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緬甸人民並不陌生。
1954年周恩來曾訪問過這個國家,此前提出了著名的後來響徹全球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像種子撒在這片溫和的土地上。待這次周恩來重踏這片土地時,友誼之花開滿了仰光的大街小巷。友好的市民用生硬卻別有一種韻律的漢語朝著我們代表團熱火朝天地呼喊:
“中國,周恩來。”
“周恩來,中國。”
這時,不斷有水潑來。據説這是當地人歡迎貴客的一種方式。周恩來不顧迎面而來的清水,走到人群中和大家握手,老的小的男的女的,一雙雙手被周恩來微笑和友好的情意挽住,將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心聲傳到緬甸人民的心裏。
也不知是被充滿激情的氣氛感染,還是年輕力壯體魄的支撐,我竟然不知道疲勞,臉頰終日紅彤彤的。一天活動下來,來不及喘氣,又一頭扎進衛生間。
現在的人可能要納悶,攝影師幹嗎老鑽衛生間?莫不是腎臟不好?
60年代的攝影記者絕無現在攝影記者的條件優越,既要會拍攝還要會沖洗、放大。外出時,身上除了挎兩部相機,還得隨身攜帶一套沖洗和放大的工具箱,出國也不例外。現在的攝影家們拍攝照片,只要快門響過,便可心安理得等著膠捲從沖洗工作間裏流水作業,變成你所期待的照片。
不言而喻,小小空間的衛生間便成了我的“用武之地”。在這特別的暗房裏,曾將成千上萬的瞬間變為永恒。
我們到緬甸沒有幾天,就是緬甸人民的盛節——潑水節。
這天早晨,我用冷水衝了衝因通宵未眠而發漲的頭顱,想悄悄走出賓館,透透清新的空氣。剛走到周恩來住的房間門口,門無聲地開了,周恩來微笑著走了出來。我正想上前問“總理,早!”話還沒有出口,舌尖卻隨著我的視線凝固在兩齒之間……總理,怎麼……怎麼穿上了緬甸男人穿的裙子?
我愣愣地,不知該説什麼好。這時我身後又走來了人,大家都被總理的模樣逗笑了。
我忍不住大笑起來。
什麼時候見過周恩來這般裝束?
頭上纏裹白色紗巾,對襟上衣鑲著彩邊,布盤鈕扣,古色古香的……下面就是長裙子。
“這不是裙子,是袍子。”有人反駁我。
“是裙子!”我堅持。
周恩來並不理會我們的爭執,而是饒有興趣地打量自己身上那條大方格的“裙子”。
“裙子”的前面重疊一褶,後面緊緊地裹成筒狀。
我還沒有看仔細,又從好幾個房間裏走出穿“裙子”的人。大家互相取笑,好不開心時,突然笑聲戛然而止,陳毅大搖大擺,瀟瀟灑灑從他的房間裏走了出來。
“哈哈……哈……”笑聲的閘門又被衝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