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會議得失幾何?

    時間:2010年12月15日 15:45 
    嘉賓:綠色和平中國項目負責人 楊愛倫
    簡介:舉世矚目的坎昆會議已然落下帷幕,得失成敗到底幾何;會場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各個集團的表現到底如何,明年的德班會議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綠色和平的楊愛倫女士長期跟蹤氣候談判,而且親歷了坎昆談判,因此我們特地請她來給大家解讀。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綠色和平為您講述坎昆點滴

活動描述

  • 時間:2010年12月15日 15:30
    嘉賓:綠色和平中國項目負責人 楊愛倫
    簡介:舉世矚目的坎昆會議已然落下帷幕,得失成敗到底幾何;會場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各個集團的表現到底如何,明年的德班會議又有哪些應該關注的重點。綠色和平的楊愛倫女士長期跟蹤氣候談判,而且親歷了坎昆談判,因此我們特地請她來給大家解讀。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大家好!這裡是“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坎昆會議在12月11日落下帷幕,由於有了去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前車之鑒,今年,人們對於坎昆會議已經不再抱有過多的期望,而是轉向了更加平和、冷靜、低調務實的態度來面對。13天的坎昆會議對於不斷惡化的環境帶來了哪些良藥,坎昆會議又制定了哪些有實際意義的綱領?今天我們邀請到了綠色和平的中國項目負責人楊愛倫女士,為大家深入解讀。

    2010-12-15 15:46:11

  • 楊愛倫:

    你好,大家好。

    2010-12-15 15:47:29

  • 中國網:

    大家對於去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記憶猶新,因為在大會上各國代表在氣候問題上可以説有很大的分歧,無論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互相之間都有了很大的抵觸情緒。今年大家參加坎昆會議,在項目合作上有怎樣的意願?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

    2010-12-15 15:47:58

  • 楊愛倫:

    各個國家在氣候問題上的分歧依然存在,而且是很大的。今年整個坎昆會議有一個不一樣的背景,是在一片對整個聯合國氣候談判程式的質疑聲中發生的,大家在懷疑聯合國氣候談判到底有沒有效,到底能不能談出東西來?有可能今年談不成的話,大家就會對這個程式進一步的失去信心。在這樣的氛圍下,雖然大家在一體上的分歧依然存在,但大家也有意願,就是不希望把整個聯合國氣候談判給談沒了,希望各國代表至少求同存異,取得一些共識,這也是今年坎昆會議比較不同的背景。

    2010-12-15 15:48:35

  • 中國網:

    我記得去年哥本哈根會後,大會上出現了很多大家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比如發達國家秘密文件洩露的問題,美國總統奧巴馬直接闖入“基礎四國”會議的問題,今年坎昆會議會不會比較平穩?

    2010-12-15 15:49:47

  • 楊愛倫:

    今年相對平穩很多,今年坎昆會議會重新回到部長級的會議,和去年的哥本哈根差不多,會有30多個國家的元首參加這個會議,可見在媒體上的聚焦程度。今年重新回到部長級的會議,它的壓力就會小很多。與此同時,大家普遍對今年東道主墨西哥的評價非常高,墨西哥的主席在這個會議中貫徹公平透明的原則,這和去年丹麥做東道國時的做法有挺大的不一樣。所以,今年整個進展會緩和很多。雖然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小插曲,但和去年哥本哈根相比,它其中的戲劇性要少很多。

    2010-12-15 15:51:39

  • 中國網:

    今年坎昆會議的部長級會議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果?

    2010-12-15 15:55:35

  • 楊愛倫:

    應該説這個會議大家的期望值還是比較高的,相對比較簡單的議題上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果,比如説這次大會上大家一致通過了要成立“綠色氣候基金”,這是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給予資金的機制。另外在森林保護、技術轉讓等相對比較簡單的話題上有一些比較好的突破。當然,相對於整個應對氣候變化最難的一些課題,比如説減排、《京都議定書》的存亡,這次大會決議給這些問題劃上了一個問號,沒有一個明確的回答。也就是説這些問題要等到明年南非的德班會議上再去進一步進行討論。

    2010-12-15 15:56:42

  • 中國網:

    從目前應對氣候問題上來講,坎昆會議制訂了哪些具有實際意義、有約束力的條款?能夠達成廣泛共識嗎?

