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大會發言
活動描述
- 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定於8日上午9:00舉行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大會發言。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今日9時,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大會發言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網將進行現場直播。
2014-03-08 08:40:55
- 郭承真:
各位委員,我代表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發言的題目是:伊斯蘭教是和平的宗教,中國穆斯林強烈譴責暴力恐怖主義罪行。
2014-03-08 08:41:53
- 郭承真:
昆明3月1日發生了一起由新疆分裂勢力一手策劃組織的嚴重暴力恐怖事件,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傷。這一突發的暴恐事件震驚了中國和世界,也震驚了我們中國穆斯林。在此,我代表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對這一殘酷的反文明、反社會、反人類的罪行表示極大的憤慨和強烈的譴責。對受害者和家屬致以最誠摯慰問和深切哀悼。幾天來我遇到政協會上的穆斯林委員們談到“3·01”事件時,與我一樣,話同語,心同聲。我相信,這也是全國廣大穆斯林的心聲。
2014-03-08 09:18:13
- 郭承真:
穆罕默德聖人曾經十分明確地宣告伊斯蘭教是“和平教”,所以我們伊斯蘭教主張和平,反對暴力恐怖;主張中正之道,反對極端主義;主張穆斯林與非穆斯林合作,反對破壞民族團結、宗教和睦。伊斯蘭教特別反對殺害無辜,古蘭經中説:“妄殺一人,如殺眾人”。所以我們伊斯蘭教是珍愛人的生命、尊重人的生命的宗教;伊斯蘭教認為人類同根同源,不同民族的人民都是兄弟姐妹。人類的不同群體應當衝破地域的、種族的藩蘺,團結在一起,結合成為統一的人類共同體,這樣就能達到和平,就是伊斯蘭的精神。所以我們伊斯蘭教又是主張以最優美的語言來講道理,主張人類不同族群團結合作的宗教。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分裂人類,殘害無辜,完全違背伊斯蘭教思想主張,是我們伊斯蘭的敵人。
2014-03-08 09:18:41
- 郭承真:
近些年來,國際伊斯蘭教主流力量多次召開國際會議,批駁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宣傳和提倡伊斯蘭教的中正之道。中國伊協也一貫宣傳中正之道,譴責暴力恐怖。面對3月1日昆明的暴恐事件,我們與全國人民同仇敵愾,堅決支援政府依法嚴厲懲處恐怖分子,打擊任何暴力恐怖活動,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維護社會的團結穩定。
2014-03-08 09:19:09
- 郭承真:
此次暴恐事件,是暴力恐怖分子破壞民族團結的一個大陰謀,他們企圖用恐怖來割裂我們中華民族血肉相連的各民族人民,破壞民族團結、宗教和睦。中國伊協呼籲全國各族伊斯蘭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眾認清暴力恐怖分子的陰謀,堅信和大力弘揚伊斯蘭教的中正之道,宣傳和平、合作、寬容、團結的伊斯蘭精神,像珍愛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愛民族團結。我們也呼籲全國各族人民不要把極端主義、恐怖主義與任何特定的民族、宗教掛鉤,集中力量打擊極少數違法犯罪的恐怖分子。我們穆斯林要與非穆斯林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讓暴力恐怖分子破壞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的陰謀徹底破産。
2014-03-08 09:19:26
- 郭承真:
近些年來,暴力恐怖勢力多次在新疆這次又繼北京金水橋事件之後,在內地發動暴力恐怖襲擊,無論男女老少,無論漢族和少數民族,無論穆斯林和非穆斯林都是他們殘害的對象。中國伊協建議,針對暴力恐怖活動的升級,我國應加緊制定、儘快出臺《反恐法》,以更加堅決有力地打擊暴力恐怖活動,給暴力恐怖主義以迎頭痛擊。
2014-03-08 09:19:56
- 郭承真: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也將進一步在中國穆斯林中加強伊斯蘭正道的宣傳教育工作,組織伊斯蘭教界批駁“三股勢力”的歪理邪説,在穆斯林的心中聚集起反對分裂主義、極端主義、恐怖主義,維護法律尊嚴、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正能量,盡我們的力量與暴力恐怖主義作最堅決的鬥爭。
2014-03-08 09:21:24
- 郭承真:
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正在蒸蒸日上、一日千里地發展,我們從來也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我們中國幾代人為之奮鬥不息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在這樣一個歷史的關鍵時刻,我們中國穆斯林要更緊密地擁抱自己的祖國,追尋我們的幸福、我們的中國夢,與全國各民族兄弟姐妹一起,共同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2014-03-08 09:21:52
- 程津培:
各位委員,我代表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發言的題目是:優化科技投入結構,建立穩定支援基礎研究的新機制。
2014-03-08 09:24:29
- 程津培:
當前,世界正迎來新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交匯。基礎研究作為歷次産業革命的先導,在發達國家,均被視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而用佔研發總投入15%—20%的強度,給予持續穩定的支援。我國基礎研究投入一直僅佔研發經費的5%,在公佈數據的國家中處於最末位。我國能否在長期偏離研發投入規律情況下,繼續依靠跟蹤模倣,實現發展模式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的根本性轉變,並在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帶著疑問,我委組織了專題調研。
2014-03-08 09:26:51
- 程津培:
我國基礎研究整體水準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表現在缺少推動學科發展的重大科學發現,鮮有能引領産業變革的原理性突破,缺乏破解制約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的知識積累,領軍人才欠缺,創新氛圍不足等。長此下去,將極大影響我國原創能力的積累,導致再度錯失新科技與産業革命的機遇。
2014-03-08 09:32:03
- 程津培:
造成這一狀況而未引起足夠警覺的原因,主要在於基礎研究的低時效性。基礎研究投入效果短期內難以顯現,大大增加了有關方面對科技投入自身的規律進行準確識別和把握的難度。另一方面,可能與我們在低投入水準下依靠跟蹤模倣式發展,也並未影響經濟增長速度的表像有關。日本和南韓有與我國類似的實用文化傳統,工業化早期也是採取了低成本的跟蹤模倣策略來謀取發展。但他們及時反省,在工業化的中後期將基礎研究的投入比例增長到客觀規律所要求的水準,結果成效顯著。若干年後日本人連續獲得諾獎,日韓核心競爭力強勁提升。
2014-03-08 09:32:32
- 程津培:
湯森·路透2012年統計報告中評出的“全球100強最具創新力企業”,亞洲的32家全被日韓包攬。我國仍無一家入圍,令人不能不擔憂,企業將成為實現創新型國家的最大短板。我國改革開放幾十年的高速發展特別是成為第二大經濟體,給世界競爭格局帶來深刻變化,再重復過去的輕基礎、低成本的模倣模式,已不再有出路。必須儘快把創新主動權掌握到自己手裏,靠做強內生能力實現中國夢。基礎研究最大的功能,是通過科學探索,形成內生的不斷創新的文化和可能引領産業變革的重大原創成果,是國家的明天。投資明天,是任何一個國家今天必須做的事情。我國目前的癥結是,尚未形成中央、地方和企業共同支援基礎研究的良性結構。而建設多元化基礎研究投入體系的主導責任,則在政府。
2014-03-08 09:32:52
- 程津培:
為此,提出如下建議:1.優化中央科技財政結構,儘快提升基礎研究投入強度。我國基礎研究在中央本級科技投入中,只佔15%左右;而在類似統計口徑下,發達國家一般佔到中央本級的30%—50%以上。建議,10年內,將中央財政中基礎研究比例穩步提高到發達國家的低限,即30%的水準。增量主要用於重要科學平臺和人才培養以及引導地方和企業增加基礎研究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體系,帶動全社會基礎研究投入儘快達到佔研發總經費的10%。
2014-03-08 09:52:45
- 程津培:
2.地方財政要大力提高基礎研究投入水準。2012年,地方基礎研究投入僅佔全國的6.7%,在地方科技財政中只佔1.5%。建議將基礎研究作為“綠色GDP”指標之一,納入對地方政府科學發展觀的政績考核體系,並設專門經費渠道,引導地方大力提高基礎研究投入。
2014-03-08 09:54:33
- 程津培:
