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展望“十二五”:加強社會建設
活動描述
- 嘉賓: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青連斌
時間:2010年10月29日9:00
簡介:中國共産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10年10月18日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該建議案已于27日晚正式公佈,其中第8條是“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如何正確地理解五中全會精神和“十二五”規劃的內容,中國訪談請中央黨校教授青連斌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2010年10月18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並在27日正式公佈。建議當中特別明確:要“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務體系”的決策。當前,如何正確地理解這一決策,如何全面領會“十二五”的精神,今天我們邀請到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青連斌和大家共同探討。
2010-10-29 08:48:50
- 青連斌:
各位網友大家好,主持人好。
2010-10-29 09:04:43
- 中國網:
我們注意到,“十二五”規劃把社會建設和改善民生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並提到新高度,也是這次規劃的亮點。對於這一決策的提出,您怎麼理解?
2010-10-29 09:28:17
- 青連斌:
五中全會我看了以後,覺得有兩個亮點:一個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另外一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思路非常明確,提出了幾個思路:第一,要堅持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經濟方式的方向。第二,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方式的重要支撐。第三,要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轉變經濟方式幹什麼非常清楚。第四,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這樣動力就出來了。所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怎麼去轉變,提出的非常明確。另外一個就是怎麼樣去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對於這個問題,這次五中全會規劃應該説比以往的一些文件都更加具體,更加細化,或者説把一些具體政策措施講的非常明確,可能這是大家認為它是一個亮點很重要的原因。
2010-10-29 09:28:41
- 中國網:
現在這種提法和過去相比有什麼不同?
2010-10-29 09:32:35
- 青連斌:
關於社會建設和改善民生問題,五中全會建議和過去以往的提法有很多不同,或者説有很多新提法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要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在以往是沒有的。
第二,在未來五年的主要奮鬥目標裏,提出了社會建設要明顯加強,而且提出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把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納入到未來五年我們的奮鬥目標之中,而且非常明確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這個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是什麼樣的?前面四個基本要求,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還要可持續。這是非常明確的。
第三、加強社會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些政策措施方面,也就是説,我們以前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很多政策措施,但是這次有些新的東西在裏面,或者説有一些新的提法,就是必須要在促進就業方面,這是明確提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
2010-10-29 09:32:53
- 青連斌:
這個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非常明確地提出了今後解決就業問題的工作重點,一個是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一個是農村的就業,還有就業困難的問題。努力形成企業和職工利益共用機制,我們企業發展的成果應該要和職工共用,這都是新提出來的。並且在商業分配方面,要擴大就業,增加勞動收入的發展環境和制度條件,而且這次特別強調要加強稅收調節作用。
2010-10-29 09:36:25
- 青連斌:
健全覆蓋城鄉保障體系裏面,提出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而且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方面,這次提出要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全覆蓋。我們知道在去年頒布的《國務院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指導意見》裏面,要在2020年實現這個制度的全覆蓋。這次五中全會規劃提出在未來五年我們要實現這個制度的全覆蓋,比以往提前了五年,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個新的提法。
還包括要實現城鄉社會救助的全覆蓋,這都是新的提法。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社會管理、社會創新方面都有很多新的提法,值得我們關注。
2010-10-29 09:38:45
- 中國網:
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們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但是也有一些解決起來比較困難的問題依然存在,而且這些年在發展過程當中還發生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剛才説到的就業問題、養老保險問題等等。您覺得我們國家當前在又好又快向前發展過程當中所面臨困難有哪些?
2010-10-29 09:39:32
- 青連斌:
應該説我們現在面臨的主要困難或者主要難題,在這次五中全會當中沒有回避這些問題,而且問題講得很清楚,最主要問題還是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還是非常突出的。
具體來講,至少包括這樣幾個方面: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約束在強化,投資消費關係的失調還在加劇,收入分配差距還在持續擴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我們産業結構儘管進行這麼多年調整,但是仍然不合理。農業基礎地位每人平均比較薄弱,尤其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協調,還很嚴重。就業壓力也很大,還要看到現在社會矛盾比較多,社會矛盾處於多發期。我們現在面臨主要問題、主要困難比較多,集中講就是一個發展不平衡性、不協調性、不可持續的問題。
2010-10-29 09:41:06
- 中國網:
您覺得過去的發展模式存在哪些弊端,對於我們社會發展存在著怎樣的阻礙?
