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推進創新驅動戰略
陳文玲
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這意味著,必須把創新擺在經濟工作的首要位置,這不僅是我們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選擇,也已成為我國經濟建設與保持中高速持續發展的“靈魂”。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解決這一矛盾,就必須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戰略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指出,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不斷認識規律,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創新提出的更高要求和創新的更高境界。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理論創新是打開思想之窗,放飛夢想的巨大力量,將催生更多原創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實踐創新是激發億萬人民創造、創意和創業的號角,實際上改革開放以來實踐創新一直走在理論創新前面,把實踐創新凝練和概括為新理論、新戰略、新政策已成為中國成功經驗的一部分;制度創新是保障進一步釋放創新動能的制度性安排,這既是我國持續保持創新活力的根本性改革,是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生産關係適應生産力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現在真正的短板;文化創新更是激發創新靈感、産生更大創新動力的淵源,是把幾千年文化精華和文化內涵的積累轉化為軟資源、軟競爭力的不竭源泉。
作為經濟發展的“靈魂”,創新可以激發人作為生産力第一要素的靈感,激發人民群眾創造財富的衝動,激發人力資本較之貨幣資本更大的創造力。未來,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創新驅動戰略,最大限度吸收一切創新要素,早日實現創新型國家的建設目標。
(作者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鄉村發展有了全新方向
范毅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發展理念,切中了當前鄉村發展要害,指明瞭新時代鄉村發展方向,是“三農”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要改變城鄉發展不均衡、鄉村發展不充分的現象,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建立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機制。過去勞動力、資本、土地等生産要素從農村流向城市是暢通無阻的,反之要素從城市流向農村則受到了諸多的制度限制。當前亟需深化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建立農村開放發展的制度環境。在鄉村繼續為城市發展提供勞動力等要素資源的背景下,更要打破阻礙農村吸納城市資源要素的柵欄。
二是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當前在燃氣、上下水、污水垃圾處理等方面,城鄉間基礎設施還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也限制了鄉村各類資源優勢的發揮,要主動加快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補齊鄉村發展短板。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不是把城市的高樓大廈等表像向農村延伸,而是在保持鄉村文化和風情的基礎上,推動鄉村生活品質提升,實現鄉村高品質發展。
三是以特色小鎮為載體,加快鄉村振興進程。鄉村振興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龍頭和載體,把鄉村優美環境、人文風俗、歷史文化、特色資源等在空間上進行集中和集聚,推動特色産業發展,打造獨具特色的小鎮來承載産業與人口,吸引城市資源要素的流入,承接城市消費外溢,實現小鎮與鄉村的融合,從根本上增強了鄉村的內生發展能力。
四是借城鄉人口流動之機,盤活鄉村閒置資源。農村人口流入城市是發展趨勢,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城市人口希望到農村休閒休憩和體驗生活,集體建設用地存在巨大利用空間,要鼓勵各地在存量集體建設用地上做文章,提高利用效率,解決鄉村發展不充分的問題。
(作者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政策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