3.充分調動企業投入基礎研究的積極性。發達國家企業極為重視培育未來競爭力,基礎研究投入一般都佔全國的20%以上,如南韓企業對基礎研究投入在全國總量中甚至超過50%,有力引領了核心競爭力的強勢跨越。而我國企業2011年投入基礎研究總共只有7.27億元,反差巨大。建議中央和地方財政借鑒國外成熟做法,設立企業基礎研究引導基金。同時,調整和研究制定有利於激勵企業投入基礎研究的財稅政策和評價體系,引導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
2014-03-08 09:54:52
- 何丕潔: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生態糧倉健康土地安全食品。
2014-03-08 09:55:10
- 何丕潔: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是一句老話。現在,“手中有糧”,還要“吃得健康”。因此,2014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在重視糧食數量的同時,更加注重品質和品質安全”。我們認為,保障糧食安全,迫切需要生態糧倉、健康土地、安全食品。
2014-03-08 09:55:38
- 何丕潔:
到2013年,我國糧食産量實現了“十連增”,基本解決了糧食安全問題。現在的突出問題是:一、在城市化、城鎮化進程中,耕地越來越多地被佔用,1986年到2010年,非農建設佔用耕地達6000多萬畝,18億畝耕地紅線可能受到衝擊。
2014-03-08 09:55:57
- 何丕潔:
二、在工業化進程中,土地和水資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國僅用佔世界不到10%的土地養活了22%的人口,但由於使用了大量的氮肥,導致農業面源污染嚴重。因此,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不僅必須守住耕地紅線,還必須和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及污染治理緊密結合。
2014-03-08 09:56:12
- 何丕潔:
為此,我們建議:一、實施健康土地工程。在原有全國土壤普查的基礎上,對我國耕地進行“體檢”,全面普查與診斷,查清健康土地、亞健康土地和不健康土地的面積、比例及分佈。編制耕地健康保護與土質提升規劃,為生態糧倉建設提供依據和方向。建設生態糧倉,首先要確保糧食主産區的耕地不受污染。對健康土地,要實行嚴格的保護措施;對亞健康土地,則採取修復提升措施;對不健康的土地,則要有計劃地進行治理。建立耕地健康養護促進機制。實行地方政府土地健康養護問責制和政績考核制,同時明確由耕地污染行為人對耕地污染的防治、人身健康的損害、農民收益的損失等承擔最終無限責任。實施土地生態整治工程。土地整治要突出耕地健康提升優先的原則,推進土地整治工程實現耕地面積增加、生産力提高、環境美學效果和土地修復等四位一體化。
2014-03-08 09:56:27
- 何丕潔:
二、推進潔凈水源工程建設。推廣遼寧省的遼河管理模式,恢復大江大河兩岸灘地、減少河道硬化工程,提高河流自凈能力。恢復和營造環湖(水庫)濕地,讓流域徑流過濾後流入湖泊或水庫。延伸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範圍,加大對生態優越的江、河、湖和水庫流域的公益林保護者的補償力度,讓林農能“靠山吃山”。下大力氣開展重污染河流和重點水功能區生態修復與綜合整治,實施江河、湖泊等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積極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在政府採取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的同時,對自願採取避免面源污染措施的農民,給予補貼或其他優惠政策。加強對污水處理廠排放水的管理,禁止未達標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水庫)或用於農田灌溉。
2014-03-08 09:56:59
- 何丕潔:
三、推進農業的綠色生産。在促進農業規模經營的基礎上,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讓農業生産者從直接承擔的農業生産環節中分化出來,實現農業生産過程專業化。建立健全技術推廣的服務體系,包括農業産前、産中、産後的全面、系統、一體化的服務。健全農産品品質安全體系,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産,大力發展無公害、有機農産品和綠色食品,將農業補貼與環保、食品安全等標準掛鉤,受補貼者必須遵守最低環保標準。
2014-03-08 09:57:41
- 何丕潔:
四、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構建覆蓋各類市場、各個環節的監管網路,健全檢驗檢測體系。對食品安全突出隱患和問題進行專項排查和整治,保持高壓態勢,同時修訂完善相關法律,對食品安全犯罪予以嚴懲,使經營者不敢心存僥倖,讓違法者真正得不償失。在農産品主産區建立風險預警機構,對主要食用農産品的風險隱患進行摸底排查、專項評估、監測預警,不斷增強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2014-03-08 09:58:11
- 孟曉駟:
各位委員,我代表全國婦聯,發言的題目是:加強勞動力市場監管促進就業性別平等。
2014-03-08 09:58:42
- 孟曉駟:
就業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平等就業,是女性獲得經濟獨立、實現自我價值和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標誌。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勞動權利。促進公平就業是我國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標。特別是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做好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政策文件,首次明確提出加大人力資源市場監管力度,及時糾正性別歧視和其他各類就業歧視現象。
2014-03-08 09:59:29
- 孟曉駟: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缺乏必要監管,各類就業歧視現象仍屢有發生。今年2月14日,某地女大學生“舉馬求職、呼籲平等就業”的新聞引起網民熱議,這一無奈之舉真實折射出當前女性就業面臨的尷尬境遇。據全國婦聯、國家統計局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56.7%的女大學生在求職中感到“女生機會更少”;城鎮在業女性曾“因性別而不被錄用或不提拔”的比例是同類男性的4.3倍。一些用人單位常常提高女生錄用標準,國家法律的“明規定”難抵用人單位的“暗門檻”,“寧用武大郎,不選穆桂英”仍是一些單位招人用人的潛規則。
2014-03-08 10:00:06
- 孟曉駟:
就業招聘中的性別不平等原因複雜,既離不開總體的經濟發展和就業壓力,也與勞動力市場缺乏監管密切相關。用人單位客觀上出於用人成本考慮,包括生育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往往在招聘中呈現出男性偏好,把女性勞動力當作職場“預備役”。評價勞動者職業能力素質時也多以男性為標準,女性堅韌忠誠、縝密週全、善於協調、穩定親和等優點在就業市場尚未得到應有重視。就業性別歧視不僅造成人才資源的巨大浪費和畸形發展,而且桎梏了女性的人生選擇和夢想追求。它跨越學歷、年齡、家庭和經濟背景,在無聲無息中侵蝕著社會公平正義,滋生著特權、分化與麻木,影響到整個社會機體的健康運作。
2014-03-08 10:00:50
- 孟曉駟:
黨的十八大明確要求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消除城鄉、行業、身份、性別等一切影響平等就業的制度障礙和就業歧視,為促進男女平等就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
2014-03-08 10:01:10
- 孟曉駟:
在此我們就發揮好政府職能,消除就業歧視,促進就業平等,提出四點建議:一、切實加強勞動力市場監管。建議各級政府切實貫徹落實《就業促進法》,儘快制定《就業促進法實施細則》,進一步健全促進平等就業的監督機制,貫徹落實公平就業的法律規定,加強對勞動力市場招人用人行為的監管,並總結推廣國內外促進婦女平等就業的有益經驗,依法保障女性平等享有經濟發展機會和資源。
2014-03-08 10:01:38
- 孟曉駟:
二、不斷健全生育保險制度。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生育保險制度,提高生育的統籌層級,強調政府在生育保險中的責任,減少用人單位顧慮和負擔。積極探索推行男性帶薪護理假,引導男女共同承擔家庭責任,為充分釋放女性才智和潛能創造條件。
2014-03-08 10:01:56
- 孟曉駟:
三、制定完善相關法律。鋻於就業歧視糾紛訴訟立案難、審理難等問題,建議修訂完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增加就業性別歧視案由,規定就業性別歧視案件舉證責任倒置原則,明確對就業性別歧視的最低賠償標準,更好地維護遭受就業性別歧視公民的合法權益,併為貧困女性提供相關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