    2010-12-15 15:59:48

  • 楊愛倫:

    應該説這次最重要的成果還是“綠色氣候基金”。在去年哥本哈根大會上,發達國家就做出承諾,要在未來三年成立一個快速啟動基金,每年要向發展中國家給予300億美金氣候資金的援助,當然,長期的氣候資金規模要更大。這次坎昆大會的確在聯合國大會決議中明確表示了,這是大家明確要成立這樣的基金。當然,這個基金現在有很多細節還是有模糊性的、不確定的因素,比如這個基金裏的錢到底由誰來出,這個錢是不是額外的。這些細節還沒有得到非常明確的肯定。但應該説在整個聯合國氣候談判中,十幾年下來,能夠最後達成在聯合國框架底下成立一個基金,這應該還算是比較重要的突破。

    2010-12-15 16:00:26

  • 中國網:

    現在通過坎昆會議,各個國家所表現出來的立場、觀點有哪些不同?在上次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當中,各個國家有自己的目的,出於自己國家利益的考慮等等原因,表現出不同的觀點,這次會議呈現出來什麼樣的局面呢?

    2010-12-15 16:01:39

  • 楊愛倫:

    應該在整個氣候談判中,各個陣營的觀點有非常大的不一樣,這個問題到今年還是依然存在的。

    2010-12-15 16:02:10

  • 中國網:

    主要分成幾種觀點?

    2010-12-15 16:02:30

  • 楊愛倫:

    如果我們看幾個最主要的陣營,一般來説,歐盟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領袖,因為它一直以來在自身減排方面就做得比較好,在整個聯合國氣候談判進程中也起到比較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我們看到,從去年哥本哈根開始,它的整個領袖地位在後退,歐盟非常努力地推了這個事情很多年之後,覺得其他重要的發達國家沒有跟上,自然的歐盟整個內部分裂就比較大,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歐盟不應該再扮演領袖的作用。

    另外一個陣營是美國,美國是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負最大責任的國家,但是到目前為止,它一直扮演著最不負責任的角色,自己國內的氣候立法在今年再一次失敗了,特別是中期選舉之後,美國可能在未來幾年都不會有任何國內氣候立法的出臺。包括美國又撤退了《京都議定書》。這些都使得美國依然是整個氣候變化最重要的“絆腳石”。

    最後比較重要的陣營是發展中國家,這些發展中國家比如中國、印度、南非、巴西這些比較大的,主要的發展中國家經濟體非常快速的發展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也使得發展中國家內部有了不一樣的區別。相對發展得比較好的發展中國家現在也越來越擔心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也有越來越多減排的需要,其他的發展中國家更多的擔心是氣候變化對他的直接影響是怎樣的,到底有什麼樣的資金能夠幫助他們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災害。這使得發展中國家的陣營內部也有了越來越多不同的聲音。

    2010-12-15 16:02:45

  • 中國網:

    主要是三個派別,一是以歐盟為代表的領頭羊,還有以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為主的傘形集團,再有就是廣大的發展中國家。這麼多國家出於各自國情、利益不同,大家達成共識的時候就顯得比較困難,步履維艱。雖然面對種種困難,但是我們看到坎昆會議也達成了一定的共識。現在達成了哪些共識?哪些問題經過廣泛討論之後還是依然存在的?

    2010-12-15 16:05:51

  • 楊愛倫:

    應該説這次坎昆大會大家對它的期望值比較低,這也是在去年積累了這麼多對哥本哈根過高的期望值以後,最後大家失望,而且是極度失望之後。今年大家再回到一起談這個事情的時候,各方都非常有意識的把對這個大會的期望值調得低一點,為的就是不使大家再一次傷心失望。在這樣的期望值中,反而是各方儘量做出一些妥協,達成共識其實是有幫助的。

    從這次最後達成的共識特點能夠看出來,在大多數的時候,它是利用很多模糊的法律詞句回避了大會中各方分歧最大的一些問題。比如,到底《京都議定書》能不能夠延續?這是發展中國家非常關心的。因為整個聯合國氣候大會談判的原則是: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發展中國家要求需要被區別對待的,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希望能夠進一步地去抹消這種區別。這時候《京都議定書》能不能延續就是很重要的,這次大會最後達成的協議是《京都議定書》我們會接著談,而且要儘量確保《京都議定書》第一期和第二期沒有斷檔,就是在2012年之後沒有斷檔,但它沒有非常明確的強制性目標,説一定要在哪一年什麼時候達成什麼樣的決議,這些都是比較模糊的帶過的。可以説這次坎昆大會的結果是用模糊的詞句來規避大家的分歧,來讓大家覺得這個東西最後的寫法模糊到能讓我簽字。