2010-10-29 09:42:25
- 青連斌:
這涉及到我們過去的發展方式到底是什麼樣的發展方式,我們現在講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而且要加快,因為我們過去那種發展方式已經非常難以為繼。過去的發展方式是什麼方式?過去主要依靠勞動力大量投入或者勞動密集型發展方式。我們的經濟發展主要靠第二産業帶動,主要靠物資資源大量消耗構成,主要靠出口和投資來拉動經濟發展,主要靠高碳和環境被污染為代價。我們還是以GDP經濟增長方式第一為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從過去大量使用勞動力這樣一種增長方式轉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力素質和管理創新;從主要依靠第二産業帶動向一、二、三産業協調帶動轉變;從主要依靠出口或投資拉動經濟發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轉變;要從高碳生産方式向低碳生産方式轉變。所以我們講要實現這個轉變,應該説是非常重要的。
2010-10-29 09:42:44
- 中國網:
説到了經濟發展,説到了GDP的增長速度,我們通過30年的努力,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且現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在經濟發展如此快速的同時,我們的社會建設的步子似乎沒有邁的像經濟發展腳步更大一些。您覺得在未來五年,我們如何協調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兩者之間的關係?如何解決現在不協調性的問題?
2010-10-29 09:46:21
- 青連斌:
改革開放30年,我們牢牢抓住經濟建設不動搖,大力發展生産力,但是我們確實也在一定時間裏不太重視社會建設,所以造成胡錦濤總書記曾經批評過的一種現象“一條腿長,一條腿短”,這樣的情況造成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協調。所以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要把社會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社會建設,才能促進經濟社會兩者協調發展。
可能也有人會講,能不能把經濟速度發展放慢一點,社會建設速度增快一點。實際這種思路不行,只能把社會建設加強,不能把經濟建設速度下降為代價。
2010-10-29 09:46:55
- 中國網:
在民生問題方面,您覺得在未來五年有哪些難題能夠得到解決?
2010-10-29 09:47:53
- 青連斌:
“五中全會”提出了解決或者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很多政策措施,這些措施落實了,對我們解決當前迫切民生問題肯定有很大幫助。有些民生問題有望在未來五年得到解決,有些問題可以在未來五年得以緩解。未來五年我們有四個迫切的民生問題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緩解:
2010-10-29 09:48:09
- 青連斌:
1、努力實現兩個同步。也就是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和經濟發展兩者同步,勞動報酬的增長和勞動生産力提高的同步。這兩個同步應該説會使我們城鄉居民收入增加,從而會使那些低收入者收入明顯增加,中等收入群體有比較大的擴大,而且貧困人口會大幅度減少。所以居民收入會得到普遍的、快速的增加。這是有可能得到破解的。
2、通過健全覆蓋城鄉居民保障體系,有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標。對於我們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這比原來提升了五年。
3、通過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有望使我們全體人民能夠享受到更加均等化的、更高水準的公共服務。
4、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望能夠得到比較好的解決。因為我們這些年在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方面,在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方面我們確實採取很多措施,這次“五中全會”出臺了一些非常好的政策措施。
2010-10-29 09:48:56
- 青連斌:
這四個問題有望得到破解。但是有兩個問題可能只能夠得到緩解或者得到加強,不能夠完全得到解決。一是就業問題,因為我們現在就業壓力很大,尤其高校畢業生,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城市困難就業人群就業。我們勞動力處於供大於求整體局面沒有改變,所以未來五年要完全解決這些問題是不可能的。
另外一個有所緩解的是收入差距擴大的問題。現在收入差距還是很大,在短期要想完全扭轉過來,或者縮小到很小的差距是很困難的。
2010-10-29 09:51:03
- 中國網:
您覺得在今後民生領域的改革會邁出怎樣的步伐?
2010-10-29 09:52:55
- 青連斌:
關於民生領域的改革,隨著我們政策措施的落實,肯定會取得很大的進展。但是我想在未來五年裏面,我們有兩個方面的改革可能值得我們去關注。一個是提高政府的保障能力,另外一個是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這兩方面的改革可能會取得比較大的進展。
2010-10-29 09:53:35
- 中國網:
説到民生問題,可能大家最能夠直接受益的方式就是“漲工資”。但是現在社會工資分配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比如説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工資收入水準不一樣,不同行業,比如像IT行業、金融領域和體力勞動者收入水準又是不一樣的。您怎麼看待中國分配收入不均衡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收入差距在一步步擴大?