2014-03-08 10:02:20
- 孟曉駟:
四、在全社會倡導公平就業理念。歧視與偏見往往固化於人們的觀念和社會體制習俗之中,易於被忽視或容忍。建議加強媒體和社會組織的監督作用,積極開展反歧視的宣傳,倡導文明進步的性別平等觀念,理直氣壯地反對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和“霸王條款”,營造男女兩性相互尊重、平等發展的社會環境。
2014-03-08 10:02:36
- 孟曉駟:
“公與平者,即國之基祉也”。社會公平是個人得以實現發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石。讓我們共同努力,奏響公平、平等的時代強音,為實現瑰麗壯美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2014-03-08 10:02:54
- 張廷皓:
各位委員,我代表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發言的題目是:保護工業遺産刻不容緩。
2014-03-08 10:03:20
- 張廷皓:
工業遺産是指具有歷史價值、社會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工業文化遺存,是人類文化遺産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任何時代的工業遺産,都由物質載體和精神內涵共同組成。中國工業發展史雖只有一百多年,但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飽經滄桑的廠房、高爐、井架和船塢,還留下了清末以來,中國從封建制度到社會主義制度這一歷史巨變的見證,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興衰,記錄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實現中國夢艱辛奮鬥的歷程,體現了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歷史命運和基本國情,也揭示了我們今天註定要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2014-03-08 10:03:45
- 張廷皓:
對於廣大産業工人和城市民眾而言,高高聳立的廠房和不再轟鳴的機器不是冰冷的鋼鐵和磚石,它承載著幾代人的奉獻和理想,其中的人文精神已賦予工業遺産以活的靈魂。對於城市而言,工業遺産是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凝聚人們情感的紐帶,通過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深入挖掘工業遺産的文化內涵,可以為城市文化傳承與未來的發展帶來長久的後續動力。工業遺産保護與利用意義重大。
2014-03-08 10:04:10
- 張廷皓:
2013年,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組織了工業遺産保護與合理利用專題調研。我們看到,一些高明的城市領導者,通過制定科學的城市發展規劃,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係,較好地保護和利用工業遺産,在增加城市魅力、推動改革發展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時我們也了解到,工業遺産保護和利用工作整體上還任重道遠。一些歷史悠久的工業設施由於無法滿足現代化生産的需要而被拆除;一些傳統工業企業關停並轉,大量生産設施被作為廢棄物銷毀或變賣;在巨大的空間發展需求和土地供給壓力下,一些城市對處於市中心和近郊區的老工業基地實施搬遷,代之以新興産業或房地産開發,原有的工業遺存和歷史風貌不斷消失,如不抓緊採取有效措施進行保護,將會有大量重要的工業遺産迅速消亡,當人們意識到它珍貴价值的時候,只能是深深地慚愧和無限地遺憾。
2014-03-08 10:04:35
- 張廷皓:
一、建議工業遺産屬地政府切實承擔起保護工業遺産的責任,儘快行動起來。企業在市場壓力不斷加大、土地供給日益困難的情況下,為了生存和發展,更新換代、拆舊建新,依然是節約成本和利用土地空間最現實的選擇。為了壓縮過剩産能,對一些企業實施關停並轉以及城市基礎設施改造和生活環境改善,也是利國利民的大事。然而,這些與工業遺産保護之間産生的矛盾如何解決?歸根結底還是要靠政府。這首先是對城市領導者智慧的考驗。建議我們的城市領導者樹立起重點保護與合理利用的意識,切實承擔起保護工業遺産的責任,通過科學規劃、統籌協調,破解難題,讓工業遺産為城市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讓我們的人民不斷溫故知新,更加堅定自信,更加理解改革、支援改革、參與改革。
2014-03-08 10:04:54
- 張廷皓:
二、建議國務院採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工業遺産保護工作的體制機制。工業遺産種類多、分佈廣、認定過程複雜,保護與利用工作涉及諸多部門。要對工業遺産實施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就要按照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從中央政府層面建立和完善科學的領導體制和管理機制,明確各部門的法律職責,為基層工作提供指導,為實施依法管理創造必要的條件。
2014-03-08 10:05:15
- 張廷皓:
三、建議有關部門抓緊完善法律法規,加快工業遺産保護的法治化進程。在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至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雖然已經包括112處近現代工業遺産,但由於工業遺産的概念提出較晚,我國《文物保護法》及相關法規尚未對其作出明確規定,目前國家層面指導和規範工業遺産保護工作的文件主要是2006年國家文物局下發的《關於加強工業遺産保護工作的通知》,其權威性和約束力顯然不能適應實際工作需要,也不符合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建議有關部門結合正在開展的《文物保護法》修訂工作,充實完善工業遺産保護和利用的內容,同時抓緊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指導性文件,使工業遺産保護與合理利用工作儘快走上法治化軌道。
2014-03-08 10:05:37
- 吳曉青:
各位委員,我代表民建中央,發言的題目是: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
2014-03-08 10:05:55
- 吳曉青: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率不斷提高,2013年城鎮化率達到53.7%。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目標和要求。建設健康、可持續的新型城鎮化,關係到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全局,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國夢”的實現。民建中央去年專門就新型城鎮化問題進行了調研,調研中了解到,當前各地政府對推動城鎮化發展表現出空前的熱情和積極性,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相關部門積極謀劃,各自製定了具體的目標和舉措。然而,在城鎮化建設如火如荼、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一些情況和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2014-03-08 10:06:19
- 吳曉青:
一是一線大城市資源環境壓力不斷增大。我國一線大城市全方位高速發展,吸引匯聚了全國各地的金融資本、人才智力和各類務工人員,不斷創造著成功故事,給予人們美好的希望。但是大城市居高不下的房價,教育、醫療、生活費用的不斷攀升,城市有限的容納能力,使外來人員尤其是農民工的融入難度不斷增加。
2014-03-08 10:06:44
- 吳曉青:
二是中小城市産業和人口集聚功能嚴重不足。中小城市數量多,規模小,産業穩定性差,承載和服務功能弱。部分中小城市熱衷於房地産開發,但缺乏産業支撐,就業機會較少,使得農村人口進城不得不選擇就業和發展機會較大的大城市。
2014-03-08 10:07:02
- 吳曉青:
三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緩慢。目前我國仍有2億多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雖被納入城鎮人口統計,卻未能平等享受城鎮居民待遇。“回不去的故鄉,進不去的城”成為部分農民工群體的寫照。
2014-03-08 10:07:18
- 吳曉青:
四是資金透支致使政府財政和金融風險加大。國家審計署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末,全口徑地方政府性債務合計17.89萬億元。債務總體風險可控,但部分地方政府性債務上漲過快、管理滯後等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2014-03-08 10:07:34
- 吳曉青:
新型城鎮化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增加和規模的擴張,而是産業、人口、土地、社會、農村“五位一體”的城鎮化。應立足我國國情,尊重規律,順勢而為,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真正為城鄉居民帶來更多福祉。
2014-03-08 10:07:56
- 吳曉青:
建議:1.大力提升中小城市的功能定位。充分認識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增強中小城市的産業和人口聚集能力,特別是創造就業的能力,堅持産業先行,同時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議在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中小城市開展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
2014-03-08 10:08:22
- 吳曉青:
2.科學開發和管理各類城市。城鎮化應堅持科學規劃、綠色發展、人文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在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基礎上,強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産業、服務、居住及就業功能。因地制宜,創新具有區域特色的城鎮化發展模式。針對城鎮化的發展階段,國家在土地、金融、社會保障等方面實行差異化政策。按照集約、綠色、和諧等標準,構建新型城鎮化品質評價體系。
2014-03-08 10:08:40
- 吳曉青:
3.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以小城市為重點,有序推進農村人口轉移。儘快在中小城市推行以居住證為載體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統籌解決城市常住人口的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等問題。積極探索城鄉社會保障和跨省市社會保障賬戶的銜接政策。適時制定出臺全國統一的《戶籍法》。
2014-03-08 10:08:59
- 吳曉青:
4.創新土地管理制度。加快農村土地確權登記辦(補)證工作,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允許農民進城落戶後依法盤活承包地、宅基地等農村土地使用價值的有效政策。在“人的城鎮化”建設中,要杜絕出現大量失業、失地、失房的“三失農民”。
2014-03-08 10:09:22
- 吳曉青:
5.完善城鎮化的投融資機制。進一步明確中央、省、市各級政府在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方面的主要職責;合理確定土地出讓收入在不同主體間的分配比例,將土地出讓收入納入公共財政;建立多元化資金供給模式,引導和鼓勵民間資金進入經營性基礎設施領域;推進公共服務和公共産品提供方式的社會化和市場化,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2014-03-08 10:09:47
- 布媧鶼·阿布拉: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交流合作機制。
2014-03-08 10:10:02
- 布媧鶼·阿布拉: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9月訪問中亞四國和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時提出的戰略構想。它以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為重點,以平等互利、共贏發展為目的,是與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共同推進絲綢之路復興的創新之舉。但是,由於沿線國家較多,各國經濟發展水準、文化差異較大,尤其是有些國家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國威脅論”的干擾,我國提出的這一戰略構想要引起沿線國家的共鳴,並有實質性的合作,還需要較長時間。
2014-03-08 10:10:44
- 布媧鶼·阿布拉:
當今世界,文化上的相互尊重是經濟合作的基礎。因此,要促使“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合作構想儘快成為沿線國家的共識,就應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將絲綢之路精神發揚光大”的要求,繼承古絲綢之路不同文化相互尊重的精神,率先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交流合作機制。以文化交流合作為引領,喚起沿線國家的“絲綢之路”情結,宣傳這些國家幾千年來的傳統友誼,宣傳中華文化,增進了解,贏得信任,贏得朋友,實現民心相通,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加強區域大合作創造有利的人文發展軟環境。
2014-03-08 10:11:47
- 布媧鶼·阿布拉:
因此,我們建議:第一,我國政府應本著主動、務實的態度,積極與絲綢之路沿線各國政府溝通,設立政府授權、雙方專家參與的專門委員會具體協商文化交流合作的相關事項,力爭儘早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簽署文化交流合作框架協議。
2014-03-08 10:12:05
- 布媧鶼·阿布拉:
第二,通過落實具體的文化交流項目,將中華文化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向深入。一是加快開展在沿線國家建立孔子學院、雙邊學生留學和學者互訪等項目。二是圍繞“絲綢之路的文化及民族淵源”主題,定期舉辦大型的文藝演出、畫展、攝影展、文化論壇、體育競賽、不同文化主題年等文化交流活動。近年來舉辦的“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國際瑪納斯節”等就獲得了較好的效果。建議沿線國家整合資源,共同承辦此類文化交流活動,尤其是在新疆共同打造絲綢之路各國文化演藝交流的合作精品。三是借助“中國亞歐博覽會”等平臺,定期召開亞歐區域合作論壇,或絲綢之路合作論壇,加強中國與沿線國家科技、文化、教育等領域全面深入的交流合作。四是建議與沿線國家共同成立“絲綢之路文化”研究機構,共同致力於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的研究,定期共同舉辦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方面的論壇。在取得學術成果的同時,增進文化認同。
2014-03-08 10:12:21
- 布媧鶼·阿布拉:
第三,以旅遊發展促進文化交流。一是與土耳其、伊朗及中亞國家合作共同打造沿古絲綢之路探尋歷史蹤跡的“文化之旅”旅遊精品項目。二是全面推動我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文化旅遊産業的發展。加快烏魯木齊、喀什、伊寧和阿勒泰四個國際旅遊集散中心建設;建設烏魯木齊旅遊貿易特區及歐亞大陸航空網路轉机中心和客流集散地;依託新疆的口岸優勢,發展邊境觀光旅遊;籌建亞歐絲綢之路文化主題公園、絲綢之路民族村、絲綢之路民族博物館等大型文化旅遊産品項目。
2014-03-08 10:12:38
- 布媧鶼·阿布拉:
第四,以文化産業合作促進文化交流。一是抓住目前漢語熱的有利時機,鼓勵中華文化特色産業“走出去”到沿線國家發展,使這些國家的消費者通過接觸到含有中華文化元素的消費品,了解中華文化。二是利用新疆民族文化與沿線國家文化的親近感優勢,扶持新疆民族文化特色産業走出去。同時,借助新疆面向中亞、西亞的對外經貿合作平臺,在喀什、霍爾果斯經濟特區等地建立清真食品産業園區和文化産業園區,吸引沿線國家投資。
2014-03-08 10:12:55
- 布媧鶼·阿布拉:
第五,促進出版及媒體交流合作。擴大雙邊音像、書籍等出版物貿易,拓展廣電媒體交流,加強新媒體合作,進一步擴大中華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增進沿線國家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2014-03-08 10:13:12
- 嚴俊: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尊重規律科學求實莫讓政府決策成笑談。
2014-03-08 10:13:27
- 嚴俊:
近年來,一些城市或砍樹換植,或改河填湖,或削山建城,這些行為有悖自然規律、違背科學精神,不僅浪費資源,而且破壞環境、損害生態,更重挫政府公信力。“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類似決策為何得以實施,當認真反思。
2014-03-08 10:13:56
- 嚴俊:
當前,眾多公共資源的配置大權主要由各級主政官員把控。儘管行政決策從方案設計到論證完善,領導“一言堂”的現象至少從形式上大為減少,但輕視規律、武斷臆測的現象仍然突出,家底不清、論而不證的狀況依然存在。在城鎮化等不可逆的發展過程中,若決策過程還是領導“拍胸脯、拍腦袋、拍屁股”,把專家當擺設,使諮詢走過場,讓附和讚歌淹沒了諍言良策,勢必會把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引入歧途:浪費資源辦錯事、興師動眾辦蠢事,甚至身陷積弊難返的困境。從“造城運動”之後的新城遍地、鬼城頻現,到“古城熱”、“故里熱”之中的大拆大建、余留的欠債爛尾,各類怪相既是佐證,更是警示!