    2010-12-15 16:07:10

  • 中國網:

    《京都議定書》可以説是現在全球應對氣候問題唯一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它也是我們在環境談判當中最根本性的文件,如果我們抹殺了《京都議定書》的話,我想任何一項談判都是紙上談兵,變得不切實際。説到《京都議定書》,日本就在坎昆會議的初期表示,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日本都不會在《京都議定書》第二階段承諾任何的減排。而且這個決策一旦推出之後就得到了俄羅斯、加拿大等國的回應。1997年日本以主辦國的身份孕育了《京都議定書》,現在它在坎昆會議上如此表態,無異於扼殺自己的親生骨肉,對這個問題您怎麼看待?

    2010-12-15 16:10:13

  • 楊愛倫:

    這的確成為了這次坎昆大會的焦點,我也作為非政府組織的代表能夠有機會與日本的部長當面交談,去了解日本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日本解釋了為什麼做出這樣的態度,它的理由有兩條:第一,它覺得美國是個很大的問題。日本當年引領大家簽《京都議定書》的時候,當時美國也是贊成的,美國在《京都議定書》成立之後的第二、第三年宣佈退出,現在美國的情況也意味著它在短期之內不可能達成像《京都議定書》這樣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協議,所以它覺得我們沒有必要再有第二承諾期,因為美國不會參與。

    第二,因為中國。雖然《京都議定書》對發達國家做出了很多規定,但因為《京都議定書》中所覆蓋的有減排義務的國家,他們減排總量加起來不過佔到全球減排總量的27%,這中間因為有一部分是美國沒在裏面,但它也指出中間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中國和印度這些大的發展中國家沒有在裏面,那麼這27%的減排沒有意義,中國不參與也沒有多大意思讓它繼續下去。

    從我們環保組織角度來講,我們為什麼那麼強調讓《京都議定書》繼續下去呢,因為《京都議定書》是自上而下的減排方式,它是基於科學的,也就是説科學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要全球減排到某個水準,然後把減排的任務再分配到各個國家。目前《京都議定書》中有減排任務的國家最主要是一些發達國家,並不是發達國家目前的排放量是大是小,中間最主要需要體現出這是對氣候變化富有最大責任的這部分國家。

    日本部長的很多理由是非常不充分的,《京都議定書》本來的目的就不是為了要去覆蓋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它需要覆蓋的是最需要對氣候變化減排負有責任的這部分發達國家。如果《京都議定書》不再繼續的話,很有可能全球氣候變化會進入到什麼樣的狀態呢?就是通常所説的大家自願減排,你愛減多少就減多少,你報一個數,我報一個數,過幾年我們再各自評估一下你減了多少,我減了多少。這樣的機制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它不再具有自上而下的約束力,到底大家在一起減排的量加在一起,能不能有效地保護我們的全球氣候,沒有人知道。而且它沒有辦法使得全球在一起的共同凝聚力能夠匯集在一起應對氣候變化。這是為什麼在討論《京都議定書》是不是延續這個問題上,各方都覺得日本這一次的態度是非常具有破壞性的的原因。

    2010-12-15 16:11:20

  • 中國網:

    我們用了十二年的時間,從《京都議定書》的談判到簽署,經歷了很漫長又艱辛的過程,《京都議定書》制定了發達國家要強制減排,發展中國家要自願減排,但也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形成了這樣一種機制。但現在就是制定《京都議定書》的國家日本首先對《京都議定書》説“不”,美國也一直游離于《京都議定書》之外。您認為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多的發達國家不願意遵從《京都議定書》的規範,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原因呢?

    2010-12-15 16:18:44

  • 楊愛倫:

    我覺得這方面的原因還是要説回美國,因為美國對氣候變化問題要負非常大的責任,它作為最重要的國家一直逃避相應的責任,應該説它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不利的癥結所在,如果這個問題不得以很好地解決,很多國家就自然地躲在美國後面。假設美國今天積極減排的話,加拿大、俄羅斯這些國家就沒有理由躲在其他國家的後面。這就是為什麼現在談到全球氣候變化時,美國還是比較大的問題。

    拋開氣候政策層面來説,很多國家都把應對氣候變化、減排看成是對自己經濟競爭力的挑戰,它認為如果我的競爭對手沒有強制性的減排目標的話,而我有,那如果我要去減排,就會損害我的經濟競爭力,這是很多國家的思維定式。那也是這些國家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去忽略現在全球正在面臨的這麼大的挑戰的原因。