2010-10-29 09:54:30
- 青連斌:
實際上我們國家的收入差距擴大不是今天才出現的,我們在很長時間裏面都存在這個問題。改革開放30年,我們經濟發展了,老百姓收入都增加了,但是整體上來講收入差距也拉大了。收入差距不僅僅體現在我們經常講到的經濟系數,更直接的感受就是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行業之間差距都在擴大。這個差距為什麼會持續擴大?我們不是不想縮小這個差距,我們採取了很多措施縮小差距,但是差距還在擴大。為什麼?要搞清楚這方面的原因是不容易的。實際上這個差距的擴大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地區的原因,還有體制不完善的原因,還有我們政策不完善、不配套的原因,實際上我們就業分配手段也不完善,正是這一系列原因造成我們現在收入差距還在持續擴大。
2010-10-29 09:55:27
- 中國網:
“十二五”規劃當中明確提出要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讓成果惠及到全體人民,我們收入分配方面有沒有什麼好的對策?
2010-10-29 09:56:33
- 青連斌:
去年到今年以來,很多地方紛紛調整最低工資標準,一些省市最低工資標準提高的幅度達到了10%甚至25%,有些省份還提出了在未來一段時間要工資倍增。是不是解決收入差距問題就靠“漲工資”?我想“漲工資”是一方面,但不可能完全靠“漲工資”縮小這個差距。“漲工資”只能夠解決現在有工資這部分人的收入能夠提高,沒有工資那部分怎麼辦?
2010-10-29 09:56:55
- 青連斌:
解決收入差距擴大問題,應該説五中全會建議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思路,主要有兩個方面:1、更好貫徹我們分配政策。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産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這個分配製度、分配原則、分配政策都是很好的。但是我想現在有一個問題,一定要解決好貢獻大小的問題,貢獻大小怎麼衡量?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普通勞動者在收入分配裏面只有勞動要素。勞動要素的價格如果被低估,勞動者的收入就提高不了,差距只能是越來越大。貢獻大小衡量標準問題一定要解決,一定要有一些配套政策措施。
2010-10-29 09:57:44
- 青連斌:
這次“五中全會”提出很多非常好的思路,並且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兩個比重要提高。還有要提高最低工資標準,要保障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因為我們經濟發展的成果應該是由全體人民共用的,經濟發展,老百姓或者我們職工工資也應該同時增長。
2010-10-29 09:59:43
- 青連斌:
另外一個方面,應該要加大收入分配的調整力度,今天執行的分配製度還不夠,分配調整力度還要加強。這次“五中全會”建議裏面提出一些非常好的思路,要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産力提高同步;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著力提高城鄉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我們今天講要有效的調節收入,怎麼去調整。包括我們國有企業的高管過高的收入,怎麼調節?我們現在企業管理者的收入絕大多數都是合法的,但是是不是合理?是不是需要調節呢?這都需要我們去研究,這是我的看法。
2010-10-29 10:00:13
- 中國網:
對於收入分配方面,一直存在著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問題,學術界對於這兩者孰輕孰重也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2010-10-29 10:01:24
- 青連斌:
第一次分配,按貢獻大小來分配,生産要素在創造財富過程中按貢獻大小的分配,國家一般不進行干預。生産要素價格是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在初次分配裏面會出現比較大的差距。我們講初次分配要注意公平問題,怎麼通過初次分配縮小差距。
二次分配,主要通過政府對初次分配以後出現比較大的收入分配進行調節。在二次分配中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並且通過稅收手段調整收入差距,通過社會保障,通過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等辦法來縮小收入差距。所以兩次分配理論在解決收入分配裏面提出一些非常好的思路和政策。
2010-10-29 10:02:00
- 青連斌:
我個人有一個想法可以和網友做一個交流。實際上我們現在收入差距的擴大,靠傳統意義上兩次分配能不能解決問題?我前一段時間寫了《公平分配的實行機制》,我們收入分配,包括四次分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曾經提過三次分配理論,第三次分配是慈善事業。我認為還要加一個,在初次分配、再分配後面還要有一個基本公共服務的分配。因為基本公共服務的分配事實上也是政府財政為基礎,也是國民收入再分配手段,或者間接分配。第一次分配按貢獻大小分配,第二次分配按照縮小差距的原則分配,第三次分配應該按照均等原則分配,第四次分配就是成思危曾經所講的慈善事業。慈善事業怎麼分配?按照個人能力大小來分配,有能力的人應該積極從事慈善事業,為社會作出貢獻,獻愛心。
2010-10-29 10:05:40
- 中國網:
“十二五”規劃中提出我們要建立一個符合國情、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公共服務體系。這裡所説的公共服務體系具體內容包括哪些?
