺乏上位法依據等原因,一些用人單位對落實“生理假”並不積極,一些女性甚至表示從未聽聞。

長沙一家文化傳媒公司的行政人員胡琪表示,她所在的公司允許員工在生理期身體不適時請假,但她每次還是選擇“硬撐”:“請假需要去醫院開證明,不僅耽誤工作,還可能會被領導、同事另眼相待。”

對一些城市家庭來説,照料嬰幼兒是個“老大難”問題。不少地方鼓勵試行“育兒假”,部分地區還擬增設夫妻共用的“育兒假”。一些受訪職場女性表示,“産前假”“育兒假”“哺乳假”越來越多,表明社會對女性關愛程度越來越高。但這些關愛政策有可能會增加企業用人成本,讓女性在職場上變得艱難。

運用“她視角”,提升城市規劃和治理水準

女性是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規劃公共設施、制定公共政策應該多運用“她視角”,打造“對女性更友好”的城市環境,讓全民共用現代化建設成果。

一些地方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如深圳市建立女性創業創新基地,為女性創業營造良好環境;長沙市提出建設“女性友好型城市”,內容包括支援“她經濟”發展、增加女廁位、在特定場所設置女性專區等。

在設計師陳涵看來,目前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存在不少“性別盲點”。在城市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中,空間規劃政策的制定應該傾聽女性的聲音。“男性和女性在空間體驗上是有差異的,比如女性對公共空間的安全性有更高要求、對育兒便捷性和舒適性有相關需求。只有真正將女性需求納入考量,公共空間才會更具有包容性。”陳涵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