2014-03-08 10:14:15
- 嚴俊:
政府決策和科學研究都需要細緻嚴謹的論證和嘗試。不同的是,科學理論通過反覆證偽而使科學得以進步,但政府重大決策往往“開弓沒有回頭箭”,沒有太多試錯空間,尤需謹慎。儘管近年來“學者型官員”不斷亮相,但主政官員、單個專家本身不可能全知全能、萬事皆通。因此,領導幹部要想謀求科學發展,就必須對專業知識充分尊重、對自然規律至上敬畏。領導幹部只有清醒地認識到個人權力和自身能力的邊界,方能在決策過程中有理有節地履職、施才,實現對人民群眾的擔當。面對困難時秉持“人定勝天”的信念,保持昂揚不屈的鬥志,固然可以使人增強勇氣,但也必須避免那些無視規律、違背科學的草率做法。要深入調研、廣泛討論、盡納良言,通過完善科學決策的機制達到決策科學的目的。
2014-03-08 10:14:35
- 嚴俊:
中共十八大提出“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化同步”宏遠目標,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新要求,都對政府決策的全局性、前瞻性、科學性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
2014-03-08 10:14:59
- 嚴俊: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加強決策的基礎性研究。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完善決策機制,強化資訊採集、共用、挖掘、分析和應用。大力弘揚深入基層紮實調研的優良傳統。冀望于僅憑鍵盤滑鼠敲敲打打摸清情況,在任何時候都是不現實的。
2014-03-08 10:15:17
- 嚴俊:
二是健全決策諮詢機制。為避免決策被局部和眼前利益,甚至被偽科學所蒙蔽扭曲,必須注重諮詢的廣度和深度。應加強協商民主和人大參與政府決策的制度建設;強化專家在決策全程的深度參與;結合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壯大跨地區、跨部門、多元化的諮詢專家隊伍。不能把諮詢隊伍整成特聘專員、御用專班,而要因事、因時隨機抽選、隨機組隊。
2014-03-08 10:15:46
- 嚴俊:
三是規範評估制度。如:決策部門事前需對決策成效、風險進行預測,圍繞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開展評估並制定相應預案。委託第三方,定期對超過一定範圍、規模、層級的決策分階段實施事後評估。
2014-03-08 10:16:03
- 嚴俊:
四是建立長效的黨政人才科學素養提升機制。官員的思維模式和認識水準直接關係到決策的科學性,特別是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決策上。在一些地方特別是基層,幹部素質已成為制約決策水準的最大“瓶頸”。應在幹部培訓中加入更多相關課程和負面案例教學,以促進幹部科學素養的提升、科學思維的養成,以及對專業知識的尊崇和善加應用。
2014-03-08 10:16:25
- 嚴俊:
五是實施更嚴厲的監督問責機制。如:依法落實人大質詢、罷免規定;重大決策被證明錯誤或無效的,需對責任人終身問責;對機構和專家的諮詢意見、評估結論可應詢公開,接受監督;完善制度,使問責規範化、程式化。
2014-03-08 10:16:44
- 蔣作君:
各位委員,我代表致公黨中央,發言的題目是:完善政策機制推進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
2014-03-08 10:17:34
- 蔣作君:
千百年來,中醫藥以其“簡、便、驗、廉”等特點深受廣大群眾青睞。時至今日,中醫藥不僅仍然是保障人民健康的獨特衛生資源,也是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必須充分利用好中醫藥這一重要資源。
2014-03-08 10:18:19
- 蔣作君:
調研發現,由於中醫藥法制體系、行政管理體系和監督服務體系不健全,中醫藥在基層的覆蓋面小、人才匱乏、服務能力不足;中醫藥與西醫在管理體制和財政投入方面相差很大,“重西輕中”、重大型儀器檢查輕“望、聞、問、切”現象普遍存在;對中醫藥的扶持政策難以持續性落實。
2014-03-08 10:18:49
- 蔣作君: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加快推動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建議如下:第一,進一步加強中醫藥工作的組織領導。一是成立高規格的國家中醫藥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研究解決中醫藥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推動和促進中醫藥發展政策措施的落實;二是進一步明確國家中醫藥管理部門統籌規劃職能,加強地方中醫藥行政管理體系建設,推進中醫藥改革發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4-03-08 10:19:05
- 蔣作君:
第二,將中醫藥發展納入國家戰略,編制並實施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強中醫藥改革發展整體謀劃和頂層設計,落實《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的“編制實施國家中醫藥中長期發展規劃”要求,啟動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明確中醫藥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國家發展中醫藥的方針、目標、任務、步驟以及措施。
2014-03-08 10:19:21
- 蔣作君:
第三,完善中醫藥發展政策和機制。一是完善中醫醫療機構分類和評價等中醫藥服務的管理政策;二是完善中醫藥服務價格形成機制和醫保支付方式;三是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籌資政策,如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政策;四是完善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政策;五是完善中醫藥工作跨部門協調機制。同時,要加快《中醫藥法》立法進程。
2014-03-08 10:19:34
- 蔣作君:
第四,讓中醫藥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一是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西醫互相配合的基層醫療衛生保障體系;二是將適宜的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內容列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三是在研究調整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地方增補目錄工作中,增加中藥品種;四是建立健全中醫藥同步參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救治和重大傳染病防治的機制。
2014-03-08 10:19:55
- 蔣作君:
第五,推進中醫藥産業化和可持續發展。一是加大科研投入,推動中醫藥科技創新體制建設;二是制定産業發展鼓勵政策,注重中藥整體産業鏈的發展;三是加快推進包括中藥,中醫藥醫療、康復、預防保健、養老、慢性病和亞健康人群健康干預,中醫藥文化和診療設備等在內的産業發展步伐,並將其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加以推動。
2014-03-08 10:20:17
- 蔣作君:
第六,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建立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人才培養機制,探索形式多樣的培養模式;二是鼓勵名老中醫師帶徒,通過師承方式培養高層次的中醫師;三是對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進行鑒別,對確有實際診治疾病能力的,由國家或省(區、市)組織培訓和考核後納入中醫醫療技術人員管理;四是建立激勵機制,吸引中醫藥院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
2014-03-08 10:20:34
- 蔣作君:
第七,積極實施中醫藥文化“走出去”戰略,以中醫藥知識為載體,促進中華文化傳播。中醫藥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這種“綠色醫學”越來越受國內外民眾歡迎,已經傳播到168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各國醫療保健的一個重要選擇。因此,建議積極實施中醫藥文化“走出去”戰略,通過外交、文化、教育和僑務等部門的各種渠道,發揮孔子學院文化交流、醫療科研機構學術交流以及企業産品推廣等多途徑、多形式的作用,以中醫藥知識為載體,促進中華文化的廣泛傳播,壯大我國的軟實力,進而為實現“中國夢”作出貢獻。
2014-03-08 10:20:58
- 蘇士澍: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
2014-03-08 10:21:20
- 蘇士澍: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斷的古老文明,其文化成就燦若星辰、浩如煙海。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因,是中國精神的凝練,是中華文明傳承的載體。最近,央視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收視率爆紅,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什麼?就是因為它撥動了中華兒女心裏的文化之弦,唱和了中華文明的心理需求。
