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舊址
慘烈的鬥爭整整持續了一晝夜,以失敗告終。
根據當時的革命黨人應德明回憶:“三月二十九日起義失敗後,清軍戒備森嚴,下令閉城三日,搜查革命黨人。凡屬沒有辮子的、穿黃軍衣的以及來路不明的人,一律格殺勿論,制臺衙門前伏屍纍纍,被殺的人約有二三百人之多。所謂七十二烈士者,是有根據可查的烈士,其餘殉難的人無可稽考,約在兩倍以上。”
緬懷先烈
廣州城一時之間腥風血雨,籠罩在一片極端恐怖之中。位於小東營5號的指揮部慘遭清兵數番破壞和反覆搜索,革命黨人四散躲避,舊址遂無人問津,它在人們的記憶中被整整淡忘了20餘年。1933年,在某種機緣巧合之下,它再次浮出水面,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當中。
尋覓
1933年的春天。當時廣州的國民政府打算修整一下越華路一帶的馬路,擬拆除舊址所在地的房屋。有一位寓居香港的革命黨人,寫信給國民政府,説明小東營5號就是當時黃花崗起義的指揮部所在,萬萬拆不得!這一“傳聞”很快就得到了當時曾參與過黃花崗起義、時任國民黨要員的林直勉的證實。當時的國民黨四委員陳濟棠、鄒魯、林翼中、林直勉立即聯名向國民政府提出保護議案。現保存于廣州市檔案館的國民政府文檔原文如下:
“為提議事,查辛亥三月二十九之役,為本黨同志歷史最光榮最有價值的工作,故凡關於是役之遺留各種印象及物質,均應妥為保存,以垂久遠,茲查廣州市小東營現編門牌第五號之住屋,實具有此次革命深刻之跡象。諸先烈舉義廣州,其先事聯絡策劃,原以該屋為秘密機關。其當時集合奮鬥,亦以該屋為出發地點。是該屋不特與本黨革命歷史有關,仰為諸先烈犧牲精神所托。若非設法保存,他日滄桑物換,自與時會而變遷。茲擬由本部函請廣州市政府,用價將該屋收買,妥予計劃保存,即在該處建築紀念碑坊,詳刊該屋革命事實,庶本黨革命特殊之跡象,不至湮沒無存。而市民亦得以時觀感焉。是否有當?敬候公決。”
1933年5月,《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西南執行部黨務月刊》第十七期刊登了關於“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的報道。當時國民政府廣州市市長劉紀元對這件事情非常重視,他下達訓令,標題為“訓令財政局準西南執行部秘書處函請收買小東營第五號之住屋以保革命遺跡仰遵照辦理。”訓令財政局局長劉秉綱,“決議照辦,原屋不拆,以存舊觀等議在案”。
如此這般,舊屋得以保存下來。但是由於後來戰爭爆發,此事又被擱置了。直到新中國成立後,著名民主人士、建國初期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廣東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廣州市副市長、民盟中央常務委員李章達先生,將此房産捐獻給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