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爾工業區 ——將工業打造成文化遺産

中國網 | 時間: 2010-06-10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中國網:剛才教授説咱們國內雖然還沒有像它這樣成規模的創意産業的工廠,但是我知道在太原有很多關於煤炭方面的博物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

 

   王凱:太原雖然沒有像魯爾地區那麼完整系統改造的工業遺産,但是這些東西還是有的。比如説有30年代的煤礦,現在還有,遺址還在。我曾經在機器廠裏看的一組房子很有意思,就是閻錫山時代的兵營,有點像北京798紅磚蓋的一些大跨度的廠房;另外50年代的鍋爐廠蓋的都特別好,這些散落在太原西部地區的成片的工業的遺産、遺址還是有的。按照太原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正在進行一個整體的改造規劃,正在編制之中,也曾經想借鑒魯爾工業區的一些經驗。我覺得現在還沒有那麼系統的、完整的把一個歷史脈絡梳理出來,現在需要我們把這個線索清晰的梳理出來。

 

中國網:剛才王規劃師説無論太原也好、魯爾也好,都經歷了産業轉形的階段,只不過時間不同而已。接下來請兩位詳細地為我們介紹一下轉型的過程,它們分別經歷了哪些重要的時刻。

 

 劉學敏:我原來專門研究過魯爾區的轉型,我在吉林大學做過演講,魯爾區轉型往哪兒轉?州政府和聯盟政府,經過了漫長的探索,魯爾區找到了自己的道路,這個道路就是發展替代産業,除煤炭、鋼鐵以外的行業,找到的第一個産業就是醫藥産業、健康産業,我們經常講,健康是最重要的,兩個健康,一個健康是人的健康,第二個健康就是地球的健康,就是資源化利用。魯爾區首先找到的就是健康産業,健康産業就需要大學和研究機構來支撐。

 

    中國網:他們為此培養很多專業的人才。

 

    劉學敏:對,他們在當地搞生物醫藥這些專業,大學和研究機構,成為歐洲最集中的一個教育區,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支撐了健康産業的發展。第二個産業是物流産業,目前魯爾區經過幾十年的轉型,魯爾區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我們從任何一個地方出發,走6公里就能進入高速,這就是它的文化創意産業。

 

我們很多城市,包括太原,包括我們現在國家發展確定的44個資源型城市都面臨著這個問題,走什麼樣的道路、走什麼樣的産業,都面臨著這個問題。

 

   中國網:您剛才總結的這幾點應該是魯爾轉型上的一些成功經驗,也許這些是我們需要借鑒的。

 

劉學敏:我覺得裏面最重要借鑒的就是未雨綢繆。從一個國家來講,曾經有20年,那個地方又黑、又污染,失業率又很高,每一個涉及到的人是非常痛苦的,如果説我自己失業了,或者我在這個地方生活,我是很痛苦的,現在對於我們最值得借鑒的事情就是未雨綢繆,無論我們的資源到了什麼程度,我們産業發展的前景是怎麼樣,我們必須要做到未雨綢繆,這是第一個我們可以借鑒的。

 

第二個可借鑒的就是創新,江澤民同志講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實際上真是這樣,魯爾區在那樣的情況下,從鋼鐵、煤炭一下發展到文化産業,這就是一個創新,把原來廢棄的東西現在又拿出來了,這就是創新,創新包括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技術創新,所以我覺得這是我們可以借鑒的。

 

中國網:王總規劃師,在太原這邊産業的升級和調整經歷了一個怎樣的蛻變過程給我們介紹一下?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