2010-10-29 10:08:45
- 青連斌: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公共服務,每個國家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範圍因為經濟發展水準高低不同,政府公共財政能力大小不一樣而有區別。各個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都包括這幾個方面: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公共交通、公共通信。這些公共産品,公共基礎設施也包括就業服務公共制度建設內容。我們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到底包括哪些內容,目前學術界還有爭議,但是我想這些內容應該包括,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公共安全、公共制度以及公共基礎設施。現在很多人不太重視公共基礎設施,實際上公共基礎設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2010-10-29 10:15:18
- 中國網:
政府要如何提高自身保障能力,促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2010-10-29 10:16:16
- 青連斌:
現在我國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我們老百姓對公共服務需求之間存在差距。如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服務需求,要求我們政府把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向公共服務領域,尤其加大公共財政在教育、衛生、文化、就業和再就業、社會保障一些公共基礎設施、公共安全方面的投入。也就是説政府必須增加投入。政府要建立公共財政,公共財政很大一塊應該投向基本公共服務。
另外我們要看到公共服務的分配是很不均衡的,城鄉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區域之間有很大的差距。我們不同社會群體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務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們講現在必須優化公共服務結構和佈局,要擴大公共服務的覆蓋範圍,要更加注重向農村、向基層、向欠發達地區、向社會弱勢群體傾斜。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現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務享受的很少,或者基本沒有享受公共服務的人能夠享有最基本的公共服務。
2010-10-29 10:18:29
- 中國網:
您覺得是哪些原因造成現在的公共服務不均衡現象?我們要採取哪些方面措施能夠把這種不均衡變成均衡,變成公平、均等?
2010-10-29 10:20:31
- 青連斌:
現在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很複雜,至少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政府職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主要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但在很長時間裏,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務職能方面履行的不夠,甚至在某一段時間裏,政府自己的職能都不清楚,沒有履行好。
二、公共財政建設。我們國家財政長期是一种經濟建設型財政,國家財政資源更多或者很大一塊投入經濟建設領域,忽視投向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現在要建立健全公共財政。
三、長期以來城鄉分割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説公共服務更多的投向城市,農村是在我們視野之外,或者我們不大重視農村的公共基礎設施,農村的各種公共服務,農民的公共服務靠自己提供。
四、經濟發展階段。國家要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應該説和經濟發展是有關係的,國家經濟發展沒有達到一定的時候,要給老百姓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是心有餘力不足的。
怎麼樣做到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第一、加大公共服務的投入。第二、公共服務的投入一定要均等。政府給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務是基本職能,是給老百姓提供均等、大體一致的服務。
2010-10-29 10:20:50
- 中國網:
這次規劃中提出要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為什麼要把社保提到如此高的高度?
2010-10-29 10:21:30
- 青連斌:
社會保障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在實行的一項經濟社會政策,也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個角度來講,作為國家肯定要重視社會保障。社會保障有四個基本功能: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共用、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四項基本功能決定社會保障的重要性。
如果比較一下現在世界上190多個國家,可以看到一種趨勢,或者我們也可以叫做“規律”,凡是社會保障健全的國家,通常都是經濟社會能夠持續穩定發展的國家,也是國際競爭力比較強的國家。凡是追求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國家,他們都很重視社會保障建設。但是反過來不重視社會保障的或者社會保障殘缺不全、社會保障比較低的國家,他們的社會矛盾會很多,是社會問題多發的國家。從當前我們國家所處的這個階段,我們現在處於新世紀、新階段,出現很多階段性特徵,現在在經濟危機背景下,我們要實現擴大內需、保持經濟的持續快速穩定發展。所以社會保障體系確實很重要。
2010-10-29 10:21:49
- 中國網:
當前我國低保制度實施狀況怎麼樣,您覺得還有哪些不足?
