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學校建設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都明確指出中小學要辦出各自的特色。2006年,重慶市教委啟動了“重慶市中小學特色學校發展戰略研究”課題。在此背景下,我們堅持“1248”區域教育發展思路,在構建“創造、開放、陽光、和諧”的“四型教育”過程中,堅持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為主題,走“行知立特”的區域整體推進特色學校建設之路。鼓勵不同片區、不同類型、不同基礎的學校,探索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實現優勢互補、特色發展、整體提升。
一、“行知立特”是合川推進特色學校建設的歷史選擇
特色學校建設,具有地域性、個性化等特徵。既要有“生於斯,長于斯”的“在地性”,又要遵循時代的發展要求和教育的共性規律。
(一)追根朔源,確立區域教育特色發展的文化定位
特色學校之特,靈魂在文化之特。區域教育特色發展確定什麼樣的文化定位,必須從本地的歷史中去追根溯源。合川是具有幾千年傳承的古巴國別都,名家輩出、歷史厚重、文化濃郁——宋元時期“釣魚城”之戰創造戰爭奇跡;史學家張森楷、“清官第一”于成龍、“近代船王”盧作孚等名流在此任職創業;合川還是少年英雄劉文學的故鄉和中國龍舟之鄉、全國兒童畫之鄉。1939年7月,陶行知在合川草街的古聖寺創辦了育才學校,進行了長達7年的教育實踐。面對眾多資源,我們認為,從教育內涵發展來看,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走“行知特色”之路,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二)理論梳理,明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豐富內涵及現實意義
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以“生活教育”為綱,包括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體系,蘊含著豐富的創造教育思想。它啟示我們:在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提高教育品質的今天,必須推進特色學校建設,促進教育優質公平發展;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必須教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創造,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個性化人才。
責任編輯: 黃婉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