2014-03-08 10:23:42
- 蘇士澍: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手機、網際網路的普及,人們的學習和交流方式都發生了巨變,對漢字書寫的依賴度急劇下降,網路語言盛行,不規範使用漢字和“提筆忘字”現象越來越多。現在孩子吃著西式的快餐,看著舶來的動畫,打著現代的電玩,對傳統文化還有多少了解和認知?我們的雙手已習慣了敲打鍵盤,還有多少人習慣於握筆書寫,尤其是使用筆墨紙硯?早在1848年,在中國生活了40多年的美國傳教士兼駐華參贊衛三畏就説過:“一旦廢止漢字而改用字母去拼寫漢語,中國就會出現數百種文字,中國將像歐洲一樣四分五裂、不復存在。”此言鑿鑿,發人深省。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已經寫不好字,不敢寫字,甚至不願意寫字……在中國,寫字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
2014-03-08 10:24:17
- 蘇士澍:
漢字的結構特點和表音表意功能,很大程度上反映著中國人的文化倫理、道德規範和觀念習俗。如果不明白漢字中蘊含的深意,不僅僅是對文字的掌握有所欠缺,更重要的是對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傳承的缺失。一字一世界,一筆一精神。書寫是對文字最高的崇拜,漢字也特別依賴於它的母語文化情感。書寫愈多,我們對於文字乃至文化的敬畏喜樂之心則愈濃;書寫愈少,我們對於文字乃至文化的認同親密之情則愈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淡漠對國民的心理、情感、價值取向都有不利影響。
2014-03-08 10:26:56
- 蘇士澍:
學好漢字、寫好漢字,是關係到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凝聚力乃至文化安全的大事,必須要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引起重視!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緊握漢字書寫之筆,重興漢字書寫之風,展現漢字書寫之美,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之需要,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之必然。
2014-03-08 10:27:22
- 蘇士澍:
多年來,全國政協特別是書畫界委員一直致力於推動青少年書法進課堂工作。讓青少年從小接觸書法、親近書法,並不是要培養多少書法家,而是令傳統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無形的種子、紮下牢固的根,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正所謂“字如其人”、“心正筆正”,書法是綜合性的素質教育,對青少年啟智育德、培心健體、提高審美、磨練意志都有著莫大的助益。令人欣慰的是,教育部于去年2月發佈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使書法教育工作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2014-03-08 10:27:40
- 蘇士澍:
為了使書法教育進一步健康有序地推進,我建議:一是切實落實《綱要》,解決好師資、教材等問題。從當前全國普遍情況來看,硬筆書法教育開展較好,軟筆書法教育各省、地區之間差距較大,很多學校尚未開設。書法教師缺少職稱序列和編制,專業化不夠,教材混亂。據粗略統計,專職教師只佔不足1%,有的省份統計95%以上都為語文教師兼任。建議明確書法課和教師準入的標準化要求,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培養和學科建設。在師範類院校增設書法專業,在文科專業中增設書法課程,充分利用網路等現代化手段改進教學。
2014-03-08 10:27:53
- 蘇士澍:
二是儘快建立國家級書法學院。我國書法愛好者以千萬計,但在辦學方面卻遠落後於美術等藝術門類,至今沒有一所專業的書法學院,以致專業人才的培養途徑不暢,專業水準難以提高。
2014-03-08 10:28:10
- 蘇士澍:
三是將每年9月的第一週設定為中國書法周。利用開學之初在中小學和公務員、軍人隊伍,乃至全社會開展書法教育活動,加大文博系統對民眾普及漢字教育和書法藝術教育的職能,營造全民書法的良好氛圍。國家出臺鼓勵政策,加強對漢字書法、筆墨紙硯等相關産業的開發和扶持力度。
2014-03-08 10:28:26
- 蘇士澍:
愈是全球化,漢字書寫愈顯其珍;愈是科技進步,漢字書寫愈彰其貴。我們必須從現在做起,從你我做起,更從娃娃抓起,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
2014-03-08 10:28:45
- 沈中陽: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創建“平安醫院”確保醫護人員人身安全。
2014-03-08 10:29:05
- 沈中陽:
近些年來,醫療糾紛頻發,暴力傷害醫護人員事件時有發生。創建“平安醫院”,為患者就醫營造良好環境,解決好醫護人員安全問題,已迫在眉睫。
2014-03-08 10:29:39
- 沈中陽:
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傷醫情況嚴重。中國醫院協會的有關調研報告顯示,近幾年來,我國暴力傷醫事件逐年遞增,發生過暴力傷醫事件的醫院比例從2008年的47.7%上升至2012年的63.7%,醫務人員遭到謾罵威脅的事件,每年每所醫院發生的平均數從2008年的20.6次上升至2012年的27.3次。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的統計,2012年全國發生惡性傷醫案件11起,2013年1月至10月全國發生惡性傷醫案件22起,惡性指的主要是致死或致殘。
2014-03-08 10:29:58
- 沈中陽:
二是傷醫影響惡劣。1.影響醫護人員隊伍的穩定,不僅使一些醫護人員身體受到傷害,甚至失去寶貴的生命,而且使廣大醫務人員的心靈受到重創。
2014-03-08 10:30:15
- 沈中陽:
2.影響廣大患者的就醫環境。醫院是救死扶傷的場所,醫患之間命運相連、情感相係。如果醫院發生暴力傷醫事件,容易造成醫患之間情緒對立,降低患者對醫生的信任感,就醫時心驚膽戰,同時也增加了醫護人員的顧慮和擔心,對採取醫療措施畏首畏尾,從而影響對患者的有效救治。
2014-03-08 10:30:41
- 沈中陽:
分析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是醫療資源分配不均。三甲醫院之所以成為醫患糾紛和傷醫事件的多發地,是因為我國醫療資源多集中在大城市特別是集中在三甲醫院,而這些醫院普遍人滿為患,掛號難、診療難、繳費難、取藥難。患者覺得排隊等待時間長,診治時間短,極易造成情緒煩躁。
2014-03-08 10:31:21
- 沈中陽:
二是患者心理落差大。有些患者從鄉村到城市求醫,不遠百里千里,就是寄希望於大醫院、名醫生,越是急病重病,患者對治療的期望值就越高,一旦期望落空,患者及其家屬心理準備不足,容易産生衝動。
2014-03-08 10:31:38
- 沈中陽:
三是醫院管理不完善。有的醫院缺乏科學的管理流程,醫療服務品質不高;有的醫院疏于對醫務人員的教育和管理,個別醫護人員缺乏職業道德,對患者態度冷漠。再加上患者遇事投訴渠道不暢,容易使小矛盾積發為大事件。
2014-03-08 10:31:59
- 沈中陽:
四是社會整體公信力不高,醫患之間的互信度不夠。有的患者對醫療糾紛處理要求過高,存在不鬧不解決的心理,致使“醫鬧”現象時有發生。
2014-03-08 10:32:14
- 沈中陽: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1.完善醫院內部管理機制。本著方便患者就醫原則,醫院各科室要建立合理的就診醫療流程,降低患者焦躁情緒;善待每一位患者,讓患者感到親切和溫暖;提高醫護人員的水準,減少醫療事故;建立醫療糾紛的受理協調機制,及時解決問題,防止矛盾激化。
2014-03-08 10:32:32
- 沈中陽:
2.建立社會配合機制。包括建立醫療糾紛第三方協調機制,充分發揮第三方調解便捷、高效的優勢;建立醫療責任保險和醫療意外保險機制,使患者能夠得到及時賠付;建立解決醫療糾紛各種法定途徑的銜接機制,使醫學鑒定、第三方調解和依法訴訟等環節有效銜接;確定統一的責任認定和賠償標準,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地解決醫療糾紛;輿論宣傳要營造有利於和諧醫患關係的輿論氛圍,對醫療糾紛不要獵奇、誇大和渲染。同時,要建立醫護人員人身平安保險機制。
2014-03-08 10:33:01
- 沈中陽:
3.健全政府保障機制。要科學配置醫療資源,改變優質資源過於集中于三甲醫院的局面;完善醫療保障機制,提高醫療保險報銷額度,減輕患者就醫負擔;建立由政府主管領導牽頭,綜治、公安、司法、衛生、宣傳等部門組成的群體性事件處理領導小組,一旦醫患矛盾在醫院層面得不到有效化解,領導小組要及時介入,控制事態發展。
2014-03-08 10:33:16
- 沈中陽:
4.完善法律保障機制。法律是我們處理包括醫療糾紛在內的一切問題的最終底線,要在解決每一個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體現出法律的權威,形成全社會都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的良好氛圍和個人習慣。
2014-03-08 10:33:35
- 沈中陽:
我們相信,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創建“平安醫院”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2014-03-08 10:33:50
- 黎振強: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發揮政協優勢作用培養愛國愛澳人才。
2014-03-08 10:34:08
- 黎振強:
澳門回歸15年來,在中央政府的關心支援下,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團結帶領澳門同胞,創新求變,攻堅克難,澳門小城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本來就存在的人才不足問題日益凸顯,引起了澳區政協委員的高度關切。“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才問題可能成為制約澳門可持續發展的隱憂,更是制約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關鍵因素。這些年來,澳門特區政府在青年人才培養方面,舉辦了各種活動,使澳門的年輕人對內地、對“一國兩制”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澳區政協委員也把青年人才培養作為參政議政、支援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的一個重要內容。2011年,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到上海考察,其間何厚鏵副主席提出:上海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管理經驗,對澳門有啟示和參考意義。可借助上海的優勢,培養澳門青年人才。這一倡議,得到大家的一致贊同,為此成立了專責小組。經過週密論證和準備,“澳門青年人才上海學習實踐計劃”應運而生。
2014-03-08 10:34:57
- 黎振強:
澳門青年人才上海學習實踐計劃,擬在10年內舉辦10期,每年一期,每期三個月,30人左右,分四步實施:第一步,針對澳門人才結構實際,著眼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人才需求制定入選標準,面向社會公開遴選優秀青年;第二步,被錄取的青年赴上海行政學院參加一週的理論學習,內容包括“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基本國情、上海市情等;第三步,將學員分派到上海市商務委、旅遊局、浦東新區、徐匯區等政府部門、大中型企業、NGO組織,進行為期近三個月的實踐鍛鍊;第四步,後續跟進培養,其中表現突出的,納入特區政府、社團組織、內地建制的後備人才儲備庫,作為日後培養使用的依據。
2014-03-08 10:35:19
- 黎振強:
該計劃已于2012年、2013年連續舉辦了兩期。在組織工作中,我們始終把握三個關鍵:一是戰略定位。通過引導澳門青年走出特區、融入祖國,既使他們了解和尊重“兩制”差異,又培養和樹立“一國”大局觀念,把祖國觀念、民族情感儘早地根植進澳門青少年心中。這是培養愛國愛澳人才的一項重要舉措,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二是資源整合。實踐計劃由澳區政協委員發起,全國政協、上海市政協予以支援,澳門中聯辦從中協調,澳門特區與上海市兩地政府銜接,澳門基金會予以資金支援。這一機制,把民間力量和政府力量、澳門與內地資源有效整合起來,各方面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為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服務特區建設、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找到了發力的平臺。
2014-03-08 10:35:46
- 黎振強:
三是著眼長遠。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發展,就必須走經濟適度多元的路子。如果沒有多元化的人才,就不會有多元化的經濟社會發展。該計劃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著眼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澳門社會治理、社團建設、經濟發展所需人才的結構、數量和品質,因需設項,因材施教。參加實踐計劃的青年,有的來自愛國社團第二梯隊,有的是行業專才。他們現在還是成長中的幼苗,但可以預見,他們中不少人將成為十年、二十年後挑大梁的社會中堅,是實現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社會繁榮穩定的推動力量。
2014-03-08 10:36:06
- 黎振強:
由澳區政協委員發起並參與組織的澳區青年人才上海學習實踐計劃剛剛起步,還有不少需要改進、完善和深化的地方。比如,適應青年成長的規律特點,強化青年人才發展的可持續性;再比如,拓展更多內地渠道等。這些需要澳區政協委員更加主動作為,也誠摯地希望能得到各位委員的寶貴意見和大力支援。
2014-03-08 10:36:24
- 徐旭東: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讓我們的文明古國成為科學思想的發源地。
2014-03-08 10:36:48
- 徐旭東:
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往往基於重大科學發現。這個規律從十九世紀下半葉人類進入電氣時代以來就已形成。中國如果要成為領跑未來新技術革命的國家,就應該努力成為科學思想的重要發源地。中國曾有過“四大發明”,但那時的技術進步基本不需要科學。科學揭示的是事物的原理、本質和規律,而技術發展出的是裝備、工具和工藝。我們這個文明古國在十九世紀時技術全面落後於西方,主要是因為近代科學産生於西方而不是中國。中國人發明瞭指南針,但沒有追究磁力的本質,更沒有意識到磁場中的運動能夠産生電力;中國人記述了石油的燃燒,但沒有追究石油的成分,也不可能分餾出汽油柴油,發明內燃機。今天,中國每年專利申請數已居世界第一,卻仍然很少有重大科學發現和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對此我有幾點認識和建議。
2014-03-08 10:37:27
- 徐旭東:
第一,中國科學蓄勢待發。科學研究需要人才、資金、基礎,受到綜合國力和文化傳統的制約,中國這樣一個東方文明古國發展現代科學必然需要長期的積累和轉變。經過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的發展,中國科學正處於從學習、跟蹤向創造、引領轉變之中,已積聚了較好的基礎,形成了創新的自信。日本從1868年開始學習歐美科學技術,推行工業化,到1949年首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經歷了80年的時間。我國真正開始工業化進程只能從結束戰爭的1949年算起,至今65年。
2014-03-08 10:37:41
- 徐旭東:
第二,科學精神必不可少。科學精神是培養傑出科學家和産生重大科學發現的土壤。一個國家如果缺乏這種精神,就難以結出科學思想和發明創意的碩果。科學精神的核心是理性、求真、創新。當這種精神滲入民眾的思想行為,它帶給整個國家的滋養將遠遠超出科學領域。在這種氛圍中成長的科學家也更易於形成追求真理的價值觀和獨立、堅毅的人格。學校教育是在一代又一代人中培養和傳承這種精神的重要載體。教育的改革既是培養大批合格公民的需要,也是培養科學大師的需要。
2014-03-08 10:37:55
- 徐旭東:
第三,原始創新是更高目標。當前我國科學的主要問題是缺少開拓新領域、提出新概念、發現新原理的原始創新。這類創新是最根本的創新,是一個國家對人類文明和進步作出貢獻的重要體現。為此,國家各類科學基金、人才計劃和學術榮譽應該向原始創新傾斜,把原創性作為比刊物影響和研究積累程度等等指標更高一級的評價依據,鼓勵青年科學家以探究新領域、提出新問題作為科學生涯的開始,持之以恒地尋求實質性的突破。
2014-03-08 10:38:10
- 徐旭東:
第四,以企業為主體的研發體系適用於技術而不適用於科學。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密切相關,卻是不同類型的創造性活動(一些場合使用的“應用科學”一詞與“技術”相重疊,不在本文“科學”一詞包含的範圍)。“兩張皮”的問題主要指的是技術研發和生産實際之間的問題,而不應誤導為科學發現和生産實際之間的問題。技術成果如果僅僅停留于論文或專利就不利於生産力的發展,但是不能反過來認為所有科學思想和發現都應立竿見影催生生産力,不然就斥之為“兩張皮”。無論是萬有引力定律、電磁波理論還是質能方程,它們的發現者都不知道這些理論跟GDP有何關係。但是沒有萬有引力定律就無法發展航太技術;沒有電磁波理論就不可能發展出無線通訊;沒有質能方程人類也不可能開發核動力。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産學研體系主要適用於技術研發,把科學研究一概納入這一體系將阻礙中國成為科學強國。
2014-03-08 10:38:27
- 徐旭東:
第五,加強經費管理,也要繼續加強經費投入。在科學技術領域出現過經費的不當使用,但這不是投入的錯誤,而是管理沒有跟上的錯誤。這是發展中國家常見的問題,不能因此認為對科學技術的投入已經過剩。經費的投入是任何其他措施都不能代替的恒久推動力。
2014-03-08 10:38:42
- 姚愛興:
各位委員,我代表民進中央,發言的題目是:從“農民工大國”到“技工大國”。
2014-03-08 10:39:06
- 姚愛興:
據國家統計局報告,2012年我國農民工總量已經超過2.6億。很顯然,中國已經成為“農民工大國”。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勞動者素質偏低,“技工荒”席捲全國。人社部數據表明,截至2012年底,全國累計取得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證書的只有1575萬人,大量農民工未經培訓或僅經簡單培訓就直接上崗。
2014-03-08 10:39:27
- 姚愛興: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低素質勞動力既無法保障安全生産,也無法支撐亟待轉型升級的中國經濟,更遑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勞動生産率低、勞動技能差不僅是農民工自身的問題、企業的問題,也是政府和全社會所必須面對的緊迫問題。我們在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中,還沒有從頂層設計上對提高勞動者技能給予足夠重視!