2010-10-29 10:22:56
- 青連斌: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國是1999年在城市進行起來,農村是2007年,這項制度發展的還是不錯,截止到2008年底,我們全國農村有低保對象4305萬人,城市有2335萬人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實施對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所以這是一項對民生非常好的制度安排。
從目前來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不是不存在問題,我想至少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現在救助標準太低。以2008年為例,我們城市平均低保標準是205元/月,低保是一種補差性質的。205元要扣除你應有的收入,你有多少收入,要減掉那個收入,政府給你補差,實際上平均補差城市是144元,農村就更低,農村平均低保標準只有82元,平均補差只有50元。不管這205元在城市,還是82元在農村,要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這個標準是明顯偏低的。
第二,現在我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業激勵機制不健全。我們現行制度裏面只有家庭收入低於政府確定的低保收入的人才能得到救助,救助的標準減去實際獲得的收入,換句話説通過就業獲得了多少收入,要從低保收入裏面減去這個收入。這樣一種激勵機制對受助者通過就業提高自己的生活水準起不到激勵的作用,所以我們講要進一步完善這樣一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10-10-29 10:23:12
- 中國網:
在這次規劃中,我們特別注意到特別強調要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為什麼要強調這個安排?我們政府要如何轉變職能,改革管理方式來保證這個制度的完善實施?
2010-10-29 10:24:18
- 青連斌:
這個制度安排是一個非常好的表述,也是文章裏面的一個亮點。為什麼要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安排?我們可以想到鄧小平當年就講到:還是靠制度,制度是可靠的。因為我們現在取得了大量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些政策、措施,但是這些措施、政策是不是一種制度化的,能不能夠持續。隨著情況的發展,政策會不會變來變去,所以還要建立制度。
現在我們講農村居民的養老保險,為什麼我們要建設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我們靠以前對老年人救助制度解決不了問題。現在還是有一些居民、人口沒有能夠享受到基本養老保險,比如城市居民有些沒有就業,也沒有養老保險的城市居民,沒有制度把他們覆蓋進來,所以有關方面在考慮要適時建立城市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所以制度是可靠的。
另外一個方面,我們確實要看到現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還有一些制度沒有覆蓋到所有的居民,所以一定要把這個制度覆蓋到所有的居民,這也是加強制度建設。
2010-10-29 10:26:59
- 中國網:
感謝您今天來到中國網做客,為我們解讀了“十二五”規劃的精神。感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期節目再見!(完)
2010-10-29 10:34:21
圖片內容:
-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青連斌
- 中國訪談請中央黨校教授青連斌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
-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青連斌做客中國訪談
- 五中全會有兩個亮點:一個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另外一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 “五中全會”提出了解決或者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很多政策措施
- 中央黨校教授青連斌解讀“十二五”的精神
- 關於民生領域的改革,隨著我們政策措施的落實,肯定會取得很大的進展。
- 訪談現場
視頻地址:
-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zjxz/2010-10-29qlb.wmv
相關新聞:
- 十二五規劃建議:把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産品提供
- “十二五”規劃建議: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
- 居民收入和經濟發展同步寫入十二五規劃建議
- 十二五建議公佈 居民收入增長將與經濟發展同步
- 中共中央關於“十二五”規劃的建議(圖表)
- 十二五規劃建議:收入增長與經濟同步
- 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正在確定 明年人大通過後頒布
- 工信部:"十二五"將全面推動下一代網際網路部署
- 中共中央關於十二五規劃的建議全文公佈
圖片大圖:
-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青連斌
中國網 趙娜
-
中國訪談請中央黨校教授青連斌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
中國網 趙娜
-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青連斌做客中國訪談
中國網 趙娜
-
五中全會有兩個亮點:一個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另外一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國網 趙娜
-
“五中全會”提出了解決或者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很多政策措施
中國網 趙娜
-
中央黨校教授青連斌解讀“十二五”的精神
中國網 趙娜
-
關於民生領域的改革,隨著我們政策措施的落實,肯定會取得很大的進展。
中國網 趙娜
-
訪談現場
中國網 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