    2010-12-15 16:19:56

  • 中國網:

    氣候的談判背後是經濟的談判、政治的談判,這要看各個國家在談判的時候是選擇更好的發展經濟還是更好的保護環境。看到對方在經濟問題上做出更好的發展方式,而在環境問題上並沒有做出妥協,我會覺得如果我發展環境而減少經濟發展的話可能是吃虧的,大家都是這樣一種心態。

    2010-12-15 16:24:20

  • 楊愛倫:

    是有這樣一種心態。這樣理解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本國的經濟怎麼能夠有機協調,這麼解釋也是相對很短視的做法。應該想到,我們未來的經濟競爭力基於誰更能節能有效地創造出它的經濟發展方式,誰能夠在創造同樣經濟價值的時候使用更少的能源,更好地保護環境。我們也看到,全球經濟競爭遊戲規則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比如歐洲這麼多年以來對綠色經濟的投入使得它對很多綠色經濟、技術相應佔有很大的優勢,它的這些技術優勢可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幫助它的國家在經濟競爭中處於比較領先的位置。

    比如當世界經濟不行,美國通用依賴非常大排放量的車型一下子競爭力就受到了威脅,而日本很早就已經開始研發一些節能汽車,它在石油危機的背景底下競爭力就體現了出來。世界領導人也很有可能在這個時候短視的選擇了什麼是對經濟有利的。而我們看到,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國家工業遊稅,特別是工業污染的遊稅對它的國家起到很大的作用。

    比如美國為什麼遲遲不肯對氣候變化採取措施,因為它這樣並沒有使經濟有所轉好,卻使美國越來越失去經濟優勢,為什麼美國沒有做出更長遠的決定呢?國內的美孚、BP對美國政治的影響,美國經濟立法有很多阻礙因素。日本也是這樣,日本在清潔技術上非常有競爭力。為什麼日本這次如此高調説不簽《京都議定書》,有一些説法是鋼鐵等高能耗産業綁架了日本國內政治,使得它在國際上有了這麼短視,而且有破壞力的觀點。如果我們真的看的長遠,什麼對一個國家長遠競爭力最有好處?應該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否則就是短視的做法。

    2010-12-15 16:27:08

  • 中國網:

    經濟利益問題是這次世界各國對是否遵從《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是否繼續沿用下去的關鍵問題,還是因為受到本國工業大的壓力。因為他們要大力發展本國經濟,圖一個生存空間,如果實行了節能減排政策,他們的生産力會急劇下降,國家的經濟也會急劇的下降,是這個原因。現在發達國家不斷要求由單軌制變成雙軌制,對這個發展趨勢您認為會是怎樣的?

    2010-12-15 16:37:59

  • 楊愛倫:

    剛才談到了氣候談判有一個核心的原則就是“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責任還是有區別的,發達國家的責任更大一點,這就是我們説的“雙軌制”,現在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希望把“雙軌”變成“一軌”,希望把中間的思想進行模糊,希望發展中國家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主要是想讓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隨著印度這些國家的發展,他們在國際舞臺上會被要求控制自己二氧化碳的排放,這種壓力是自然存在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還有一個原則是公平的原則,如果犧牲了公平,簡單地要求減排的有效性的話,反而它的負作用大過於正作用,很難基於公平的原則之上,這就是全球發展中國家,包括很多環保組織都還是在倡導有一個有效全球減排機制的同時,也強調確保它的公平原則得以實施的原因。

    2010-12-15 16:46:59

  • 中國網: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我們通過坎昆會議如何向世界説明中國、解釋中國在節能減排方面是如何的?

    2010-12-15 16:49:22

  • 楊愛倫:

    在國際談判上,大家可能看的更多的是這個國家談判中具體的立場是怎麼樣的。我們很明顯看到,這幾年中國在國際談判中的立場顯得越來越放鬆,為什麼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內很多節能減排工作做得越來越好,這些國內工作的成就使得我們在國際談判桌上説話時底氣更足一點,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各方評論中國在國際談判上體現出越來越多積極的,有建設性的態度,靈活度會更大一點的原因。因為國內在發生了一些具體的變化,節能減排的成效,包括中國在清潔能源方面,風能、太陽能産業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中國在未來經濟轉型中,走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當中的政治承諾和意願,這些都能夠體現在整個談判桌上,這是中國的立場為什麼能夠變得越來越積極的原因,這還是非常有關聯的。

    2010-12-15 16:49:48

  • 中國網:

    中國在節能減排方面確實做出了很多的貢獻,比如今年我們就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當中節能減排20%的目標,而且國家在發展清潔能源當中迄今為止投入了2萬億元來節能減排,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排放。現在中國正在做什麼?取得的回饋是什麼?國際社會對於中國所做出的貢獻給予什麼樣的評價?