2014-03-08 10:39:43
- 姚愛興:
我們認為,當前必須下大力氣切實搞好職業技能教育,加快建設“技工大國”。建設“技工大國”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需要。我國人口占世界的21%,熟練勞動力僅佔世界的17.5%。沒有一支掌握精湛技能的人才隊伍,再先進的科技和機器設備也很難轉化為現實生産力。近年來低端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大量轉移到東南亞、南美、非洲國家的趨勢,更是在提醒我們要加快轉型升級。要實現轉型升級,必須培養大批高技能的人才。
2014-03-08 10:40:02
- 姚愛興:
建設“技工大國”是正確應對老齡化、提高勞動生産率的需要。有人認為,放開生育政策是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出路,問題是低素質勞動力的增加根本無法解決老齡化難題。國際勞工組織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勞動生産率從2000年到2010年翻了一倍,但在世界金磚五國中僅略高於印度,且僅為南韓、新加坡的三分之一,德國、日本的四分之一,美國的五分之一。而如果現有勞動生産率提高到三倍,即達到南韓、新加坡的水準,可有效緩解日趨緊張的人口老齡化壓力。
2014-03-08 10:40:23
- 姚愛興:
建設“技工大國”是實現安全生産的需要。低素質勞動者直接就業極易引發安全事故,我們必須汲取近年來全國發生的一系列因無證違章操作導致重大事故的慘痛教訓。
2014-03-08 10:40:44
- 姚愛興:
為此,建議:一、明確將建設“技工大國”納入“人才強國”戰略。要讓高職教育回歸職教體系內發展;要加快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産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要加大勞動人事制度和職業教育培訓制度的配套改革,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行行有尊嚴”成為現實。
2014-03-08 10:40:57
- 姚愛興:
二、完善法律、加強執法,為建設“技工大國”助力。我國涉及職業教育的法律僅有幾部且內容與現狀不相適應。要及時清理和修改目前法律或政策中對勞動力要素合理流動、對職工接受職業教育不利的內容;綜合設計職業教育立法、執法和司法,不斷完善法律體系;明確重要技術崗位的準入資格,對於違規聘用無資質人員造成惡性安全事故的企業從嚴問責。
2014-03-08 10:41:28
- 姚愛興:
三、加強統籌協調,儘快完善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將提供技能培訓作為“底線”加以保障。必須做實職業資格準入制度,提高技術職業含金量。行業協會對認定崗位資格、制定技能培訓標準應具有發言權。要切實發揮國家職教聯席會議的統籌規劃作用,建立並切實發揮部際協調機制的作用。要對企業等社會力量投入職業教育實施財稅優惠等激勵政策。
2014-03-08 10:41:44
- 姚愛興:
四、充分發揮工會和行業協會對企業的服務和行業自律作用。對企業應該用於職工技能培訓的經費實施有效監督,力求杜絕為降低用工成本而大量使用“勞務工”或“臨時工”、不講崗位資格、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2014-03-08 10:42:03
- 姚愛興:
實現中國夢既需要能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科學家,也需要各行各業的高技能人才。只有將建設“技工大國”納入“人才強國”國家戰略,真正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勞動生産率,才能把我國由人力資源大國建成人力資源強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重要保證。
2014-03-08 10:42:17
- 饒子和: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給高校鬆綁落實好辦學自主權。
2014-03-08 10:42:32
- 饒子和:
在高等教育領域,按照中央部署,各項改革正在推進。目前,我國是辦學規模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國,在校生3000多萬,毛入學率提升到35%左右,這是舉世矚目的進步。作為一名曾經的大學校長,我在興奮之餘,更有擔憂:我們的高等教育“大而不強”,品質不容樂觀,與強國的差距很大。
2014-03-08 10:42:59
- 饒子和:
截至2012年,我國出國留學生總人數與來華留學生總人數相差達到80萬人,面臨嚴重的“留學赤字”。中國留學生每年對美國經濟的直接貢獻可達50億美元!越來越多的國內高中生選擇到國外讀大學,説明家長對國內教育缺乏信心。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數據表明,美國81%的工程專業學生一畢業即可勝任工作,印度有25%的畢業生可以做到這一點,而中國的這一比例僅為10%。這些現象反映了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理念、目標、模式亟待改革。高等教育應從規模擴張轉到內涵發展上來。關於高等教育改革,我們認為,當前亟需解決三個問題。
2014-03-08 10:43:14
- 饒子和:
一是在高校辦學過程中,政府管得太細,束縛了高校自主發展的手腳,使學校缺乏活力。中央提出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最大限度減少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在高校辦學中,我們建議,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讓高校成為真正的辦學主體。在這一過程中,建議實行正面、負面清單制度,厘清政府、高校各自的行為邊界,以及相應的許可權。正面清單用來説清楚哪些事情是政府應該做的,負面清單規定哪些事情是學校不能做的。政府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如科學地制定適合國家需求的高等教育發展規劃,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等。不屬於正面清單裏的事項,政府不要插手。與此同時,學校應嚴格遵守負面清單中的各項規定,做到不逾越、不觸碰。負面清單之外,是學校管理者得以施展的廣闊空間,有利於他們充分發揮優勢,努力把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準。
2014-03-08 10:43:31
- 饒子和:
二是政府在高校評估過程中存在角色錯位問題,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雖然高教評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評估指標體系僵化單一,對所有類型高校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評估過程呆板、流於形式,評估細則裏規定的動作一項不能少,順序不能亂。暗箱操作時有發生,公佈的評估結果有時無法讓人信服。這些問題,讓高教評估工作經常被社會詬病。建議儘快建立“管、辦、評”分離的高校評估制度,“管”是政府對高校實行宏觀管理,制定指導性的評估指標體系;“辦”是校長負責辦學;“評”是充分調動社會組織的積極性,承擔起高校評估工作。這樣,所有高校不必按照一個模子去發展,有利於高校管理者騰出精力,根據實際,辦出特色學校。
2014-03-08 10:43:52
- 饒子和:
三是政府對學校財權的控制,使得學校無法根據實際需求來合理謀劃資金使用,無法有效實施自主辦學。學校在資金撥付和使用上都要聽從政府命令,自己沒有發言權,只能被動接受,在這種情況下,何談辦學自主權?建議國家儘快成立由相關專家組成的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改變高校撥款機制,將學校撥款數額與學校辦學品質水準掛鉤,與學校的行政級別、類型無關,讓學校專注于提升教育教學品質,改變當前存在的學校“跑部錢進”現象。教育撥款委員會綜合借鑒權威機構評估結果,大力支援那些辦學辦得好、教育品質高、專業學科有特色的學校,從而讓高校形成千帆競發的良性態勢。
2014-03-08 10:44:36
- 饒子和:
以上三個方面,歸根結底是尊重教育發展規律,給高校鬆綁,向高校放權,這是促進高校辦出特色、提高品質的前提和基礎。管住政府“閒不住的手”,高校才能大顯身手。給高校鬆綁,落實好辦學自主權,相信我們會辦出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學,提高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科教強國的目標會早日實現!
2014-03-08 10:44:55
- 中國網:
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大會發言進行完畢。
2014-03-08 10:45:19
圖片內容:
- 政協委員陸續到達
- 消防官兵陸續就位
- 攝影記者提前到達
- 工作人員到達
- 政協委員陸續到達
- 成龍委員到達
- 記者提前到達
- 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
- 林文漪主持會議
- 孟曉駟委員作《加強勞動力市場監管 促進就業性別平等》的發言
- 何丕潔作《生態糧倉 健康土地 安全食品》的發言
- 程津培委員作《優化科技投入結構 建立穩定支援基礎研究的新機制》的發言
- 郭承真委員發言
- 張廷皓委員作《保護工業遺産刻不容緩》的發言
- 吳曉青委員作《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發言
- 布媧鶼·阿布拉委員作《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交流合作機制》的發言
- 嚴俊委員作《尊重規律 科學求實 莫讓政府決策成笑談》的發言
- 蔣作君委員作《完善政策機制 推進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的發言
- 饒子和委員作《給高校鬆綁 落實好辦學自主權》的發言
- 姚愛興委員作《從“農民工大國”到“技工大國”》的發言。
- 徐旭東委員作《讓我們的文明古國成為科學思想的發源地》的發言。
- 黎振強委員作《發揮政協優勢作用 培養愛國愛澳人才》的發言。
- 沈中陽委員作《創建“平安醫院”確保醫護人員人身安全》的發言。
- 蘇士澍委員作《寫好中國字 做好中國人》的發言。
圖片大圖:
-
政協委員陸續到達
中國網 楊佳
-
消防官兵陸續就位
中國網 楊佳
-
攝影記者提前到達
中國網 楊佳
-
工作人員到達
中國網 楊佳
-
政協委員陸續到達
中國網 楊佳
-
成龍委員到達
中國網 楊佳
-
記者提前到達
中國網 楊佳
-
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
新華社記者 劉金海 攝
-
林文漪主持會議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
孟曉駟委員作《加強勞動力市場監管 促進就業性別平等》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
何丕潔作《生態糧倉 健康土地 安全食品》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
程津培委員作《優化科技投入結構 建立穩定支援基礎研究的新機制》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
郭承真委員發言
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
張廷皓委員作《保護工業遺産刻不容緩》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
吳曉青委員作《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
布媧鶼·阿布拉委員作《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交流合作機制》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
嚴俊委員作《尊重規律 科學求實 莫讓政府決策成笑談》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
蔣作君委員作《完善政策機制 推進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丁林攝
-
饒子和委員作《給高校鬆綁 落實好辦學自主權》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丁林攝
-
姚愛興委員作《從“農民工大國”到“技工大國”》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丁林攝
-
徐旭東委員作《讓我們的文明古國成為科學思想的發源地》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丁林攝
-
黎振強委員作《發揮政協優勢作用 培養愛國愛澳人才》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丁林攝
-
沈中陽委員作《創建“平安醫院”確保醫護人員人身安全》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丁林攝
-
蘇士澍委員作《寫好中國字 做好中國人》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丁林攝