    2010-12-15 16:52:03

  • 楊愛倫:

    國際社會給中國的還是比較冷血的評價,很難指望大家在談判桌上相互謙讓。但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大家也慢慢地感覺到,其實應對氣候變化雖然是在應對非常大的全人類的環境危機,同時也向我們提供了很多機遇,怎麼樣能夠真正地轉型,能夠真正地走低碳發展的道路。在這方面有一個非常大的機遇,中國現在做了很多的努力,都是希望能很好地把握住機遇。

    説回來一點,這次坎昆會議之前的兩個月,有一次聯合國非部長級的磋商是在中國天津召開的,那個會對很多人來説是聯合國第一次氣候大會在中國開,很多人第一次有機會來到中國,非常多的人都向我表示,他們真是被自己在中國親眼看到的東西所驚呆了,包括中國在節能減排方面的成就。現在我們再回頭看整個國際氣候談判的舞臺,我們現在缺的是什麼?是領袖。各個國家都不是為自己國內工業企業遊稅束縛,就是被自己政治短視的做法束縛,大家在尋找誰能做下一個氣候領袖。當然發展中國家肯定還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準備。

    2010-12-15 16:53:02

  • 楊愛倫:

    大家設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中國這樣的國家真的能在低碳發展道路上走出一定的模式,而且真的嘗到低碳發展對一個國家帶來的切實好處,這時候再回到談判桌上時,儼然就會以新的領袖身份出現。而且會以更大的力度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因為那時候你的技術、工業可能有更大的優勢,你應該倡導全球更好地減排,這樣你的技術競爭力、工業競爭力才能夠在全球舞臺上得到更好的體現。這也就是國際談判短期性和國內實際行動的一種長期性,是會在未來幾年不停交相體現出來。

    2010-12-15 16:54:58

  • 中國網:

    中國每年都會向太平洋島嶼提供清潔技術、項目、産品,中國作為第二大世界經濟體完全有能力,有實力發揮在節能減排方面起到積極的帶頭作用,我們不是要的領袖身份,是為了世界氣候資源、環境變得更好,做出自己的貢獻,發揮自己的力量,可能更多在這個地方。

    2010-12-15 16:56:18

  • 楊愛倫:

    中國生産的清潔能源技術,如果向太平洋小島國或者非洲等國家輸出的話,只能算我們成就中很小的一部分,應該想想中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分店、投資商是到美國去投資,中國分店市場的擴張,到今年年底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分店市場。大家想想,五年前中國差不多是全球第十的位置,過去五年中國分店市場每年超過10%的增長,到今年年底中國已經是全世界第一了。中國市場這麼大,而且技術成熟了之後還可以向其他國家輸出,也就是説中國在全世界的戰略定位,當然中間有包括最窮國家的一部分,但是我們可以把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把自己的定位也放在發達國家,也應該在清潔能源發展方面競爭一下。

    2010-12-15 16:57:04

  • 中國網:

    通過這次坎昆會議,中國談判面臨哪些困難?

    2010-12-15 16:59:41

  • 楊愛倫:

    中國談判中面臨的最大困難,隨著中國這幾年的崛起,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大家對中國的期望值會越來越不一樣。在《京都議定書》簽訂的年代,大家可能根本不會想到要求中國要減排,因為當時中國的經濟體的排放量也還非常的小,但這幾年中國的排放發展非常的迅猛,在兩三年前,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應該説現在中國在談判上面臨的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它還是被定位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但它的排放量已經這麼大,甚至已經超過美國很多了。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在以後的這段時間裏,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還會非常快地增長。到底應該怎麼樣使得中國也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在這個過程中,可能中國政府的一個想法是,我們會在國內採取較強的行動,在國際舞臺上,也把我們國內行動帶到國際舞臺上,並且提高我們減排數據的透明度,使我們國內行動能夠更多地向國際上承擔起透明的責任來。這些在很多環保組織看來是有建設性、負責任的姿態。可以想像,如果在未來幾年中,中國都可以堅持這麼做,中國現在有一個到2020年40%—45%的減排目標,如果我們能在國內好好採取行動,在國際上又提高資訊透明度,可能到2020年時中國整個低碳發展格局就應該見到雛形,能向世界交出比較好的成績單了。

    2010-12-15 17:00:06

  • 中國網:

    中國代表團團長、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説,本次氣候會議取得了成功,對坎昆會議的評價也是比較成功的, 至少我們堅守住了《京都議定書》的陣地。英國能源氣候部長也對坎昆會議做出了很高的評價,他説這比預期的好。您對這次坎昆會議有怎樣的見解?

    2010-12-15 17:03:20

  • 楊愛倫:

    這要回到之前所説的,因為大家對坎昆會議的期望值本身就很低,很多人把這次會議的目的看作是拯救聯合國的氣候談判,去年哥本哈根在這麼高的呼聲中,最終只達成了政治協議,並沒有形成聯合國體系之下的一個決議,今年至少大家回到聯合國的談判桌,並且在這個程式裏達成了可圈可點的《坎昆協議》,從這個程度上説它肯定是有積極意義的。

    從環保組織角度來説,坎昆會議的積極意義在於拯救了聯合國氣候談判的程式,但離拯救氣候這個最終目標還是非常遠。如果我們真的要達成強有力的減排指標的話,在未來幾年還需要發達國家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減排目標,發展中國家能夠自願地做出更多的減排行動,這樣我們才能説在拯救氣候問題上我們實現了一些實質性的突破。

    2010-12-15 17:04:09

  • 中國網:

    有了之前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前車之鑒,這次坎昆會議並沒有看到唇槍舌劍,在暗戰的同時似乎每個國家都在固守自己的既定原則,誰都不願讓步。這讓我們想到明年的德班會議,《京都議定書》第二期的內容制定會達到怎樣的效果,我們又會取得哪些成績?

    2010-12-15 17:06:10

  • 楊愛倫:

    大家對德班會議的期望值肯定更高一些,有兩個方面:第一,至少今年坎昆會議各方都已經共同通過了要成立一個“綠色氣候基金”,明年應該是三年快速啟動資金的差不多最後一年,如果明年發達國家所做出的資金上的承諾不能兌現,又是一個空頭支票的話,肯定會有很多發展中國家不同意,會強力地反對這個事情。也就是説,明年德班會議對氣候資金這個問題來説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發展中國家就是要看發達國家你的兌現情況是怎樣的。

    2010-12-15 17:07:46

  • 中國網:

    今年提出來了,發達國家2020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元的資金援助,但並沒有説這個資金如何來?什麼時候兌現?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2010-12-15 17:09:30

  • 楊愛倫:

    沒有明確的規定,除了2020年長期資金之外,發達國家到2012年會有一個快速短期啟動資金,這個資金有300億,這個殼是搭起來了,但還沒有實質的內容,明年就是2011年年尾,如果明年還不能把300億落實的話,2012年這個又會變成空頭支票了。明年氣候資金可以預見是一場硬仗,發展中國家在這個方面肯定會向主要的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採取比較強硬的攻勢,需要他們在資金問題上能夠做出比較實質性的妥協。

    當然,明年有另外一個懸念,就是《京都議定書》還會不會繼續。這方面其實我本人並不怎麼看好,很多發達國家在減排問題上走倒退路,不願意積極採取行動,這個情況明年應該也很難有積極的實質性的轉變,因為明年美國不會有變化,只要美國不會有變化,發達國家就會有比較大的目標,它可以躲在後面。這個問題上,如果我們要尋求新的突破的話,一年的時間恐怕來不及。

    2010-12-15 17:11:56

  • 中國網:

    至少這次坎昆會議讓氣候談判機制轉向了正軌,但是並不能為明年的德班會議鋪平道路,可能明年的德班會議會走得更加艱辛。我們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的行動不會停止,氣候談判問題會一直走下去,我們期待著明年德班會議給我們帶來更大的期望。

    感謝您到中國網作客,感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2010-12-15 17:13:45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zjxz/2010-12-15-kkqh.wmv

圖片大圖:

  • 訪談開始

    中國網 胡迪

  • 綠色和平中國項目負責人 楊愛倫女士

    中國網 胡迪

  • 各個國家在氣候問題上的分歧依然存在,而且是很大的

    中國網 胡迪

  • 今年相對會平穩很多,今年坎昆會議會重新回到部長級的會議

    中國網 胡迪

  • 鏡頭中的訪談

    中國網 胡迪

  • 這次最重要的成果還是“綠色氣候基金”

    中國網 胡迪

  • 美國是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負最大責任的國家

    中國網 胡迪

  • 訪談進行中

    中國網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